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原文因为年代比较久远,言语简约古朴,因此如果一上来就研究周易的经文,那么肯定是学不会的。 从孔子的时代开始,以及孔子的门生,在六十四卦的经文的基础上,加上了“十传(或称十翼)”来对经文及易经中所包含的哲理部分进行注解。 因此,要想学好易经,就必须先掌握“十传”中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十传”就象是易经的十双翅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易经中所包含的道理。这些道理掌握了,才能登堂入室,深入理解易经原文。所以学易不能一开始就以研读经文为主,否则,就越读越糊涂。 “十翼”包括:“系辞上下传;彖辞上下传;象辞上下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下面分别简单说一下。 系辞上传:主要讲为什么要创立“八卦”、易学学说,以及易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系辞下传:举例说明易经中卦爻辞,讲角易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讲解了如何利用易学知识指导我们的日常实践。 彖辞上下传:运用“大象”的概念,讲解六十四卦每一个六爻卦的总体状态和意义。 此处的“大象”主要是指六十四卦中的八纯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 象传上下:运用“小象”的概念,讲述每一个六爻卦的局部“三个爻”的状态,来解释其具体意义。同时还解释了卦、彖、爻辞为什么是这个意思的原因。 文言传:解释乾坤两卦的含义和基本规律。 说卦传: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是由三个爻的两个基本卦上下交叠组成的。所以要理解六爻卦,就必须要先了解每一个三爻卦的基本含义,这个含义包括了抽象和具体的含义。说卦传就是解释每一个三爻卦的基本含义的。 序卦传:在易经一书中,六十四卦的排列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序卦传就是解释为什么要如此排列,用以揭示这样排列原因和规律。 杂卦传:打乱了六十四卦 的顺序,归纳总结了任何两个互为“反、对卦”的卦义。浓缩了六十四卦的卦义以便我们能够简便易记。同时比较了各卦意义之间的易同。 “十翼”不要求全文背诵,而是要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掌握一种客观地研究、分析、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 宋代易学大家邵雍说,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是为知易。孟子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及易经,但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易经的道理,只是人们没有发现而已。 所以说,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易经中的道理,才是真正的懂易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