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线建设兴起缘由

 仙源钓鱼人 2022-04-04

Image

 三线建设的兴起,与当时中国所承受的空前严重的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当时,在中国东北部,美国驻兵韩国和日本,对中国构成了威胁;东南部,美国一直占据台湾海峡,并支持蒋介石残余势力多次侵扰东南沿海一带;南部,美国在越南的侵略战争愈演愈烈;西南部,1962年我国取得了对印度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但边界局势并未彻底缓和;西部新疆方向和北部,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局势日益紧张。

1964年4月25日,军委中央总参谋部作战部提出一份报告,对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有些情况相当严重:一是工业过于集中;二是大城市人口多;三是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还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四是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

  这份报告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工作会议,讨论农业规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等问题。毛泽东在会议期间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提出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三线建设。

  1964年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三线建设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就三线建设做了讲话。会议决定:三线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新建的项目都要摆在第三线,现在就要搞勘察设计,不要耽误时间。会后,以备战为中心的三线建设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起来。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奔赴三线艰苦奋斗,为建设战略大后方立下了不世功绩。

  所谓一、二、三线,是按地理区域划分的,是由中国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陆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三线地区主要包括西南和西北地区。从行政区划上看,基本包括四川(含今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河南、湖北、湖南、山西、河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一线地区主要包括位于沿海和边疆的省区。二线是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此外,三线还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俗称“大三线”,各省份自己靠近内陆的腹地俗称“小三线”。

  大三线建设是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是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是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小三线的建设内容是在各省区战略后方地区建立以迫击炮、火箭筒、无坐力炮、步枪、机枪、冲锋枪及其弹药和地雷、手榴弹等轻武器生产厂为主,包括为武器配套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等在内的地区后方基地。主要为满足地区自卫战中地方部队和民兵作战需要,也为野战部队提供武器弹药。(《老年文摘》266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