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基病机(三)

 壹亩莳 2022-04-06

01

形成亡阴病机的因素是(多选)

A.热邪炽盛,迫津外泄

B.大吐大下,阴液大伤

C.燥邪侵袭,耗损津液

D.温邪羁留,耗伤阴液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D。

亡阴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地说,亡阴都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所致,也可由于其他因素大量耗损阴液而致亡阴。

02

形成亡阳病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多选)

A.过用汗法或汗出过多

B.邪盛正衰,正不敌邪

C.虚阳外越

D.寒湿之邪伤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

本题旨在考查导致亡阳的原因。一般地说,亡阳多由于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由于素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等多种原因,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阴泄,阳气外脱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亡阳,多由于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选项D是不会导致亡阳的。

03

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单选)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亡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

此题旨在考查亡阳的临床表现。(提示: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功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

04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之一是(单选)

A.凝滞

B.黏滞

C.伤津耗气

D.伤阴

E.伤津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

湿为重浊之邪,属阴,其性重浊、黏滞(B对),易阻气机,易伤阳气,易袭阴位。寒性凝滞(A错)。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C错)。暑邪、火(热)均为阳邪,易伤阴(D错)。燥邪、暑邪、火(热)均易伤津(E错)。

05

湿邪的致病特点是(单选)

A.重浊

B.凝滞

C.善行

D.炎上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

本题旨在考查湿邪的致病特点。题目相对简单,复习时应注重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Image

中医基础理论
第八章  病机(三)
 
考点十:阴阳格拒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形成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
 
1.阴盛格阳

又称格阳,系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阳于外,在临床上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假热之证。
 
2.阳盛格阴

又称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在临床上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之证。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阳气太盛,不得相荣也。不相荣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阴于外,故曰阳盛格阴也。”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一般掌握内容,着重复习阴阳格拒的病机,并结合其临床表现来理解。
 
考点十一:阴阳亡失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阴阳的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亡阳: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一般而言,亡阳多由于:

①邪气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

②汗出过多,吐泻无度,气随津泄,阳气外脱。

③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

④慢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出现虚阳外越。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故阳气暴脱多见大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肌肤手足逆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2.亡阴: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一般而言,亡阴多由于:

①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津液,或迫津液外泄为汗,致阴气突然脱失。

②其他因素长期大量耗伤津液和阴气,日久导致亡阴。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故亡阴时多见喘渴烦躁、心悸气喘,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的危重证候。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考点点拨

此考点较为重要,同样的考题以原题形式出现过三次,因此应熟练掌握亡阳、亡阴的病因,来年可能还会出题。
 
考点十二: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气血失常概括了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人体的气和血流行于全身,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气血失常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机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的病机基础。
 
考点点拨

此考点在考试中没有出现过考题,熟悉即可。
 
考点十三:气虚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气的失常包括:由于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运动失常等。前两者多表现为气虚,后者则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气机失调病理变化。

Image


考点点拨

此考点熟悉即可。


青医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