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话说:“子时三不做,不富也兴旺”,啥意思?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一甲山人 2022-04-10

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于卯,而落于酉,也就是在卯时起床,酉时休息。在电灯还没有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都遵循着这种规律。然而如今有很多人在子时依然不睡,那么子时有哪些事不能做呢?老话说:“子时三不做,不富也兴旺”,“三不做”分别指什么?


子时有啥特点?

在钟表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根本没有几点几分的概念,那时候所使用的计时工具为“日晷”,也就是通过太阳的影子来测定时刻。到了晚上,人们又用“漏刻”来计时,也就是以铜壶储水,通过漏水滴看刻度来测量时辰,当然普通人家是没有这种工具的。

无论怎么测量,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是由地球自转所形成的,其中子时是比较特殊的。在《星平大成》中就说:“昼夜十二时,均分百刻,一时有八大刻,二小刻,上下各四。若子时,则上半时在夜半前,属昨日,下半时在夜半后,属今日。亦犹冬至得十一月中气,一阳来后,为天道之初耳。子正者,今日之早,非昨日之晚也。夜子者,今日之夜,非今日之早也”。

意思就是子时分前后,上半时为昨日之夜,下半时为今日之早。因为子时与子月的意义是一样的,子月之中为冬至,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冬至之前是阴气增强过程,冬至之后,太阳开始北返,白昼开始加长,所以“冬至一阳生”,因此周人以子月为岁首。



而子时之中,也就是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最“正”之时,过了这个时间点之后,太阳就开始逐渐往东方升起了,所以说“阳生于子,阴生于午”,而这个“子”代表着子时的中间,此时一阳初生,代表着一天开始。

在十二地支中,凡是属阴的地支所对应的动物,其蹄爪都是双偶。而属阳的地支所对应的动物,其蹄爪都是单奇。唯独子时所对应的老鼠,前面两只爪子有四个爪,属阴。后面有五个爪,属阳。前两只爪子对应夜子时,后两只爪子对应早子时。


所以子时的中间就是一个分界线,《尔雅.释天》中说:“十一月为辜,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十一月也就是子月,所谓“革故取新”指的是冬至之后,新生的阳气开始上升。同样“子时”也是一样,“子中”之后一阳初生,谓之“革故取新”。

宋代时人们发明了水运仪象台,也就是齿轮带着托牌小人从门后经过,当时辰牌刚刚出现时,就为时初,只有时辰牌到达正中间时,才是时正。所谓一天从子时开始,指的是时辰牌到达方框中间的时候,也就是子正,相等于现在的零点。刚刚看到时辰牌时,为子初。


子时三不做,分别指啥?

一、不熬夜

在一天之中,子时为阴极之时,阴极而生阳,也就是一阳初生,此时初生的阳气是很脆弱的,与冬至初生的阳气是一样的。一阳指的就是少阳胆经,此时正是阴和阳的交替之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交子”。

如果此时还不睡觉,就会伤胆。《五杂俎》中说:“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也就是说子时之前睡觉,有助于阳气生发,这样才能气血顺畅,以滋养全身。


当然也有人早早地睡下,却到了子时依然睡不着,就是因为阴气强旺,自身的阳气虚弱,不能压制阴气。到了子时之后,阳气逐渐上升,就可以慢慢入睡了,这就是所谓的失眠。

如果经常熬夜到子时之后,就会导致胆受损。所谓“心主火,胆主水,火得水而灭,故胆大者心不惊,胆小者心常惧。泪出于胆,发于肝,胆水主目瞳,男子五十,目暗,肾气衰,则胆水少耳”。也就是说胆“受损”,那就是衰老的表现,眼中无泪,头发脱落等。


二、不吃饭

子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更”,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G”,所以三更吃饭就被称为“G食”。食物吃下去之后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变成营养,但是消和化是两个概念。肝胆和脾胃一个主消,一个主化,先消而后化。

那么子时一阳初生,而初生的一阳之气是很脆弱的,代表着胆。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若在子时吃饭,就如同用脆弱的木气去克制脾胃之土,克不动就会受伤。这就像用一根细小的树芽子去挖土,挖不动就折断了。

所以子时吃饭,肝胆不能压住土,两者皆受伤。食物不能消化,也就会变质。因此古人说:“少餐申后饭”,也就是申时之后就要少吃饭了。当然这是因为古人在酉时就要睡觉了,所以睡觉之间就少吃饭了。


三、不同房

所谓“阳生于子,阴生于午”,子时一阳初生,对应胆经,也就是阳起于胆。而此时的阳气是很脆弱的,如果初生的阳气受伤,也就是胆经受伤,肝经也跟着受伤,那阳气就不能“起”了,那就是男人最大的悲哀。


所以子时为阴极之时,阳气虚弱,就如同冬至一样,以脆弱的阳气去压制强旺的阴气,受伤的就是男人。因此子时不做这三件事,就算不能富裕,也可以让自身强旺,只要健康,一切都有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