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给你的朋友圈点赞?

 很甜的可乐 2022-04-11

随着微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渗透日渐加深,延续现实生活中点头之交的优良传统,点赞之交也迅速成为微信朋友圈里一道亮丽的社交风景。所以,今天来说说,我为什么给你的朋友圈点赞?

01日理万机,表示一下“朕已阅”

讲真,关于“朕已阅”这一点,经常一厢情愿又时常自作多情的单身男女们,尤其需要谨记。当然,女性群体更是容易沦为重灾区。

举个例子。

你喜欢的男生N,时不时在你发的朋友圈动态底下点赞但从不评论。作为喜欢给自己加戏的你,赶紧将这一情况告知闺蜜。于是,你俩便由这一个赞联想到性意味,进而联想到他喜欢你,甚至联想到你和他结婚之后,孩子的性别和名字。

而事实证明,过度脑补,结果永远是心理落差超级大。

某次偶然的机会,你得知N的刷圈习惯。打开朋友圈,接着上次刷的地方开始,粗略浏览一遍,然后在每一条动态下面留个赞,然后合上票圈。

好了,原来留赞只是N点头示意的礼貌招呼,你却连肢体接触,肌肤之亲,以至于生儿育女的人生大事都想好了,这种尴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意会。

“朕已阅”是票圈里点赞党最常见的心态。其实是因为不知道评论什么比较合适,就干脆点个赞说一声“朕知道了”。

当然,若是一个女生经常活动在某个男生的朋友圈里,那么情况又会意味深长许多。

02我很善良,我没有删你,周知勿复

朋友圈留赞,也有很多的情况是,表明我还在你的好友列表里,没有删你,你不必费劲儿寻找各种检测僵尸粉的链接发给我,也不必群发节日祝福来试探我还在不在。

微信的强大渗透力,使得我们的私生活和工作以及线上线下关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朋友圈里未必就都是朋友。

特别是进入职场之后,因为工作关系,总会参加各种莫名其妙的聚会,各种趴,好多算不上朋友的人都可以互留个微信,然后在对方的好友列表里默默躺尸,只是在朋友圈里互相观望,从不联系,也没有私聊。

对于这种关系的人,留赞,往往只是出于礼貌。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直接答应往往就是委婉拒绝。留赞也是同个道理,做个“我到此一游”的记号,节省彼此的社交时间。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如何,但是大多情况下,我不喜欢群发信息,也不喜欢将自己觉得的,可能已经删掉自己的人拉进一个群里,然后优雅地互删。所以,留赞成为“我还在”的含蓄证明。

当然,这种心理也出现在,老友多年未联系,却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于是留个赞,代表一声,“I’m fine,and you?”

03我没有参与你的故事,仅在朋友圈见证

朋友圈里形形色色的人多了起来之后,就会遇到各种大神,也会遇到各种类似于鸡汤达人,自拍狂魔,晒娃辣妈奶爸以及秀恩爱的情侣喵等等身边一抓一大把的小凡人。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八百二十六万三千五百六十三人。会打招呼的是三万九千七百七十八人。会和三千六百一十九人熟悉。会和两百七十五人亲近。

而大多人的好友列表里,就远不止两百七十五号人。所以,这代表着,我们能够参与的故事其实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没那个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必要。所以看到别人秀恩爱,或者晒幸福的时候,点个赞,就权当祝福。

至于,鸡汤达人们,他们天天都像被太阳神眷顾一样,正能量爆棚,为他们点赞,只是因为看不起自己的丧。但是也只仅仅限于点个赞,然后就没有然后。毕竟间歇性踌躇满志,长期性混吃等死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天天像小太阳一样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少之又少。毕竟鸡血不好打太多,尼采也说了,我是太阳,然后我死了。

留赞只是告诉鸡汤达人,你的正能量我收到了,然后继续自己的葛优躺。

04因为我喜欢你

点赞也是备胎常干的一件事儿。

也许你的列表里也有这样的人,不论某人发什么动态,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点赞,当然也可能留言,只是ta的点赞和留言,从来都动机不纯。当事人也许已经觉察,只是决定装傻,而作为备胎,大抵所有心事就只剩下:

如果追你的这个过程,有个进度条,该有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