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刘君贵:用创新去强大企业

 调料家 2022-04-08


川调,是传统型制造行业,能不能创新呢?又该怎样去创新?
实际上,近十来年在川调行业中接踵涌现出来的一系列调味新品,已经对上述两个疑问给出了肯定和明确的答案。
比如,千禾推出的“零添加”和“有机”酱油,便是对产品安全方面的品质和功能的创新;“郫县豆瓣十”战略指导下的各类佐餐即食系列产品面世,则是在传统豆瓣基础上延伸产品链的创新;友联、天味、畅享等企业推出的“自热速食火锅”,是在使用便捷上的创新;吉香居、味聚特等企业推出的“学生榨菜”,是对产品受众的细分创新;名扬公司的透明方块黑色包装底料,又是在产品形状和包装上的创新——红灯笼、兵兵、森态等企业的产品,都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而圣恩公司则率先开创了“餐饮定制各类味型”,开启了厂店产销联营商业模式的先河……
改革开放40年,川调已成独立产业。这是改革开放政策在百姓餐桌上开出的一朵绚烂的花朵!川调行业尽管已在多方面做出了不少创新,但还远远不够。
有资料显示,我国调味界从单一调味品向复合调味品拓展延伸,目前在行业中的占比也仅有26%,即四分之一。而日、韩、美等国的复合调味品,分别占比为59.32%、65.97%、73.53%,而且种类多、数量大,附加值也很高,两相比较差距明显。这说明我国复合调味品还存在着巨大的拓展空间,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要开发新品就会有投入,而一旦投入就会有风险,这是让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郫都区政府最近披露的讯息,2018年川菜园区内企业研发新品方面的综合投入,仅为各企业平均年营销收入的1.8%。很明显,这个比例是远远落后于国际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的。就说国内吧,华为每年在创新研发上的投入,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2018年,华为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1015亿元,占当年销售收入比重的14.1%!如果是利润占比呢?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
所以,研发投入太少,已成为了制约川调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短板!
我们要克服“小富即安,不敢冒险”的心理。在有条件的企业中,一定要加大研发投入,率先创新创造,去铸造企业的新品和精品。就像海天一样,成功一个再推出另一个,从而形成企业的“大单品”系列,展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勇敢前行!
目前,川菜产业总量,在全国的中餐总量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占比35%以上。在国外的中餐馆中,川菜馆已占六成,成为了全球主流美食。川调本是川菜前锋,但目前的发展态势,却落后于川菜甚远,全行业亟需迎头赶上!
从长远发展的视角看,今天谁能舍得投入,不断研发出川调新品和精品,谁就将是川调行业明天的未来领袖!所以,一定要记住:用创新去强大企业!

作者简介:
刘君贵,四川省川联川菜调料商会秘书长

· END ·

 

中 国 调 味 品 主 流 媒 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