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近十五年职业生涯中第二次亲自劝退员工。此前多数时候,我会将这个事情交给人力资源部门,告诉他们谁不合适,请他们去跟员工谈。更早些时候,当遇到不胜任的员工,我更多的时候选择忍受和婆劝。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年我非常想开掉一位员工,甚至我的直接领导、他的间接领导私下跟我谈到他的时候也在问“他什么时候走啊”,但最后我还是以和为贵地把他调到了另一个部门,把难题交给了兄弟部门。何川在《人人都要成为管理者》中说到,辞退一名不合适的员工,是一名管理者走向成熟的第一课。 这么多年来,在用人方面,我常常陷入“感情用事”的泥潭,不得罪、不伤害、不放弃员工的保姆式管理成就不了员工,却伤害了组织,也就是管理者缺乏“组织人格”。这位刚被我劝退的员工,做事很细心,如果不是价值观跟企业文化不符,我是十分愿意跟她共事的。 一个人的价值观,会投射到行为的细枝末节上。语言可以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行为很难,尤其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比如,我安排某项工作的时候,她会分析是她职责内还是职责外的,是我个人的安排还是公司的要求。热衷八卦和传播负能量,比如反感于每日提交工作日志。我给她举例子,某某员工经常主动给公共办公区域打扫卫生,和在采购工作上的高绩效完成率,表面上是两码事,但其本质是一样的,是主动的奉献精神和无需鞭策的责任心。把所有的能力、知识和品格分布在金字塔结构里,任何职业,最重要的处在最底端的是一个人的底层逻辑思维和行为习惯,之上是诚信正直等价值观,再往上是专业能力,比如采购专业能力,再往上行业知识,比如产品知识。所以,一个人的底层逻辑思维和行为习惯最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而这一旦形成却很难改变。但是,近期我改变了看法,我开始愈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观才是最底端最重要的东西,它决定了一个人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决定了思维和行为的方向和程度。巴菲特曾说,“我们雇人的时候,尤其注重三个特质,聪明、积极和正直。但如果没有正直,前两个特质反而会毁了一切。”所以,这件事启发我重新审视身后之路,反思一名采购从业者,要成为怎样的职场人。 从0到1,扎根学习,培养采购专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我的采购职业生涯从大学毕业开始,更多的朋友可能从其他职业转入采购,也有很多采购人中途离去,不管应届毕业生还是其他职业转型,对于采购职业来说,都是从0到1。这个阶段一定会经历一个阶段的茫然,尤其对于其他职业转型的朋友来说,采购业务中各种鸡毛蒜皮的沟通协调,以及两头不讨好的委屈,可能会快速浇灭拼搏的激情,开始焦虑和否定。有人问我,女生适不适合做采购?转型采购有没有前途?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在准备从事或刚从事采购职业不久时提出来的。正如我在《采购九段》中戏说的一样,只要是从采购业务开始从事采购职业的,就一定会经历救火追料的过程。而区别在于,每一次救火和追料,是否被复盘,是否成为改进的契机。扎根学习,把问题当作机会学习,培养寻源能力、谈判能力、协调能力、行情分析能力、品类管理能力,学习并运用四种常见的采购方式、六种采购策略。同时,养成并坚守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诚信正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同理心。 我跟员工说,我不要求你们跟老板一样拼命,但是一定要对公司怀有同理心。公司是船,你是船员,你在船上,船覆你救。如果你认为你是乘客,船覆我走,那你就不会自驱投入,你成长就慢,甚至良好的职业素养都难以养成。从1到10,深度思考,优化底层逻辑思维和行为习惯,让采购体系化当我们经历过几个SPU的采购业务,经历过2个以上行情周期性波动,我们就能总结出本行业采购的基本逻辑。我们要开始深度思考,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比如大豆行情为什么呈现四年周期波动?那么是否所有农产品都会有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哪些是政策性因素,哪些是市场性因素? 今天接到一个山东企业的推销电话,介绍加盟他的烘焙连锁店。电话一接通就像读课文般地介绍加盟的各种档位。我打断他说,中国烘焙市场目前整体体量多大?他愣了一下,答道这个不知道。我又问,您这个品牌在中国烘焙连锁门店市场份额的比例多少?他又一愣,答道这个公司也没教过。我接着问,您这个品牌目前的主要两个竞争对手是谁?他说,是合肥某某和南京某某某,不过他们只直营,我们是加盟。我问道,那您的差异化竞争力是什么?尤其在合肥和南京这样的客场,如何切蛋糕?他茫然道,大哥您大格局啊,您做生意的吧?我说,没有,习惯这么问而已,如果没弄清这些大数,您刚介绍的那些都只是PPT而已。只有深度思考,养成系统性的逻辑思维,才能建立系统性的采购体系。如果临时被叫去主导一场你不熟悉的物资的采购谈判,你是硬着头皮夹着本子就去,还是先问同事对方来的是什么职务?目前报价是多少?期望价格是多少?合作历史怎样?我是这么问采购当事人的:1.中国宠物动保市场供应量多少?需求量多少?供应量中多少进口?国产替代性的现状如何?难度在哪?2.对方市场份额多少?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去年增长情况分别怎么样?产品或品牌的主流市场评价怎么样?3.我们采购量占对方销售量多少?对方供应量占我们该类目采购量多少?如果谈崩了,B方案是什么?4.本次谈判要取得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筹码是什么?可以让步什么给对方?这是我面对这个问题时脑中闪过的思考逻辑,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但这种从宏观到微观、辩证思考的逻辑路径,以及“归纳-演绎-再归纳”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了我的思维习惯,受益于实践中领导们的潜移默化和传授教导。 而这些既已养成的底层逻辑思维和行为习惯,在我后期的采购管理中,尤其是采购体系的搭建中,总能助我一臂之力。 比如,在一次各部门识别质量风险和制定预防措施的项目中,采购中心以“纵向按采购流程、横向按5W2H”的结构向大家展示了采购中心的质量风险和预防措施,做到了既穷尽又不重叠,成了项目标杆。而“纵向按采购流程、横向按5W2H”的结构化分析方式,即是底层逻辑思维的一种外在演绎。从10到N,全局思考,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认知边界,成为Π型人才我是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但世界似乎会关照坚持的人。有句话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当上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后,让我在做采购业务时那种如鱼得水的自豪感顿时消失,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除了领导力,还有眼界。尤其在接触到社会上众多的采购与供应链协会后,第一次有幸受邀作为演讲嘉宾分享,却深刻感受到与其他讲师的差距,比如从事的行业比较单一,快消品采购的实战例子可能并不能跟现场众多电子采购同行产生共鸣;比如缺乏对供应链有全局思考,对计划、仓储、物流、生产等供应链其他职能鲜有研究,协同思维不够;等等。 所以,我开始要求自己,全局思考,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认知边界。 首先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跟外界积极交流学习。 我们上学时是否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我们不喜欢某门课的老师,那么这门课大概率就学不好,尤其是在这门课的启蒙阶段。所以,我们说,空杯心态对学习很重要。如果我们不空杯,我们就会先去评判,去下结论,而人性往往让我们不那么容易承认自己相形见绌,满杯自然就再装不下东西。我们应该先接收,消化,辩证分析,再吸收。以人为镜,总有我们该学的地方。一次在苏州的学习后,一位朋友悄悄跟我说,讲得真不怎么样,就一个概念都没说清楚。我笑着说,那我们可以学学人家虽然什么也没讲清楚却可以做到在台上一个小时不冷场。 我后来有幸从采购延伸到供应链,接触到更宽广的领域,也获得更多的学习和实战机会,接受到更多的领导和同行的指导。早些年,我们说职场人要往T型人才目标发展,没过两年,又提出Π型人才,要求我们朝着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并具有能将多门知识融汇贯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发展。供应链,尤其是采购,本身就要求我们要具备基础的财税、法律、心理学、西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等多门学科知识。写到这,想起大学商务谈判老师在我毕业道别时给我发的邮件,全文已忘,却清晰记得最后一句“……我已依稀看到你辉煌的未来”。虽然现已年近四十,此生辉煌基本无望,但每每想起恩师的鼓励,心中都会涌起一阵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