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军设立华北方面军只为了打老蒋?想多了!敌后战场让日军抓狂

 123xyz123 2022-04-05

日本战败之后,日本防卫厅出版的《中国陆军作战史》对于1941年11月的侵华日军情况作了如下的记载:

华北:9个师团及12个旅团,共25万人。兵力密度是每平方公里0.36人。以第12军为例,在每隔18公里的一个据点上驻有20人,一共分驻800多个据点。

华中,第11军有8个师团及2个旅团,共21万8千人。兵力密度是每平方公里0.91人,第13军有4个师团及4个旅团,共7万8千人。

华南,3个师团及3个旅团,共16万6千人。

此外,定员之外有16000人,总计72万8千人。

这个数据不包括关东军,但是包括了中国其他地域的全部兵力,华北地区的兵力总共有25万人,占整个中国战场兵力的三分之一还多,华中地区面对蒋军几大战区上百万部队的正面主战场只有将近22万人,正面战场看似动静非常的大,可是日军却没有那么多的兵力,纵使华中地区日军云集,可是对手是等量的,毕竟蒋军主力也云集在这里。

这就说明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日军在华北没有与之对峙的等量中国军队,却又需要庞大的兵力来驻守华北,其中原因就得来仔细说道说道。

敌后战场的定位

抗战中期华北地区的中国军队主要是第二战区、冀察战区,往东南走一点就是鲁苏战区,其中第二战区是以晋绥军为主的杂牌部队,其他两个战区均为游击战区,级别上等同于集团军,部队都是以中央军和杂牌军相互掺杂为主,战斗力也得不到保证。

那么其他的部队,就是八路军了,1941年八路军的兵力数量为305000人,同比1940年下降了10万人,相比于上述混日子的蒋军游击部队,八路军既保持了战绩,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文章图片1

大家都知道八路军是以开展敌后作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战斗规模不大,但是却非常的有效,可是不乏总有跳梁小丑出来丢了下限说点污蔑之词,说白了,就是对抗日战争完全的不懂,这些人连他们喜欢的蒋军都不了解,就更别提敌后战场浴血奋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了。

我们现在无论是看电视还是书籍,对于敌后抗战,总能看到这样的一句话: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这是对于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进行抗日战争所做的最为精辟的概述,想要了解这一段话,任何不理解这段话而对于敌后抗战进行阐述的文章,全部都是无本之木,再有甚者某些二极管大放厥词的,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如果真的按照蒋军的方式开展游击战,就蒋军的一贯表现,可以负责任地说,不光华北这25万日军可以进入正面战场,连后来的南洋和太平洋战场的压力都要增大。至于蒋军为什么不行,我的文章里全都是答案,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在此就不做赘述了。

八路军能从不到5万人发展到40万人,这个本身就是个很大的成绩,如果连扩大敌后战场的兵力都有错的话,那就不是坏,是蠢了,那么日本人也不用需要25万人来驻守华北,全都开到华中地区了。

文章图片2

从政治层面上来说,我党对于敌后武装的建设是站在相当高的层面上的。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军的表现越来越糟糕,这么打下去迟早是要出问题。

我军本身就是为了全国人民而进行服务的,那么面对日军,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战争就显得更为必要了。当然了,这些工作肯定还需要总的原则的指导,比如毛主席的著作《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其中的内容很清晰,就是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就是需要以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来进行持久的抗日战争。

从这个战略高度上来讲,老蒋真的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敌后抗战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1937年8月当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总共三个师的兵力,除去留守兵团和总部,总共就不到4万人,这个兵力自然是起不到“领导”作用,那么保存和扩大部队,还要成为抗日军队的模范,就是当时八路军面对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根据我军敌后抗战的情况,总共分为以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7年7月到1940年是摇篮和建设阶段。

第二阶段:1941年到1942年是困难斗争阶段。

第三阶段:1943年到1945年是发展反攻阶段。

其中统一战线和人民战争让日军非常的头疼。

关于上述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斗争形势,日本防卫厅出版的《华北治安战》笔者注中有这样一段评论:

中共掌握农民大众的方法极为巧妙,已在华北各地施行,此点,日本望尘莫及。

能够看出来战后日本防卫厅在写这本书时候的无奈,想必当年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

关于八路军的诸多文章早就汗牛充栋,所以我本人也不敢在此班门弄斧,主要就是说一说八路军在敌后抗战的角色以及起到的作用吧。

面对敌后战场,日军到底有多大的压力

从1937年9月我军开赴抗日前线一直到1940年12月,这个期间主要就是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时期,在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八路军总共开辟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四个抗日根据地,所以我军的挺进和发展,日军以华北地区为重点,发动了多次“治安战”。

这里说一下,与正面战场对峙后各战区以年为节点开展一次大规模会战的情况不同,敌后战场时刻都在开展,战斗频率远超正面战场。

文章图片3

就这张1938年日军治安地图,能找到多少熟悉的名字?

文章图片4

1938年开始,日军华北方面军就已经开展了所谓的“肃正作战”,在这年4月,日军大本营在制定进攻武汉的作战计划时,华北方面军从平汉线南下和11军等部队南北中路一起进攻武汉,可是那个时候由于华北“治安”不良,所以华北方面军的兵力突然间捉襟见肘。

按照华北方面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独立第三大队附田副正信少佐回忆,这个旅团驻守在河北地区,他们一年间作战50次,而且八路军主要是见缝插针,让日军非常的苦恼。

1938年的八路军还并不强大,日军已经感觉到了压力。

甲级战犯武藤章时任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根据他的回忆录:

1938年秋,日本在华北占领区内的治安恶化, 每天都听到炸毁铁路的消息, 连北平也受到威胁。尤其是共产党军队以山西省山区为根据地,向平汉线和津浦线之间、山东省山区地带,继而向冀东地区扩大组织,巧妙地开展游击战,在日军防守的缝隙中猖狂地扰乱治安。

12月6日,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在《1938年秋季以后对华处理办法》中指出:“以攻占汉口、广东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

从这段话其实也能看出来,敌后战场已经成为日军对华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行动。

在这个指导办法出台半个月前,华北方面军在11月18日编成的情报记录里也写了这样的一段文字: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八路军,而八路军的核心及其动力则是政治部。

日军显然已经注意到了敌后战场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八路军等部队来说,压力是空前的。

对于蒋军在敌后的部队,日军却是这么评论:鹿钟麟北上任河北游击司令的时候,河北地区的蒋军游击队没有战斗力,而且下级队员倾向于八路军,重庆那头也是非常的头疼。

文章图片5

陈庚与周希汉

另外从日军编制角度上来讲,对于八路军也是相当的重视,日军总共有三级司令部,分别是军—方面军—总军。

1939年侵华日军总共有两个总军,分别是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

1939年中国派遣军下辖华北方面军并直辖11军、13军、21军(21军后撤销变为华南方面军,直属大本营)等部队。

日军动用了一个方面军的架构来对付华北抗日力量。

1939年4月,华北方面军制订了《治安肃正要纲》决定,1939年度的“治安肃正”作战分三期进行:第一期1月到5月,第二期6月到9月,第三期10月到次年3月。

前两期都是针对蒋军来进行的,第一期击溃蒋军部队,第二期蒋军部队直接退出了自己的地盘,第三期的主要对象,就是八路军。

日军在三期治安作战中出动的兵力极其强大。

但是第三期效果却不太好,第110师团在《华北第110师团的治安肃正》这篇报告中就直接写出来:

在“管区内,最棘手的是冀西及冀中军区的八路军”,“八路军的行动轻快敏捷, 精通地理,捕捉消灭甚难,甚至 (日军) 还经常遭到中共军队的伏击”。

1939年9月23日,日本大本营对侵华日军发布的《大陆命第363号》中就各部日军在中国的任务如下:华北方面军负责华北地区治安,上海方向的第13军负责上海、杭州等地治安,其中华北方面军9个师团,第13军4个师团,而华南方向21军4个师团主要是牵制作用,只有第11军的7个师团是面对上百万的蒋军部队。

1939年,华北地区日军总共作战17457次,然而效果很差,八路军的力量反而逐渐强大。

随着1940年的到来,日本对于重庆的总的选择是政治诱降为主,经济打击为主,为此还专门开展了“桐工作”,相反,在8月,八路军集中开展了“百团大战”,对于这次行动,日军是相当的重视。

《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

“盘踞在华北一带的共产党军队,按照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部署的'百团大战’,于1940年8月20日夜,一起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 (主要是矿山) 进行了奇袭……这次奇袭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相当的时日和巨额经费才能恢复。”

1940年度,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次数自己达到了20123次。

文章图片6

日军不能不重视,所以在1941年,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最为困难的时期,这一年,日军从华中地区抽调了两个师团增强华北方面军,同时开展封锁并执行“三光”政策。

这一年,就是我们知道的日军开展的“治安强化运动”,同时在华中地区,对新四军开展“清乡”。

华北地区战斗愈发频繁。

而此时的正面战场其实很寂静的,双方保持着一种默契,日军不动,蒋军就也不动,别看抗战正面战场总共有22场会战,从1940年开始,桂南会战后,第四战区四年没打仗,而第一战区自中条山战役之后,特别是汤恩伯退守黄河之后,也没有打仗。第五战区自枣宜会战之后,也没有进行大规模作战,主要战斗都集中在第九,第六战区,这俩战区经常合作,但也是大概一年一场的节奏,第三次长沙会战距离1944年的长衡会战隔了两年多的时间。

文章图片7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有各自的定位,但是正面战场虽然损失巨大,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总打败仗谁受得了,至于蒋军的敌后作战,和华北方向也是相差甚远。

美国对于延安的看法是什么

很多人不知道,1944年中原正面战场上的溃败让美国根本无法信任蒋军,以至于美国已经计划要把美援送给延安,因为他们认为,八路军的抗战更加的积极有效。

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政治顾问谢伟思在1944年1月提交备忘录,提出应派遣美国代表访问延安。

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同意,给老蒋施压之后,老蒋同意美国人进入延安。

1944年7月21日,美军观察组当天飞到延安。

文章图片8

爱泼斯坦

我们看到的海量八路军好清晰照片,全部是在这个时间点拍摄的,我们能够看见当时的八路军和蒋军根本不是一个精神面貌。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美军观察组在后来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一个这样的建议:八路军、新四军提供武器,并与之联合作战。

谢伟思在报告中是这么说的:

“目前我们了解的共产党军队已足以保证作出一些结论了。这些结论已为我们从共军得到的这样合作的结果所证实。最最重要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共产党军队, 从抗日战争开始几乎一无所有,在华北、华中一个很大地区里,不仅保存了下来, 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实力,在那些地区他们正继续牵制着大量日军”。“考虑到这一切政治、军事因素,我建议,有理由把美国的军事援助给予中国共产党军队。

而在决策层,作为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史迪威就多次向美国政府建议联合八路军开展军事行动,这个建议从1942年就开始了,其中包括对八路军等部队进行援助。

这些问题,都深深地刺激到了老蒋的神经,俩人最后关系形同水火。

而对于日军发动的“一号作战”,更是让美国对于老蒋失去了信心,因为在1944年,没有同盟国哪支军队能打得这么差。

罗斯福给老蒋发了一个措辞严厉的电报,就是要求史迪威不受限制地指挥中国全部军队。

同样,史迪威的继任者魏德迈也在豫湘桂大溃败后向美国政府进行建议,对于八路军等部队应该进行援助,这个想法纯属于实用主义,永远逾越不了政治的门槛,所以经过老蒋以及美国政府内部的争执,美援计划也就流产了。

写在最后

关于敌后战场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现在到处都是,并且影响了很多人,究其原因,还是对于伟大的抗日战争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于不同抗日战场更是缺乏基本的认识,更是没有做到对敌后战场基本定位,抗战的胜利来自于全民族的牺牲,无论是正面还是敌后都不能脱离,否定敌后战场,本身就脱离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