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022-04-10 | 阅:  转:  |  分享 
  
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

中毒中毒丁酮丁酮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并可引起窒息。急性中毒:出现粘膜刺激症状、嗜睡、血压稍升高,心率增快。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昏迷。噪声预警条件成员携带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24小时应急值班室:,报警内线。

3.2.3公司应急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接到汇报后总指挥应立即宣布启动本应急预案,事故快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审核后,在1小时内分别向上级公司、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3.2.4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

3.2.5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

3.3应急响应

3.3.1事故分级

3.3.1.1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分为三级。

3.3.1.2Ⅰ级危害事故:3人以上出现急性职业病患者。

3.3.1.3Ⅱ级危害事故:1--3人出现急性职业病患者。

3.3.1.4Ⅲ级危害事故:1人出现急性职业病患者。

3.3.2应急响应分级

3.3.2.1采取“分级响应”的原则,由现场负责人根据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判断突发事件的等级,汇报相应的领导,由相应的领导决定起动对应等级的应急预案。

3.3.2.2Ⅰ级危害事故:3人以上出现急性职业病患者,公司安委会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安排疑似人员及时确诊治疗,并及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3.3.2.3Ⅱ级危害事故:1--3人出现急性职业病患者,公司安委会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协同公司人力行政部安排疑似人员及时确诊治疗,并向公司安委会上报。

3.3.2.4Ⅲ级危害事故:1人出现急性职业病患者,所属车间及时向人力行政部汇报,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及时确诊治疗。

3.3.3响应程序

3.3.3.1应急指挥

3.3.3.1.1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本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3.3.1.2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同时报告上级单位、汕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汕头市经信局等;

3.3.3.1.3发生较大及以上伤亡事故,立即启动《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同时报告上级单位、汕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汕头市经信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3.3.3.1.4应急值班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向总经理汇报,由总经理(总经理不在由副总经理负责)下达命令,启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3.3.3.2应急行动

3.3.3.3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3.3.4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3.3.5保障技术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3.3.4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人民医院、汕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

3.3.5应急抢险

3.3.5.1当发现有人急性职业病后,应立即关闭运转机械,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措施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皮肤污染者,立即除去污染衣物,有条件时,协助消防部门对危重病人进行洗消。中毒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予以吸氧,注意保暖。当短期内出现大批中毒病人,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现场检伤分类

a)红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昏迷;抽搐。

b)黄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谵妄状态;嗜睡;意识朦胧、混浊状态。

c)绿标,具有下列指标者: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表现。

d)黑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现场治疗

对于红标病人要保持复苏体位,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黄标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反复抽搐、休克等情况时,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措施。绿标病人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

3)病人转送

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就近转送至综合医院继续观察和治疗。















献花(0)
+1
(本文系安全生产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