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继鹏文集25:大山的呼唤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大山的呼唤

■作者:刘继鹏

  “上山十八弯,禾田在云间”是我1970年在南丰东坪插队时写的一首小诗里的两句,这座山就是甘泉山,山上有一座村庄就是甘泉村——当时叫甘泉大队。

  从村里到镇里光山路就有八里之多,加上平路就有十里路程了。那时没有现代公路,没有汽车,也没有拖拉机,交公粮、买化肥,全得步行肩挑,赶个集、上个街就得往返二十里左右,孩子要读书,就得到镇里去,在镇小学住宿。每周回家一次,周一大早就要挑着米回校,平时还得跟着老师上山砍柴(学校没钱,买不起柴)。家庭贫穷的孩子往往读不起书,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失学。这些孩子就只好在家里放牛、割猪草,羡慕那些背着布书包去上学的孩子。孩子读书的问题,是村民忧心的大问题。

  因为甘泉山太高,生活太艰苦,所以公社没有分配知青到那里插队。眼看着山下的村子因为有了知识青年纷纷开起了小学,孩子们不必跑远路去上学,甘泉大队长江年祥可急坏了,几次跑到公社要求派知青到他们山上去。但公社没有答应,说不能强迫知青去那么艰苦的地方,除非有人自愿。于是每次公社知青开会,老江都会来,凑机会和知青聊天,诉说情况,表示意向,还保证柴火蔬菜供应(那时连蔬菜也难吃得上,砍柴那更是知青最头痛的难事),生活要比山下好。天山中学的施国芳、施国芬两姐妹终于被说动了。

  老江亲自带着几个小伙子,挑着姐妹俩的行李上了山。村民就像过年似的聚集在队部,放起鞭炮,热烈欢迎姐妹俩,把俩姐妹感动得热泪盈眶。老江把新建的大队部厢房分配给了她们,杀猪宰鸡,请了所有干部和村里长老,为她们洗尘接风(那时候在贫困山区吃鸡吃肉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于是,一所小学就在大队部的厅堂里开办起来,尽管那些桌子五花八门,凳子高低不一,但是兴高采烈的孩子们终于在自己村里的学校上课了。开学那天,老师敲响了挂在门前大树上的铁板,“当当”的钟声不仅唤来了孩子,还唤来了村民。队部前的平地上,孩子们排着队,大人们围成半圆,在阳光初照的时候,升起了国旗。老江激动不已地宣布:甘泉小学开学了!孩子们、村民们一起欢呼、鼓掌,声浪在寂静的山间久久回荡。

  两姐妹就此开始了她们的深山教学生涯。乡亲们果然没有让她们砍柴,说每家送一捆就足够她们烧了;她们在种自留地时,乡亲们就会来热情指导,青黄不接时,时不时会给她们送菜,有谁打了野物,就会送一点来给她们尝尝,老江还专门指派妇女队长关照她们的生活。所以在生活上姐妹俩无忧无虑,处在深深的温暖之中。

  姐妹俩教学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对孩子的指导耐心细致,很快就成了孩子和村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她们时常在周日到镇里向镇校的老师请教,和同样教书的知青交流,还托人去县城购买有关教学的书籍来学习阅读。她们不仅教孩子们认字读书,还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化的种子。一年半之后,姐妹俩就被评为了优秀民办教师。

  为了报道他们的事迹,我上了甘泉山,听闻了村民的评价,目睹了她们教学和生活的情况,对姐妹俩的奉献精神深表钦佩。两姐妹说:“孩子们需要文化,我们不过是尽一点力而已。”晚上,我和老江谈了很久,他说:“我们祖祖辈辈吃透了没文化的苦,现在再也不能让孩子没文化了。”

  这是农民的呼唤,这是孩子的呼唤,这是大山的呼唤,也是祖祖辈辈的呼唤。

  9年前,我回到东坪,公路已经通到甘泉,偶尔也有汽车上山。打听一下,那位令人尊敬老江已经过世,村里的青壮年都跑出大山去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山上的小学已经关门——没有教师愿意到大山里去,孤守那块领地。

  不知道,甘泉的乡亲们是不是又在呼唤?大山是不是又在呼唤?假如他们依然在呼唤,那么是不是有听得见这种呼唤的耳朵?

       @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148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