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抑郁症的人,经常这样说话

 阿里山图书馆 2022-04-07

生活中我们和他人交谈时少不了人称代词的使用,令人意想不到是,常常使用的人称代词和抑郁症之间有联系。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和负性情绪之间有相关性,增加了人们患心理障碍的风险。

近些年来,抑郁症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随着网络文章对于抑郁症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抑郁症的症状也越来越了解。


情绪低落和注意力不集中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受到情绪的影响,患者常常对于说话这件事缺乏意愿,很多时候像一个“闷葫芦”。心理学家也更加专注对情绪的研究,对于患者说话的方式,反而知之甚少。

抑郁症与第一人称的说话方式

我们和他人交流时,使用第一人称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过于频繁地使用第一人称可能和抑郁症有关系。一项研究发现,交谈中第一
人称(“我”、“我的”、“我们”)的使用次数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标志。

据统计,一个人平均每天会说大约16000个单词左右,使用第一人称的正常频率区间在1400个单词左右。然而,具有忧虑和抑郁倾向的人群通常会使用2000个和第一人称有关的单词。*此研究来自美国,由于中文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对于第一人称和抑郁症之间是否在中文中也存在相同的联系还并不确定。

https://content./record/2018-09035-001

 
过往的心理学观点以为,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可能和自恋型人格有关系。自恋型人格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类型,其特征是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表、自己的需求,有时会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我需求。随着之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的不断更新,发现使用第一人称和自恋型人格的关系并不大。

https://www./pubs/journals/releases/psp-p0000029.pdf
人称代词的使用和负情绪性的关系

作为人类,我们有着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独一无二的能力——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情绪分为两种,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对人们的心理形成一个保护层,降低其患心理/精神问题的风险。


对负性情绪的控制指的是个体对负性情绪(伤心、失落、愤怒等)的体验和反应倾向的差异。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不同的因素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每个人对于这些负面情绪的反应,过高的负性情绪会增加人们患心理障碍的风险。

换种方式来说,负性情绪指的是人们容易沮丧或者感受到情绪痛苦的倾向,研究确实发现,负性情绪和人称代词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一些负面的体验,当我们回想当时的处境时,可能会想:如果当时我那样做就好了?但是,当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时,便会使我们的思想过于专注于自我,这些焦虑、懊恼的情绪会渗透到我们和他人的说话方式中。


如何应对负面情绪的产生

1、寻找情绪源头
负面的情绪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源于某个人、某个事情或者某一段经历。当找到这个情绪的源头时,我们便可以使用一些应对策略减少其对于情绪的影响。

2、接收自己的感受
负面情绪的强弱受限于个体对于这些情绪的控制能力。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对话”,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自言自语”的力量来影响这些负面情绪。

在每日的生活中,个体其实都在进行大量的自我对话,比如:在休息日是否能够来一顿大餐,这时候就要进行自我对话来权衡自我满足感和大餐的花费。

这些每日的对话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人们的潜意识,花费一些时间来表达这些潜意识的声音能够帮助我们改善不良情绪。比如,在面对一个任务失败时产生的负面情绪,我们可以自言自语告诉自己:一次失败而已,没关系,我再试一次。
 
参考文献:
Carey et al (2015). Narcissism and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ces revisited.
Tackman et al (2018). Depression, negative emotionality, and self-referential language: a multi-lab, multi-measure, and multi-language-task research synthesi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