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王朝,所以周围的一些小国家,总是喜欢前来挑衅。比如说辽国和西夏,常年都以打劫宋朝作为乐趣。 宋朝为了边境安宁,长期以岁币的方式化解矛盾。可是时间长了,人家在岁币方面的要求就越来越多,没办法伴随着通货膨胀,钱不值钱,那当然要多要点钱才行。 尤其是党项人李元昊建立了西夏国以后,多次大败宋朝大军。辽国也不甘寂寞,趁着宋朝被西夏欺负的档口,也前来索要关南之地。 无奈之下的宋仁宗,只能是多给钱解决这件事。这引起了朝中多数大臣们的不满,庆历新政也就是在这个档口搞起来的。 起因:冗官、冗兵、冗费情况严重,宋王朝早已积贫积弱。宋朝打不了胜仗,主要是因为军队的战斗力太差。除了重文轻武所导致的后果外,其实宋朝的军队中,吃空饷的情况非常严重。 除了军队中有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地方官场中,拿空饷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基本上没有不贪污公款的地方官。 各种不必要的开支也是越来越多,宋朝每年支出巨额钱财,可是能够用在实处的却少之又少。这么下去国家会越来越穷,而那帮贪官污吏们会越来越富。 整个宋朝都处于这种局面,宋仁宗虽然也清楚,可是他没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件事。等到党项人反叛的时候,宋仁宗先后多次派兵前去抵抗,全都是大败而归。 朝中不少大臣们认为,如果再不进行改革,那么宋朝的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越早改革,越容易解决问题。这就是庆历新政的大背景。 过程:庆历新政围绕吏治、养民、练兵、法令四个方面来做出改革。宋仁宗急切地希望做出改变,所以他开始重用范仲淹和富弼等人,希望他们拿出一个方针来,解决眼前这些问题。在范仲淹的主导之下,这场改革就这么展开了。 一、首先是吏治上的5条改革。
过去宋朝官员们的升迁,主要是依靠资历,混的时间越久官位就越大。这就造成了官吏们成天混日子就行了,根本不用管理政务。 可是改革以后,范仲淹认为必须要对管理的政绩做出考核,考核合格的方可以升迁,同理,不合格的就必须要留任甚至撤职。
过去父亲立了功,只要退休或者死掉,儿子立刻就能因为父亲的功劳,从而得到官职,有几个儿子都可以做官,甚至兄弟也能混进官场。
可是范仲淹却对此作出了调整,长子照旧以外,其他子孙必须要满15岁,兄弟侄子必须要满20岁才能获得恩荫,而且必须要通过考试才能做官,以免都是些傻缺当官。
过去科举制度中,进士科考察,只注重诗词歌赋,也就是说谁的文采好,华丽的辞藻多,谁中举的机会就大。这样造就了一大帮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书呆子,他们做了官以后,也不懂得如何变通地解决问题。 所以范仲淹将进士考试的重点改成了策论,也就是考量学子们处理政务的能力。因为这方面的能力,才是当官所必备的,不是说文采好就一定可以做好官的。
普通官员靠政绩来选拔,可是官越做越大以后,很多政绩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手下一票知县的政绩都不错,那这代表你这个上司就一定有政绩吗?这可未必。 所以针对地方大员的审查,要比普通官吏更加严格。所谓上行下效,一旦上面做不好榜样,那么下面肯定就会依样画葫芦了。
北宋时期的官吏,除了基本俸禄以外,还有额外收入,那就是职田。这些田地是朝廷赏赐给相应官职的官员的,以此鼓励他们奉公守法,不要贪污。 可是当时出现一个状况,那就是职田分配非常不均衡。有些官员靠关系,能够分到大量职田,而很多没有背景的官员,甚至连一点职田都没有。没有外快收入,他们的手自然是要伸到老百姓的口袋里了,毕竟大官不好惹,小民还不好欺负么? 范仲淹对此也做出了改革,他给每一级官员设定了相应亩数的职田,多贴少补。多下来的职田就给那些之前没有分到职田的官员,鼓励他们廉洁奉公。 二、养民方面的2条改革。
这是针对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改革。为了提高百姓们对生产的积极性,范仲淹提出了一系列奖励农桑的政策。 并且他将地方官员政绩的考核,与当地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挂钩。这么一来地方官员们也必须要各自想出一些好办法来提高当地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
在封建时代,有国的地方就有徭役,这是避免不了的一个话题。宋朝初年的徭役是非常沉重的,这导致了不少百姓在无奈之下选择起兵造反。
为了使得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有经营生产的想法。范仲淹决定减轻各地的徭役,他的具体做法是,合并那些人口比较稀少的县,让几个县完成一个县的指标就可以了。对上层领袖的待遇,也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以此削减他们的开支,从而减轻百姓们的徭役。 三、练兵方面的1条改革。
宋朝兵马都是国家养着,就算是和平时期,也有大量兵马,这就造成了冗兵的现象。为此范仲淹觉得,可以裁撤部分正规军,取而代之的,是招募一些地方民兵。 他认为可以额招募一些农民组建成卫兵,帮助正规军一起来管理治安。先从皇城开始实施,后期成熟了再全国推广。 这些民兵,每年只有一个季度是单独拿出来练习战斗技能的,剩下的时间,依旧可以回去搞生产。 四、法令方面的两条改革。
过去法令颁布出来就像是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看到最后,百姓们也不知道哦啊颁布的法令倒是讲了个啥,完全没有重点。 范仲淹决定,以后颁布的法令,必须要把重要的都挑出来,言简意赅,让百姓们看明白。并且一旦颁布以后,就不能随便更改,千万不能做朝令夕改的事情。否则朝廷的权威性将荡然无存。
上头的所有政策,其实都是好的,可是一层层实行下来,结果就变味了。其实宋朝也有这方面的苦恼。当时宋朝朝廷颁布的那些大赦天下、免除赋税的命令,到了下面以后,每个地方实施的成效却不一致,有些地方压根就不实施,把这部分好处收归己有这该多好呢?
为此范仲淹在每个部门都安排一帮巡查员,这帮人不断下去巡查那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务必做到好的政策惠及到每一个老百姓。 影响:庆历新政严重得罪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任何王朝的改革,其实都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当年商鞅变法,就得罪了秦国的所有贵族,结果被他们车裂而死。 庆历新政也是一样,改革的诸多项目,都和旧贵族的利益,有着很大的冲突,必然会受到这帮旧贵族们的严重反对。这就好比为了市容市貌,拆了你家的房子,不给你拆迁款一样,你答应吗?
伤害了这么多有权有势的贵族们,庆历新政的阻力当然是不会少的。为此各种诋毁庆历新政施政者的言论就逐渐出现了,尤其是针对范仲淹的恶意言论。 结果:贵族们牢牢抓住了相权和皇权矛盾这一敏感话题,大做文章。为了把庆历新政给搞垮了,这帮贵族们可没少花功夫。在诋毁了改革主将们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知道直接诋毁范仲淹这些人是没什么用的。 为此他们将自古以来的一个老话题拿了出来,那就是皇权和相权不和的问题。贵族们举报范仲淹、富弼等人,认为他们想要成为在世的伊尹和霍光,权力越来越大,有废立皇帝的可能。
不管宋仁宗相不相信,范仲淹等人都无法洗脱这个罪名。因为要改革,必须要手握大权,手握大权,就一定会影响到皇权。 为此在这种流言的影响之下,范仲淹主动申请外调,前往陕西等地,而富弼也被调往了河北。两位变法的主将离开了京城,那庆历新政的命运可想而知。 贵族们并没有因此放过范仲淹等人,他们担心这帮人死灰复燃,所以继续上书弹劾他们。最终优柔寡断的宋仁宗,经不起这帮人的怂恿,将范仲淹的参知政事给罢免了,同时将富弼、韩琦等人的枢密副使也给罢免了,欧阳修更是被弄到滁州去做知县了。 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全部遭到了罢免,这就标志着为期一年零四个月的庆历新政彻底失败了。 总结:庆历新政的失败,和宋仁宗的懦弱不无关系。《清平乐》里将宋仁宗描绘成了一个天大的好皇帝,他的确是个好皇帝,但是更准确地来说,他是老好人。 因为他没有脾气,当年包拯做御史大夫的时候,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吐沫,宋仁宗只是呵呵一笑,什么脾气都没发,这的确是个好皇帝,但也可以说是性格懦弱。 正是因为他性格上的懦弱,才会允许西夏的崛起,才会使得辽国不断勒索增加岁币。同样的道理,才会经受不住旧贵族集团们的轮番轰炸,使得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 范仲淹、富弼等人,即使有商鞅之才,可宋仁宗如果没有秦孝公变法的决心的话,那么庆历新政自然是必败无疑的。 参考资料: 《宋史》 《答手诏条陈十事》 《续资治通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