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瓜褐斑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4-11

   黄瓜棒孢霉叶斑病又叫褐斑病、靶斑病,俗称“小黄点”。病原菌Corynesporacassiicola(BerkCurt)Wei由魏景超于1950年报道命名,近年来祁之秋、李淑菊、唐鹏、阚琳娜和李龙生等学者均认为黄瓜褐斑病是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褐斑病菌引发,该致病菌为多主棒孢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棒孢属。黄瓜褐斑病菌喜温好湿,寄主高达60种以上,可为害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豆科蔬菜,还可为害木薯、烟草、葡萄和桉树等,其中对黄瓜和番茄为害较大。黄瓜褐斑病多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发生,以为害叶片为主,下部叶片先发病,再向上部叶片发展,起初为黄色水浸状小圆斑点,略凹陷;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中后期多个相邻病斑常连成片,变灰褐色,干裂、坏死。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褐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黄瓜褐斑病属于气传病害,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个生长季节,病菌可多次再侵染。姚玉昆等研究发现,黄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可在种子表皮附着状态下存活达6个月以上,分生孢子在保护地内能安全越夏,成为下茬黄瓜的初侵染源。瓜褐斑病发展速度快。如果发病条件适宜,仅710d,其发病率就可高达80%以上。该病为害严重,损失大,大发生时黄瓜仅剩上部45片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化瓜、弯瓜,使黄瓜大幅减产。

    由于诊断错误、防治不及时,以及很多化学农药对该病防效较差,导致该病在生产上难以防治。生产上对该病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对策。

一、农业防治

1、适时轮作

    黄瓜褐斑病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可在病残体上存活,在越冬茬黄瓜苗床上也可发生褐斑病,因此,应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减少初侵染源。不同植物对黄瓜褐斑病菌产生的毒素敏感性不同,其中,葫芦科蔬菜对毒素比较敏感,茄科蔬菜次之,十字花科蔬菜对毒素的抗性中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和花生对毒素具有较强的抗性,因此,可利用轮作倒茬,减轻黄瓜褐斑病的为害。

2、清洁棚室

   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棚室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消除残存病菌。

3、加强栽培管理

    用无菌新土育苗,结合种子消毒处理(黄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条件为55℃、10min方法是:种子用常温水浸泡15min后转入5560℃的热水中再浸泡1015min并不断搅拌,然后把水温降至30℃继续浸泡34h,捞起晾干后于2528℃催芽,经3648h,胚根露出即可播种。若用温水结合药液浸种,杀菌效果更好),培育无病苗;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合理密植,增加株间通透性;使用高垄覆膜栽培技术,控制灌水,适时放风,降低室内湿度,增加光照,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萌发侵入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二、生物防治

据报道,乙蒜素和蓖麻籽水提物对黄瓜褐斑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均有其优点,但防治效果均不明显,防效缓慢。在大面积发病时,仅靠实施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无法有效防治黄瓜褐斑病。

三、化学防治

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见效快,操作简便,防治及时、彻底,能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防治黄瓜褐斑病的化学杀菌剂主要有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广谱、非内吸杀菌剂。被真菌吸收代谢成异硫氰酸基(-N=C=S),与丙酮酸脱氢酶的巯基(-SH)结合抑制酶的活性。硫阻碍真菌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中色素细胞C的受体端接收电子,干扰真菌的能量产生。对黄瓜褐斑病菌孢子萌发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百菌清。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酶体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被结合,丧失酶的活性,导致糖酵解能量产生受到影响,从而使病菌丧失生命力。能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

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是与病原菌细胞核中纺锤丝的微管蛋白结合而阻碍微管蛋白的形成,从而破坏纺锤丝的功能,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达到抑菌效果。抑制芽管分隔和伸长以及分生孢子萌发。乙霉威。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之间有负交互抗性。作用机理主要是与病原菌细胞核内微管蛋白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作者在室内进行敏感性检测时发现,乙霉威对黄瓜褐斑病菌菌丝生长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效果。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氟硅唑、氟菌唑等三唑类杀菌剂。是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对真菌体内麦角甾醇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导致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菌丝尖端膨大,内含物漏出。

咪鲜胺。属于咪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同三唑类杀菌剂。嘧霉胺。抑制胱硫醚-β-裂解酶,影响甲硫氨酸合成,使菌丝或芽管无法正常伸长。抑制水解酶如蛋白质分解酶(protease)、纤维素酶(cellulase)、脂酶(lipase)和角质分解酶(cutinase)等的分泌。噁唑菌酮、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属QoI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的线粒体呼吸作用,通过在细胞色素b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使病原菌得不到能量而死亡。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异菌脲。作用机理是抑制蛋白激酶,控制许多功能细胞的细胞内信号,包括对碳水化合物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导致菌丝生长受扰而异常分枝,也使芽管爆裂,能抑制孢子发芽与菌丝生长,尤其是抑制菌丝生长方面效果较好.

附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