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人均2000的“中餐日作”被骂上了热搜。网友们关于“值与不值”展开了激烈争论。 实际上,这家店值与不值倒是其次。真正重要的是它可能预示着在“Omakase(厨师发办)风潮”中,又会出现一波盲目跟风的中餐厨师们。 日本料理在中国的风靡,是从上世纪90年代的回转寿司开始的。牛肉饭、拉面、烧肉、居酒屋、寿喜烧、怀石料理……无论它原本在日本是平民还是高级,在引入中国后都变成一时宠儿。 而Omakase就是最新的宠儿,在日语中,这个词(おまかせ)的意思是“拜托”。也就引申为了“交给大厨全权决定上什么菜”的餐饮形式。 与大厨近距离接触也是Omakase的特点之一 日餐的Omakase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了,这也馋坏了很多餐饮同行,一时间各种形式的Omakase都出现了。其中,要数把中餐的内容硬装进日餐的模子,由此诞生的“中餐日作”餐厅最为离谱。 这些店中有一大批不够厉害的大厨,便拍脑袋一想:“中餐和日餐的区别不就是合餐和分餐嘛!”于是就选择把原本装大盘的菜,改用几个好看的盘子来装,呈现出所谓的“高级感”。 必须要说,中国人的合餐制确实在全球美食文化中是较为独特的。不仅是日餐,欧美的饮食习惯也是分餐制的,这就让很多文化不自信的人觉得“分餐才是高级、进步”。 实际上,中国人在最早的时候,是很崇尚分餐制的。远在周代,《周礼》、《春秋公羊传》等就对贵族各种详细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制定。其中关于用膳,就要求贵族一定要“钟鸣鼎食”。不同身份用的器具数量不同,还要听着音乐吃饭。 古代盛放食物的漆鼎 天子九鼎、王七鼎、诸侯五鼎、大夫三鼎,甚至连跪坐的席子都有要求,天子要铺五重,诸侯三重,大夫二重。那自然而然的,人们不可能合餐,肯定是分餐的。 此后一直到隋唐之前,中国人都保持着分餐的习惯。用的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看到的那种矮矮的几案。而在民族大融合中,由游牧民族带来的各种“椅子”,也让中国人从习惯跪着变成了坐着。 韩熙载夜宴图 于是隋唐时出现了分餐和合餐的共存的情况,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反应了这种共存。“公筷母勺”也在此时诞生,以直的筷子代表男性,弯的勺子代表女性。 直到北宋,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作为中餐厨具灵魂的“铁锅”出现了。充满镬气的“炒”,极大地丰富了中华美食,而炒菜的菜式有很多没办法分装,又需要趁热吃,合餐就比分餐合理多了。 同时,北宋百姓衣食富足,民间宴饮文化繁荣。而百姓间没有贵族的等级之别,合餐也显得热闹,民间自然更流行合餐。 你家有没有这种劝酒的白席人? 《东京梦华录》中甚至记载了当时还有“白席人”,也就是专门负责下请书、安排座次、劝酒劝菜的人。这种文化现在仍然河南、山东等部分地区有留存。 至此合餐制正式取代分餐制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流,并从民间影响了上层阶级。不过上层阶级也一直保持了部分分餐制的传统,直到满清政府被推翻后,分餐制才在中国小到忽略不计。 有趣的是,欧洲则反过来走了一遍。欧洲最初受中亚文化影响,普遍选择合餐制。一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末期,同样为了体现贵族的“特殊”,贵族首先开始分餐制,并使用各种高档餐具。这几乎和周代的中国一模一样。 同时,欧洲经历过恐怖的“黑死病”,分餐制有助于阻止疫病的传播。加上对贵族生活的崇拜,于是欧洲的民间也逐步开始接受分餐制。 典型的日式餐饮 而日本,遣唐使学了分餐制回去后,这种带着等级色彩的饮食制度很符合古代日本的国情。而餐饮中多海鲜、禁食畜类、缺少铁资源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日本最终没有选择合餐制,坚持了分餐制。 所以分餐还是合餐,只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按照自己的民情与历史做出的选择,各有利弊,并没有高低之分。疫情开始时,为了减少传染,国家提倡分餐制,这是合理的。而把分餐制作为高级的代表,这纯属一条“歪路”。 点击图片看重要的旬物之一——河豚 除了分餐,日餐Omakase或怀石料理中,都有一个重要概念——旬物。所谓旬物,即“一旬之物”,强调对应季食材的“尝鲜”。 由于日本多山又四面环海的特殊地形,导致气候变化快。很多食材有时用“应季”不足以形容,可能只存在十天左右,也就是“一旬”。日本人对刚上市的旬物,也即“初物”,有一句话:“食初物,延寿75日。” 面前是山,背后是海,天气一天变几次 不难发现,这和中国人追求的“不时不食”是一样的,而且中国人也会吃“头茬”食物。并更进一步,不同的节日、节气,中国人都会吃相应的食物。《黄帝内经》里写道:“司岁备物。”在中国人的养生观中,顺应天时,不吃反季节食物,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 春天“咬春”,夏天“食新麦”,秋天“啃秋”,冬天“补冬”,中国人一年四季都讲究以时令食材来养身解馋。以春梨(点击回顾)、青团(点击回顾)、立夏饭(点击回顾)、秋瓜等为代表的美食,不仅有象征意义,也是为了在对应季节尝尝鲜。 曲水流觞 图片来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至于“仪式感”,那中餐更不缺了。无论是钟鸣鼎食还是曲水流觞,都把仪式感拉满了。用刀雕个胡萝卜龙、西瓜花的技术也是独一份的。最不济的,也会拿点干冰做个仙雾弥漫的气氛。 就连食物本身,也要尽可能做得美。一块炖肉,片成极薄且不断的长片,做成一份宝塔肉;江苏人做的苏式点心,浙江人做的糕点,山西人做的花馍,原材料是再简单不过的米面,造型却美如落入花海。 大千鸡 再进一步深究,全权交给主厨操办的模式,其实和中餐中的“私房菜”概念是很像的。而私房菜的前身是官府菜,这在中国饮食中是有悠久历史的,比如著名的孔府菜、谭家菜、大风菜(点击回顾)等。 其实,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一直有各种“厨师发办”。只是中国人更在乎味道,所以没有把这一形式单独拿出来放大。比如各种古典小说中常会有英雄到酒馆,让小二“凉的热的随便来点”;参加宴会时,点菜全由请客者决定;各种被当地人当作“食堂”的老苍蝇馆子,往往老板也是随便根据当日采购到的食材来做菜……这其实都是中餐的厨师发办。 北京烤鸭就是用心的中餐之一 于是乎,分餐、旬物(不时不食)、仪式感、厨师发办,这些中餐都不缺,只是没有整合在一起。因此一份好的中餐,与是否“日作”其实是没有关系的。用心对待端出的每一道菜才是关键。 苏轼曾写下一篇《东坡羹颂并引》,详细记载了自创的东坡羹做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碗,下菜汤中,入生米为糁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不得触,触则生油气,至熟不除。”连可能犯的错误都有记录,不是耐心地反复尝试,又怎么会有如此详细的记录。 中餐的内核一直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益求精态度。不管是展现极致刀工思如发丝的文思豆腐(点击回顾),还是对火候精细把控至秒的啫啫煲(点击回顾),都是好中餐的代表。 中国米其林星星最多的新荣记,坚持用最新鲜的食材,从服务到菜品不满意全可退;惠食佳、广州酒家、中国大酒店等一众广州老牌饭店,花费精力与时间去复活“老口味”,做复古菜;止观小馆,用有“粗犷”之名的东北菜,摘得众人口中“用外国人标准评价中餐”的米其林……这些,也都是好中餐的代表。 当中餐的内核真的做好了,无论它外表套着中餐、日餐还是西餐的壳,都是一份好中餐。 2.周明珠等.推行国民分餐制的历史渊源与现实考量 3.姜晓莉.西方分餐制和AA制的个人主义文化渊源及与东方相关集体主义饮食文化的对比 4.张振铎.从分餐到合食——以餐具和礼仪为核心的考察 5.这知识好冷.为什么很多国家沿用了分餐制,而中国改成了合餐制? 6.碗丸,中午十三点.《别说你会吃日料》 文|芋头 部分图源网络 |
|
来自: 闲云野鹤qpab3u > 《旅游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