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隆”羊多莉下场令人后怕,克隆技术为何突然卡壳?谁在阻止人类拥有“上帝”能力?

 孙丹阳 2022-04-07

“克隆”羊多莉下场令人后怕,克隆技术为何突然卡壳?谁在阻止人类拥有“上帝”能力?

我们总是期待技术会给生活带来新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追求的只是变化本身,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像除了新鲜感之外什么也没剩下。

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克隆技术,如今也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这项以百分百复制为噱头的科技也制造出了著名的克隆羊多莉,但是多莉最后的结局也是令人唏嘘的。

克隆技术到底为什么不再被提起?它是不是还有未来?我们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探索一下。

克隆技术

首先聊聊克隆技术,在我们的印象里,这项技术好像就跟今天的3D技术一样,不管是什么物体都能照着原样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来,不过二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的。克隆技术归根到底还是生物技术的领域,从原理上讲,它的实现靠的是无性生殖,借助这种生殖方式来创造出基因结构百分百还原的子代。

很多人对克隆的认识比较片面,以为就像铸模一样随时就能做,其实还是要经过母体孕育和分娩这些过程的。

从历史沿革上看,克隆还是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发展的,最初研究者们当然只能在微生物的身上实践他们的想法,比如随处可见的细菌,这也是考虑到细菌繁殖速度快这个特点。

利用这个特点,研究者们才能高效地完成试错和修正,获得大量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等到技术相对成熟了,确认可以进入到DNA实验的阶段之后,才能开始把实验对象变成DNA片段。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确认在动物的DNA上能够获得同样好的效果,才能接着尝试对动物本身进行克隆,用一句话来说明动物体的克隆过程,就是用一个细胞就能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新生命,多莉的诞生证明了生物克隆技术的成功,也成为了生物技术史上最具话题性的一个事件。

多莉羊的命运

今天我们已经很少听到有人提起多莉羊了,似乎它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但其实这个重磅新闻距离我们今天只过去了三十多年。

上世纪90年代,多莉羊诞生于英国爱丁堡,当地一所生物研究机构成功将克隆技术运用在了动物的身上,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无性生殖创造出了一只活的羊,并将其命名为多莉。

多莉没有生物学上的父亲,把它分娩出来的母羊也只是完成了孕育和分娩这部分,它的生物学母亲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另外两只母羊,其中一只为它提供了乳腺细胞,另一只为它提供了卵子,

这二者单独用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实现克隆,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开启自我复制的阀门,最终完成等同于受精的发育。

将已经成熟的受精卵进一步培育之后,再将其放入第三只母羊的体内孕育,从这时候开始,就跟有性生殖没有区别了,胚胎完成发育之后再顺利分娩出来,就有了我们的第一只克隆羊多莉了。

多莉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项技术在此之前已经经历了无数的失败,所以多莉被看作是克隆技术被正式正名的象征。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只羊竟然可以不靠公羊的精子就能生下来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也让多莉一时之间成为了传奇。

故事讲到这里,许多人肯定就会开始思考,既然羊都可以克隆了,那要想克隆人应该也不成问题了,但是如果真的用在人的身上,那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什么好处,而是它可能带来的危险。

比如这项技术会被用到什么领域,会被谁掌握在手中,它对我们普通人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如果有权势有财富的人得到了使用权,他们是不是就能实现所谓的长生不老,或者随意制造出自己需要的劳动力,而不再需要穷人,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激化,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听起来确实是很可怕,不过在思考这些问题之前,先要面对的是克隆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这在多莉羊的身上也渐渐表现出来。

首先它的机体发育速度明显超过了其它羊的正常水平,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它已经跟母羊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更灾难的是,它竟然和年老的母羊患上了一样的疾病,也就是说,这只按理说只有几个月大的克隆羊,其实跟它的母亲一样老,为什么会这样呢?

研究者们分析它的身体状况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多莉羊的DNA端粒,也就是为细胞的基因复制提供保障的一个部位,要比正常水平短很多。

原因也很简单,它本身一开始用的细胞就是来自母羊的,而母羊的DNA端粒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对于多莉来说,从它生下来的那天开始,它就跟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年纪了。

最终,多莉羊在各种疾病的折磨下很快就离开了人世,克隆技术也在短暂的惊艳亮相后留下一片狼藉。

结语

多莉羊的命运也让克隆技术瞬间从神坛上被拉下来,冷静过后,人们也开始更加理性地思考这项技术的意义以及它还存在的诸多问题,更不要提如果应用在人的身上可能会产生的伦理问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