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那些事 ——莲塘③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那些年那些事——莲塘③

■作者:张松源

  我刚到莲塘的时候,因为认识的人不多,所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宿舍里或坐或躺,要不就在值班室胡侃乱吹,看看同事下象棋。尽管宿舍所在大楼上下左右的邻居都是矿机关办公室的,但是之前我们已被告诫上班期间是不能随意进入这些办公室的,大概是为了保密要求吧,反正知道了后也都很自觉地遵守相关纪律及规定,从来也不越雷池一步。每天我们都会在楼道中多次相遇,大家点点头,打声招呼。当然,在熟悉了之后也有比较投缘的,便会在下班后或者休息日相约到他们的宿舍去聊聊天。

  由于我们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每天闲赋的时间比较多,人也确实很自由很悠闲,但却很无聊,无所事事。于是就想到到图书馆去打发时间,看看杂志借借书,慢慢地也就养成了看书阅读的习惯了。什么书都借了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一来二去,与图书管理员混得也很熟,来了新书,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

  高尔基说过: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给你尊敬别人和自己。而莎士比亚则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确实,我从书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获益匪浅。不但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更是拓展了自己的视野。知识的沉淀与积累也为日后在工作中能得心应手夯实了一定的基础。难怪古人要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尽管当时正处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而我看书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排解寂寞,打发时间。但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是到了后来才真正认识到的,也确实得到了验证。

  图书馆里的藏书很多,因为那时还是在文革期间,正值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除了公开发行的革命书籍及马、恩、列、斯、毛等领袖们的著作外,大多都是属于封、资、修的禁书,只能被深藏在图书馆里面,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外借的。再说,那时去图书馆借书的年轻人也不多,寥寥无几,业余时间大多是打牌下棋的。

      除了到图书馆借书外,我也会从其他人那里借书看,而且所借的书都是私藏的,有的是手抄本,有的则是禁书。如果不是相互信任的人一般是不会外借的,怕出意外。在那个年代防人之心是绝对不可无的,必须谨慎,否则就会引火烧身。由于喜爱看书,我就会经常呆在宿舍里,没事也不再外出闲逛溜达了。这样领导看了当然也赞成啦,省得有事时经常会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

  有一年的夏天,一天午后,天气蛮热的,窗外山坡上的树梢一动也不动,只有树上的知了在不知疲倦地鸣叫着。我把宿舍的门窗全都打开,然后就躺在躺椅上(那是当时很流行的一种竹木躺椅,是自己用钢丝穿竹片做的,为了防止虫蛀,竹片还特意找了锅炉房的朋友用高压蒸汽蒸煮,然后将穿好钢丝的竹片固定在内木制框架中,并与外木制框架成x型交叉,中间用螺钉固定,很实用的,它陪伴我在矿里度过了好多年的夏天),喝喝茶,看看书。

      真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躺在那儿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丝的穿堂风轻轻地从身上拂过,倒也蛮惬意的。当时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全然没有感到有人来。忽然听到有人在说;“小鬼,在看什么书啊?”抬头一看,只见一位高高瘦瘦头发有点花白的老头已经走了进来,边问边伸手指着我手中的书,后面还跟着三四个相对年轻点的人。我继续躺着没动,只是把书递给了他并说;“是杨沫的青春之歌。”他拿着书随手翻了翻,然后笑着说;“哦,是青春之歌。”他环顾了一下宿舍又说;“小鬼啊,以后这种书要少看,要多看多学习毛主席著作。”

  这时,旁边一位戴眼镜的陪同人员急忙走到我面前,弯下腰悄悄地对我说;“这是二机部的江华部长。”我一听,马上站了起来,向江部长道歉说;“对不起江部长,我没礼貌。”他在把书还给我的同时又用手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小鬼,没关系的,我只是随便走走。”接着他又说:“继续看吧。”江部长边说边走了。这时我还呆呆地站在原地,目送他们一行人离去的背影。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一位部长级的高官并与之对话呀!

  说句实话,当知道他是部长之后,我心里就一直是“扑通扑通”直跳,既有点激动不已又有点忐忑不安。因为我当时穿的是背心短裤而且还是躺着的,没有理会部长大人,唯恐怕有得罪。但是他那平易近人的作风及亲切和蔼的态度却又使我备感欣慰。不过,在中国有这么句俗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怕就怕这些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小题大做,上纲上线的。当然,我也很坦然,因为我是在宿舍里,再说我看的书也不是属于真正的禁书,这是讲述的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向革命道路,并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曲折过程。而且江部长只是要我少看,并没有批评我不能看。

  我想,作为领导讲这些话也是必须符合当时的政治要求,这是原则问题。毕竟在当时文革的特定背景形势下,连普通的老百姓平时都把学习毛选经常挂在嘴上的,更何况是党的高级干部了。因为那时的人们在经过几年左的极端政治文化洗礼后,在内心确实也变得很虔诚,人人都本着一颗对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心,走到哪儿即使没吃没喝的都要怀揣毛主席著作——红宝书。再说了,当时我的床头柜上正好也放着一本《毛泽东选集》袖珍版,估计他们也都看到了。之后数日,相安无事。原本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也就安定了。      (未完待续)@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4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