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江南建立了大明政权时,华夏的部分河山其实还没收复。后来他一步步收复旧河山以后,元蒙也没有被彻底消灭,而且这股力量一直威胁着北方的边境。 朱元璋为了防止北境被侵袭,就在当地设置了常驻的军事单位,当时比较重要的军事重镇有九个,因此这条防线也常被称为“九边”。 九边重镇当时汇聚了几十万的大明官兵,这些官兵的吃喝拉撒就成一个大问题,尤其是粮食。以当时的人口体量和粮食产量,一般人吃粮的问题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但是边军吃粮却面临着两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华夏的北方一直就是缺粮大户,而九边又全在北边; 第二,当时的交通条件很差,最划算的水运到达不了九边; 那么如何才能把南方的粮食,相对经济地运往北边的九边呢? 公元1370年,朱元璋打算“抄作业”,宋朝的时候实行过一个用国家的盐、茶专营权,换取商人帮忙运粮的法子,不过宋朝是笼子里的鹌鹑,物质比较充裕,但是没有什么“野心”,所以这这个办法一直没用起来。 朱元璋是个实干的野心家,因此他对基层的事情看得比较透,于是就决定启用这个名为“开中法”的运粮办法。“开中法”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商人先把粮食运到指定位置,第二步,是商人根据运粮所得的凭证,去盐场兑换食盐,第三步,是把盐卖到指定的地区。 这个办法利国利民所以很快铺开,而主导这个行为的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晋商。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最先崛起的是晋商而不是别的商人团体呢?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国的北方政权的大本营,在明朝以前基本上都是在关中地区。因此这个地方的贸易往来要远比其他地方更加繁盛,宋朝的时候虽然建都中原,但是当时宋朝和辽国的互市也有设在关中地区的,因此关中地区从很早就成了物流汇集之所。 因为关中地区早在明朝之前,就培育了很多的商人团体,他们手上有资源,又熟悉南北运输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大风来的时候,他们很快就站到了风口之上,而值得一提的是,九边重镇中,山西就占了俩。其他的重镇虽多,但是人口密集程度,和商人的聚集程度都远不如山西,于是晋商开始由此崛起。 “独家经营”让晋商赚得盆满钵满,但要延续这种富贵却不能只靠商场上的专买专卖。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到一名“水陆两栖”的武将王崇谷(详见《明朝山西籍名将,功劳不下于戚继光、李成梁,可惜知道的人不多》),不过在文章中,只介绍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却没有过多介绍他的家世。 王崇谷并非出身于将门世家,他家是地道的晋商,他的家人有不少都在经营和边镇运粮有关的生意,而他本人曾长期镇守边镇。看过前文的人应该已经知道,王崇古在军事层面来说,他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以至于他去世以后,当地人还念他的好。但是在“私生活”上,他肯定也为家族的生意起了一定的臂助作用。 当时用粮食换盐引的规模和利润都很可观,如果没有个朝里能撑腰的人,这块大肥肉晋商不可能一直吃下去。而且史料中也有一些记载,那时有一个叫郜永春的官员,他在巡视了边关的盐政之后,发现这个生意已经是“大商专利”(垄断),存在很大的弊病。这里暗示的大商,就是王崇谷和张四维等明廷重臣的家人。 张四维是王崇谷的外甥,家里也是以盐业起家,据《明史》等书记载,张四维家因为是晋商一员,所以家里一直不差钱,他在求学之时,他父亲给他搜集的学习资料都是论车拉。当时造纸术和印刷术虽然已经比较普及,但是买资料能论车的,家里没矿估计也很难办到。 张四维入仕之后,除了有舅舅王崇谷外援之外,他还和高拱走得很近。曾有大臣弹劾张四维给高拱送红包,后来高拱被查时,家中的浮财仅黄金一项就有上万两,这其中你要说没有张四维的贡献可能说不过去,而张四维的钱也应该出自自己的晋商之家。 公元1582年,中国古代最后一位改革家去世后,张四维荣升大明首辅,你要说张四维没有反哺,估计他自己都不能相信。 王崇谷当时是边镇军方的大神,张四维是文官的龙头,而他们和如日中天的晋商有着直接关系,晋商的“长红”跟他俩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王崇谷和张四维身居高位,他们的亲朋故旧,门生弟子又有多少,晋商自己内部有有联姻的习惯,因此可以说,晋商和朝廷的部分官员,应该建立起了一个共同发展的运共同体。 由此可见,晋商的崛起,离不开朱元璋的边防政策,而晋商的“可持续发展”,则离不开晋商中崛起的王崇谷、张四维等高官。有人说晋商是大明衰败的重要原因,真的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有关这个问题,咱们明天单开一章细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