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懂得节制者,方能活到极致。 袁隆平母亲曾给他讲过一个影响他一生的故事: 有一只胖胖的狐狸正在觅食,听见院墙内有一群雏鸡唧唧喳喳地叫着。 馋涎欲滴的狐狸着急吃鸡,便四处寻找入口。 它发现了一个洞,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躯无法进入。 这只胖狐狸便绝食5天,饿瘦了身躯,终于穿过了小洞。 等他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雏鸡后,却发现自己肚子撑得太大,已经无法再钻出那个小洞。 它便又绝食5天,再次饿瘦了身躯。 结果,回到院墙外的狐狸,依旧是原来那只狐狸。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人类是充满欲望并受欲望驱使的动物。” 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会有放纵自己欲望的时候,但当我们回头看时会发现: 纵欲带来的满足与快乐,都是暂时的;但人要面临的痛苦却是惨痛的,不会仅拖垮身体,连累家庭,甚至可能毁掉人生。 《神曲》中有这样一句话:“盲目的贪欲煽动着人们,到后来却永远使人们受着酷刑。” 人若不懂得节制欲望,终将遭欲望反噬。 01
北野武曾经说过: “人这种东西啊,不管外表修饰得多么光鲜亮丽,剥掉一层皮后就只剩下了一堆欲望。” 有欲望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节制。一味放纵,便会被欲念牵着鼻子走。 托尔斯泰写过一篇小说: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 上帝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 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他还不知足。 在太阳落山前虽然他跑回来了,但这时的他早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于是有人就挖了个坑,就地把他埋了。 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点。”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人,被物质繁华所迷惑,永不知足。 有了钱,还想更有钱;有了房子,还想要多几套; 有了名利,还想要更大的权势;钱权名都有了,还想要有更长久的寿命来占有它。 欲望像是雪球,不加以克制,只会越滚越大。 亦舒在《印度墨》里有一句话: “我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拾,一路上拾起无数我不想要的东西。当我遇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之时,袋子已经装满了。” 我们周身诱惑重重,能否把握好尺度,保持头脑清醒,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只有节制自己的贪念,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 02
回到文章开头讲的小故事。 小时候,袁隆平初听母亲讲“胖狐狸的故事”,似懂非懂。 可随着年岁渐长,才慢慢明白,母亲是在告诫他:“人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 这个道理他铭记了一辈子,并且也是这么做的。 袁隆平贵为院士,拥有无数头衔,一身荣光,在生活上却非常简朴。 日常下地做实验,他很少坐车,通常都是骑自行车去。 直到后来年纪大了,才买了一辆10来万的国产车。 袁老和妻子在香港购物的时候,他想买块新表送给妻子,最后嫌贵也没买成。 “杂交水稻之父”没有钱吗?并不是。 一份知名的外媒杂志曾报道: “中国目前最值钱的人就是袁隆平,单他个人的品牌价值就达到数千亿。” 只是他习惯了节俭,不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将自己所有所得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 他拿了世界粮食奖的奖金,12.5万美元,当时能在北京买两套房,他捐了; 第二次拿国家科学技术奖,100万奖金,他也毫不犹豫捐给了科研。 袁老的一生成就斐然,获得无数荣誉,可他却丝毫不在乎这些外在的虚名和钱权。 对他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田里的禾苗茁壮成长,看到人民都能够吃上优质的稻米。 陈道明曾说过: “我觉得节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得的是节制。” 唯有自我约束,才能不受欲望摆布,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事。 人生一世,懂得节制者,方能活到极致。 03
古希腊时候,有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 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第二天,学生们请苏格拉底讲一讲逛集市的收获。 苏格拉底说: “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人这一生,其实所需甚少。 物质上的繁荣都是表面的,反而会给生命徒添累赘。 一个人真正重要的是寻求精神上的成长。 作家格勒汉姆成名后,虚荣心越来越强,欲望越来越大。 他开始疯狂地买奢侈品,参加舞会,挥霍无度。 可他却发现自己并没想象中那么快乐。 他的豪宅虽然装满了昂贵的物件,内心反而极度空虚。 直到一次旅行,他置身辽阔的田野和星空之间,才感到久违的自由与放松。 旅程归来后,他清理掉塞满家里的奢侈品,推掉一切消遣式的社交。 一个人看书、听音乐、写作,享受独处的时光。 摆脱了欲望的枷锁后,他像是重新认识了生活,心境越来越平和,人也越来越快乐。 很喜欢一句话: “人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不如内心活得清澈自律;表面上的鲜衣怒马,不如内心活得富足潇洒。” 高层次的人,都懂得对生活删繁就简,回归真实。 真正的幸福,也不在于所得多寡,而在于精神上的富足。 ▽ 往后岁月,愿你行有所止,欲有所制。 在这纷繁喧嚣的尘世中,活出简单与克制,享受舒缓与坦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