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桦林撷英【第12期】

 杏坛归客 2022-04-11

图片

将会是白桦林最美的风景。

本期上刊诗友

梅文清 郝僧海 章长茅 点我 蔡长宁 逍遥客 懵懂小妖 悠闲老甘 吕永生 沧桑 贯斗双龙 王宣球 天涯孤月 全凤群 书童俊卿 青玉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鉴赏:金一戈

图片

春风(折腰体.新韵)梅文清

图片

开河不靠蛮荒力,裁叶轻拂弱柳腰。

世间人物多如是,难抵温柔这把刀。

风难描,无形无味无色,然诗者笔下的春风形神兼备。能使冰封的河流解冻,是春风;能使柳叶的萌发、滋长,是春风。一“开”,一“裁”一“拂”,读者似乎看到了春风,突出其“温柔”的特点。不仅如此,更突出了春风的力量,风启万物,将无形的力量具象化。接着生发开去,“世间人物多如是,难抵温柔这把刀。”的思考使人警醒,颇具生活理趣。

桃花(郝僧海)

图片

玉面红妆窈窕姿,溪桥照影赛西施。

桃花本是多情种,爱上东君却不知。

有情趣,诗才有魅力。读此诗似乎看到一场桃花与春的恋爱。尤喜转结,前面的描写为后作铺垫,“照影”留给读者许多想象,与转句的“多情”一脉相承,使转句人们的普遍认识巧妙结合起来,而结句“爱上东君却不知”却出乎意料,诗者以责备口吻来揭示桃花与春的关系,境界尽出,令人回味。

赏春(章长茅)

图片

溪畔桃红菜地黄,蜂飞蝶舞燕翻梁。

枝头喜鹊轻轻语,邀我和它照一张。

此诗前两句绘景无甚特别之处,后两句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此诗情趣盎然,颇具诗味。诗者没有直接写喜鹊怎么叫,而是赋予人情态,“轻轻语”,跟我说什么呢?设置一个包袱,结句语言浅白但含义隽永,这答案新颖别致,原来是要一张留影。仅仅停留在这个意义上还不够,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寄予了人与物的和谐相处这个主题意义。

酒后河边漫步得句(点我)

图片

疑是云霞落小河,红飞两岸映清波。

桃花笑我迷离眼,我笑桃花酒也多。

小诗清新,妙趣横生。起笔先从侧面渲染花的绚烂,接着正面描写,桃花倒影河中,仿佛使水也染红。三四句桃花与抒情主人公的打趣,诗味浓郁,诗性的勃发。“迷离眼”很有意思,既有迷糊,也有沉醉之意。“酒也多”,言像喝多了酒泛起的红晕,更具形象性,生动地表现出桃花的色彩。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迎春花(蔡长宁)

图片

明媚金黄有几般?偏随梅萼竞冲寒。

一春消息凭花发,给点东风就撒欢。

一二句抓住迎春花色泽、凌寒的特点进行描摹,第三句花发春信,自然之理;第四句,“给点东风就撒欢”用比拟手法,状其花之繁荣。暗含要求甚少,却仍自蓬勃,生命因追求而精彩之意旨。语言浅白、轻快,含义隽永。

迎春花(逍遥客)

图片

本以春风思大遐,怎知入境出偏差。

任由通体金装度,仍就开成寂寞花。

此诗得抑扬、跌宕之法要旨。因春风而思远,扬起。入境,既可是春风吹入大地,亦可是诗者目之所及,“出偏差”,抑也。第三句写色泽,“金装度”再扬,第四句写率先独自花开,“寂寞花”,亦抑也,表达对迎春花的爱怜。此诗有两个特点,一是景于秀美之处有幽淡之致;二是以虚写实,虚实相生。

慰(懵懂小妖)

图片

飞雪满园风莫催,唇红已染几寒梅。

勿言墙角无人问,花自飘香客自回。

诗意流畅,情寄梅中。题目“慰”,应是安慰之意。谁慰谁?读完才知应是花慰人,人慰人。“莫催”以祈求、劝诫口吻扣题,承句揭示其因,梅已开放。转结句亦紧扣题目展开,劝慰对方,可见乃思人之作。结句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异曲同工。

漩涡(悠闲老甘)

图片

独坐江头白石滩,飞思恰似水回抟。

无人不在漩涡里,悟透沉浮即是安。

诗由坐江头见旋涡兴起,纷飞的思绪如眼前回旋的水,不停地旋转。诗者由沉思而惊醒,带出了三四句。人都生活在无形的旋涡中,看透了人生的起伏,你的心就会安宁。读者不禁要问,为啥作者要独坐呢?“思”什么呢?人在“旋涡”中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这些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留白”是艺术,借景抒情是技术。

咏梅(吕永生)

图片

抖落三冬雪,撑开一抹红。

吟声还未起,韵已入寒空。

咏梅诗自古而今何其多矣,多半大同小异。此诗一个很大特点由实及虚,虚实相生。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写梅而不言梅,而又句句紧扣梅。动词“抖落”“撑开”的精准运用,描摹梅开的过程,形象可感。三四句侧面虚写,烘托、丰富了梅的高洁形象。小绝精致!

晓起(新韵)沧桑

图片

谁惊春梦酣,诗苑咏关关。

耳恋晨莺啭,心惭暮树闲。

小绝运笔老道。由晨起所闻而感。首句设问,次句回答,一问一答,情趣怡然。使人仿佛听到诗苑中在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三四句以对仗句写自己的感受,这里的莺声很妙,既实指,亦可指优美的吟诵声,结句的“暮树”也就不难理解了。犹使我想到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较好地展现了抒情主人公向往与自省复杂的内心世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夜思(贯斗双龙)

图片

酒浊风清思未休,谁能解我许多愁。

十年尘土双蓬鬓,万里烟波一野舟。

醉后哪知身是客,夜深时问月如钩。

蹉跎半世梦初醒,长叹虚名不可求。

为诗者常观万物以视已心,尤其是独处之时。此诗情感变化尽在诗中,由思自己的过往起笔,以“愁”为情感主线统领,中二联具体抒写了愁由,尾联是思的结果,心胸旷达了,境界也就开阔了。抑扬手法运用娴熟。

杂咏(王宣球)

图片

有生贫稚未能忘,旧事如云梦觉凉。

每欲喂鸡先喝犬,昔曾裹腹可吞糠。

因寒雪后归来病,取暖课间争挤墙。

幸是辛余存小志,老来慰已沐春阳。

人老常思过往,这是普遍现象,此诗亦如是。以感起兴,中二联截取了少年生活片段,令人唏嘘。尾联拉回到现实,道出苦尽甘来的欣慰。诗作以朴实的语言展示生活细节取胜,使形象更丰满。

晚练有得(天涯孤月)

图片

寂寥邀月舞吴钩,出鞘寒芒退斗牛。

老步轻盈如病虎,粗腰沉稳若灵猴。

升平不废万人敌,压抑须消千古愁。

莫斥佳兵非吉器,无之何得止奸偷。

:万人敌,兵法之谓也。《史记*项羽本纪》载:籍不欲学剑,要学万人敌。

开篇直入主题“晚练”,概写。“舞”“退”气势称雄。颔联实写,细腻的动作刻画形象可感。颈联宕开一笔,对此作用申发议论,尤喜“升平不废万人敌,压抑须消千古愁。”大有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穷则思变,变则通之意,事理具有普世价值。尾联赋予新意,好的兵器并非是不吉利的东西,否则怎么能阻止为非作歹呢,主题得到了深化。其诗构思新奇,意蕴厚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定风波·闲立阶前看树墩

全凤群



闲立阶前看树墩,圆圈指点数年轮。是物都因流岁老,一笑,狐仙千岁并非人。
木若成材多被伐,难活。不材却又劈为薪。大小居中犹岭上,无恙,仍迎日月度晨昏。

生活即诗。作者见树墩而赋,生发开去,对大中小树的不同命运而思,表达出自己对此所持的观点态度。上片由眼前的树墩而叹年轮老的结果,下片议论,成材与否结果都堪忧,而不大不小的树却自在地活着。作者似乎是借树来抒发对生活的体悟。立意别开生面。

临江仙·春忆

书童俊卿



盼得春来春正好,青藤又绕红墙。篱前细嗅小梅香。香飘三五里,些许入诗囊。
漫步闲阶频远望,心中又念家乡。胥河应是柳丝长。衔泥飞燕过,翩舞影成双。

词作上片写现实的春,下片由春引起的思念。上片立体化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胜境,抒情主人公与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下片抒写自己的思念,想象故乡的春,色彩明丽,给予了美好祝愿。实写虚写,相互协调,相互映衬。

眼儿媚·春寒花开迟

青玉案



争耐韶光枕轻寒。桃杏正高眠。沉香枝上,流莺叶底,风也孤单。
浅深颜色无从觅,幽绪却相关。凋零故事,渺茫花事,春缓眉弯。

上片重在写春寒之时所见之景。截取了春景中的典型事物作描摹对象,明丽却含幽微。下片重在抒情,因春寒而难饱览春景的惆怅。词作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细腻情怀值得品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审、制作:金一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