原创 孟繁甦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病例简介
冼某,女,23岁,2021年1月12日首诊。
主诉:睡眠差12天。
现病史:2021年1月1日因拔牙服用抗生素后开始出现睡眠差,难入睡,伴心慌,汗出,口干欲饮,怕冷。曾在当地诊所服用过柴胡剂,不能缓解。平素体质好。
体查:舌红明显,苔薄,脉弦细数。
中医诊断:不寐 证型:郁热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方药:升降散加减
姜僵蚕 10克 蝉蜕5克
姜黄10克 连翘 10克
大黄5克 淡豆豉10克
天花粉20克 炒栀子 5克
生石膏 20克 粳米 30克
共3剂,每天1剂,水煎服
2021年1月14日复诊:
患者用药1剂后,睡眠基本正常。服第一剂中药当晚,原以为会睡不着,结果上床后即刻入睡。无心慌,无汗出,无口,无怕冷。舌红明显,苔薄,脉弦细数。守上3剂续服。注意饮食,少食辛辣。
临证体会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五气之郁(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内经》指出,郁是郁滞,发是发越,升散、透达、升宣之意。火郁所致疾病,其性质属于阳证、热证。火郁与心、肝两脏有关,火郁应当发之。或为邪气阻滞,或为情志不畅,或为饮食劳倦等,导致“气有余便是火”。
火郁证有典型的脉症,火郁之脉表现为脉沉而躁数,脉沉因气血不能外达、气郁不畅所致。火热被遏,在脉则表现为躁数。若热郁而有外达之势者,脉可由沉渐至浮数、浮洪;若郁闭重者脉可见沉细、沉迟、沉涩、沉而促结,甚至脉伏,脉厥。火热之舌望诊当以红为主,此因气机郁结、邪热不能外达而致。在症状表现上,火郁在内表现为热象,如身热、烦渴、胸腹灼热、口秽气粗、溲赤便结等症状,可以表现为不寐、烦躁等。因气机郁滞、阳郁不达,故在外可表现为寒象,如恶寒、恶风、肢厥、腹冷等症。国医大师李士懋老先生将升降散加淡豆豉、栀子、薄荷及连翘化裁为“新加升降散”。
新加升降散共八味药,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本草分经》:“僵蚕咸辛平,气味轻浮,入肺肝胃,去风化痰,散结行经能敬相火,治逆结之痰及风热为病”,其气味俱薄、辛散轻浮,可散清气于上,升阳中之阳。僵蚕入血分,化浊中清气,辟怫郁邪气,为方之君药。蝉蜕善飞行,走络中气分。《本草纲目》云:“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 ……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性寒味咸甘,能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息风止痉,涤热解毒。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本草求真》言:“此则入脾,既治气中之血,复兼血中之气耳。”大黄味苦大寒,能清热泻火、泻下攻积、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及利胆退黄。四药升、降、宣、散,畅通上下内外,使热壅郁结之气机得以宣畅。栀子、淡豆豉,辛开苦降,增其宣泄郁热之力。连翘性味苦凉,既有清热解毒之功,又可散结消肿,助以调畅气机,透热外达。薄荷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方中少入,取其辛凉宣散,解郁清热之功。
本例患者表现为拔牙后睡眠问题,细问诊,患者难入睡、心慌、汗出,虽服用柴胡剂,但不能缓解。口干欲饮、舌红明显,考虑为热郁在内;怕冷则因阳气内郁不能外达所致,故给予新加升降散宣透郁热,通达表里三焦之气机。
少阳是三焦,内为膜网,外为腠理,居半表里之间,界内阴外阳之际,故《内经》以枢机比之。升降散遵枢转之旨,调节升降出入而立。《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散不仅能升降郁火温毒之清浊,又能枢转表里寒热之出入,通调气机上下内外,使内外通和,升降有序。前医曾使用小柴胡汤,意在和解少阳,从组方来看,与小柴胡汤比较,此方宣透郁热力量更强。
患者口渴明显,合白虎汤加强清气分热,以天花粉取代知母生津止渴。二诊复诊时,患者述用药1剂后,睡眠基本正常。服第一剂药物当晚,原以为会睡不着,结果上床后即刻入睡。已经无心慌、汗出、口干等症,郁热得以疏解,则再无怕冷之症。李士懋老先生认为火郁之症得解的征象,脉由沉伏渐转浮起,由细小迟涩转洪滑数大且兼和缓之象;舌由绛紫干敛转为红活而润;四肢逆冷转温;神识由昏转清;由无汗转周身汗出等。李士懋老先生认为新加升降散为治郁热之总方,凡脉沉而躁数、舌红、内有热证等郁热表现,均可以考虑使用此方。临证时,凡符合火郁之证,不论内外妇儿各科均可以此方收效。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文章旨在学术探讨与学术交流,不建议直接使用文中治疗方法,如需使用应咨询医生为好,谢谢理解和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