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丨“任性”读书

 真友书屋 2022-04-07

编  者  按

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之谈,孔网书友码字的亚尔斯兰(孔网个人主页:码字的亚尔斯兰的个人主页)将其称为“任性读书”并撰文总结,在这里分享给各位书友,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您对读书的认识和思考。

01

几本书对着看收获更大

小时候,家长常常要求看完一本书才能看另外一本,以矫正小孩子好奇贪多的毛病,可是近些年读书,我越来越喜欢几本书对着看,这种看书方式虽然任性,也有几个理由,1一本书看累了换脑筋,延长整体阅读时间。2相关联的书对着看,可以校正事实真相,认识和结论都更加客观。3无关联的书同时看,可以互相碰撞,触发头脑风暴。4必须看完一本书再取第二本的方式过于拘泥,把乐事变成差事,是本末倒置。


青年时期,读过《徐悲鸿一生》,作者是徐悲鸿妻子廖静文。廖先是徐的学生,后成夫妻,徐去世后,她捐出徐的故居和作品,成立“徐悲鸿纪念馆”。对徐用情至深。可以说她的一生只活了三个字,就是“徐悲鸿”。廖这本书写于1982年,是了解、研究这位艺术家的首选资料。

Image

点击购买《徐悲鸿一生》

新旧世纪交替,内陆出版了60年代写于台湾的《蒋碧薇回忆录》,我在里面看见了另一个徐悲鸿。蒋是徐的前妻,19岁和徐私奔到欧洲留学,共同生活多年。蒋廖二人笔下的徐悲鸿相同之处少,不同之处比比皆是,以后找机会可以另文详述。到底谁的笔下更接近于本真事实,一时难以得出结论,不过有了另外的说法和评价,至少人们判断起来更加全面。

Image

点击购买《蒋碧薇回忆录》

两本书同时在手,立刻看出来徐悲鸿她二人心中分量差得很多,廖静文的《徐悲鸿一生》洋洋近30万字,从开篇写起到后记,全篇都是徐悲鸿;而《蒋碧薇回忆录》分成 “我和徐悲鸿”和“我和张道藩”两个部分。全书480页,写我和徐悲鸿的只有144页,而写我和张道藩则是300多页,在蒋的心目中,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写事写情,各自角度,很难完全客观。这一点不应求全苛责。不过读者应该尽量使用多元视角看待事实。特别是事件相关方的陈述,如果都有文字的话,能够同时看全的尽量看全,几个角度对照,也是应有之义。

学者张中行在哲学和古典文学等均有造诣,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一生低调澹泊,曾常年寓居于燕园女儿家。86岁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于是为自己的住所起雅号叫“都市柴门”。

Image

点击购买《青春之歌》

张中行和杨沫曾经共同生活,是《青春之歌》里面余永泽的原型,小说里的余永泽自私,落后,庸俗,渐渐地张中行被简单认为就是余永泽。《青春之歌》1958年出版,老先生30多年不被重用,多少受一点这个“原型”的牵连。

Image

张中行晚年写《流年碎影》,记录他一生经历人和事,全书120个小节。其中“婚事”一节,如实陈述了他和杨沫的相识相恋,一起生活的过程。

于是,我找出杨沫儿子老鬼写《母亲杨沫》来读,两相对照,《流年碎影》写的张杨感情纠葛,和老鬼《母亲杨沫》的描述大致相同,可以看出当事双方虽然价值观不一样,但是对纪实性文字的著述都比较客观理智,没有隐晦曲解,没有混淆和指责,更无溢美或者矮化,很是难得。

Image

点击购买《流年碎影

老鬼还特意写了一段文字,认为真实的张中行,比书中的余永泽好得多:他“有着中国文人的正直,从不干告密打小报告之类的事,从不踩着别人往上爬。尽管杨沫在书中以他为原型塑造余永泽,虚构了一些他所没有的毛病,矮化了他,让他背上了落后分子的不好名声,但他对杨沫的评价始终是肯定的,正面的,从没有什么怨言。”

Image

点击购买《母亲杨沫

曾多次有人督促张中行给自己辩解。他说,杨沫写的是小说,又不是历史回忆录,何必当真!就是把余永泽的名字改成张中行,那也是小说。

能对无辜背负的指责视若无物,张中行在这点上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02

读好书的三个台阶

常看书的人大概都会有自己的读书习惯;这些年读书,我也有类似体会:要读透一本好书,看一遍不够,看几遍也未必就明白;好书不仅要多读,最好在生活的不同阶段重读一下,至少经历读薄,读厚,读活三种境界,才能说这本好书有所小成。


初读一书,如幼童随长者走夜路,听命牵手,亦步亦趋,以《红楼梦》为例,初读如坠云雾,四大家族枝蔓庞杂,几百人物各有春秋,把关系梳理清楚,把主要人物命运读清楚就不容易,再读若干次,约略明白情节如何环环递进,厘清各个细节和人物背后各有因果逻辑,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复述时,书算读薄了。如幼童长到少年,虽听命,却不必亦步亦趋,而是步伐娴熟行走快捷。

Image

这以后,书越读越熟,书我相融,互相头脑风暴,频频喟叹命运之共性,联想愈多,感悟更多,沿着书中世界,不仅自己,现实中的其他人和事也游离于书内书外。书就愈读愈厚。此时长者化身兄长,促膝秉烛,夜谈世事,乘兴所致,不知东方既白。

再往后,随机翻开此书,上下行文早了然于胸,原有熟识细节忽然间又看出新意,随翻随看,随看随感,时时豁然开朗,这时眼在书页,神游书外,书我两忘,而思绪绵绵不绝,兄长终于化身知己,彼此心意相通,三言两语,已经百态尽知。书读到此,活了。

好书需常伴常读,如此乐事,实在不该错过。粗略翻过就完,不成了牛嚼牡丹,暴殄天物?

常言说人生难得知己,所谓知己,并非是对方知道自己,而是从对方身上发现更多的自己;知己难得,好书也难得,好书即知己,应该终身伴随,不同年龄段不同心境下,复读再三,感悟也大不相同。

比如少年读红楼,看到懵懂间爱情缠绵;青年读红楼,看清爱情的同时,倾慕大观园钟鸣鼎食,诗画锦簇,心仪豆蔻梢头,笑靥如花,也感叹红颜薄命,花落人息;人到中年,则更多钦佩书中博大精深,文之诗词曲赋联令匾额无不精妙,技涉医卜匠作花果禽鸟直至黹绣烹调均可囊括;人有正邪贞顽倡伎优伶黠奴豪仆以及盗贼邪魔仙佛尼僧千人各面,事就更多,繁华筵宴宫闱仪制庆吊盛衰,以及讽经设坛贸易钻营等等,如同百科全书般包罗万象,巨细无遗,让人叹为观止。

Image

不知道老年再读此书,又是怎样心态和感悟,也许会当头棒喝,酣梦终醒,感叹世事无常。相信《红楼梦》这样的书,细细密密,笔笔精致,无一字无深义,无一字无来历。终身相伴,每次翻开都不会让人失望。

蒋勋先生说:“一本书,可以让你不断看到'自己’,这本书才是一本可以阅读一生的书。《红楼梦》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会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

当然,也只有绝品经典才能值得反复重读。能读薄,能读厚,能随时入境出境。至于那些鸡汤或快文,略略过目就好,貌似有艳色有滋味,稍稍一品其实就白开水。

03

看书的次优之选:“实书”

好书值得反复看,终生看,无疑是看书的首选最优,不过能禁得住终生看的好书实在屈指可数,那么次优选又该看些什么呢,我有一个习惯,看“实书”。


“实书”是我杜撰的词语,指非虚构类作品,比如日记,私信,回忆录甚至文档报告等等。这类作品文字水平不那么高雅,欠缺艺术魅力,不易读且无趣,不过可以取其一点,“保真”度相对高,至少我们不用考虑被忽悠,被蒙骗,读书眼光“毒”的能够从中以小见大,窥见真实生活的因果逻辑。

比如傅雷家书中谈论的艺术观点和人生指点,绝对不亚于傅雷论述艺术的专著,而且来的更加实在,更加简明和直接。

再比如,我们看《阿Q正传》,看《祝福》,看《野草》,惯常从作品中结识鲁迅这位“战士”,剑拔弩张,目光犀利,而在鲁迅日记里,我们能更多看见“战士”的血肉和起居日常,两相交融,“战士”在我们心目里逐渐鲜活也亲近起来。

Image

点击购买《聂绀弩旧体诗全编

读聂绀弩时,他的旧体诗令人拍案叫绝,“三流出口成章地,一客低头认罪时”14个字,写尽彼时文坛荒诞不经。“一日不曾为红瘦,十年空自笑专痴”,自嘲命运,更自傲风骨。旧体诗读罢,再翻开老人在浩劫年代写下一篇又一篇交待材料和自我检查,厚厚一册,文字量是旧体诗几倍,戚戚于心。浩劫年代,荒芜了多少思想和才华。


Image

点击购买《北大荒风云录

昨天我到手一本《北大荒风云录》,也是一本“实书”。电视剧《人世间》的原著小说作者梁晓声就曾经断言:自己一切知青作品的总和,都抵不过这本《北大荒风云录》,“风云录是一本很值得保存的书,相比之下,我(梁晓声)的一切作品,其实都不值得任何人保存”。

Image

点击购买《人世间

这本书是征集稿的集合,一共收录了193位黑龙江兵团战士记述自己在北大荒生活经历的文章,每篇限制两千字,可以日记,可以书信,可以特写等,只是要求真实具体。

这些文章从多侧面多角度反映当年北大荒的知青生活,其纪实性几乎不容置疑。书中不少文章的作者是第一次写自己知青经历的回忆文章,甚至是生平第一次写所谓“文章”,甚至以后再也不会产生写文章的念头,梁晓声十分推崇这些初写者的文字,认为这些初写者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真真切切,虔诚之至地汇入风云录”,这些不加雕饰的“真实”成就了这本书的核心价值。


读“实书”是次优选,同样是取的这个核心价值: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