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遗体告别会上,一位62岁的副总理哭成泪人,他是谁?

 文史茶馆 2022-04-12

1976年1月8日,我们无限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1月10日,很多开国革命元勋来到医院向周总理的遗体告别。其中,一位62岁的老人大泪滂沱,痛哭流涕,如丧考妣,哭成了泪人。

那是发自内心的撕心裂肺,椎心泣血。有心的记者专门拍下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在当时流传很广,上了报纸,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估计还记得。那位老人是谁呢?

他没有穿军装,却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仔细看,您会发现,他其实只有一只胳膊,左袖子是空的。老人叫余秋里。外人可能根本无法理解,余秋里对周总理有多么敬爱。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忙于国务院的工作,基本上很少管军事了。余秋里是一位开国中将,在军队系统中任职,按理说他和周总理的交集不多。1958年,周总理提议让余秋里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毛主席批准。石油工业部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部门,归周总理领导。担任这一职务,就意味着要脱掉军装,进入政府系统中任职。余秋里想都没想,就去了。他没有辜负周总理的重托,很快在大庆找到一个大油田。

可是要把石油给挖出来,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余秋里提出搞一个石油大会战,需要抽调2到3万转业军人。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余秋里一个部长根本解决不了这个大问题。

他就向周总理请示,周总理全力支持余秋里,并向毛主席报告。将帅一心,大庆油田横空出世,解决了中国缺石油的燃眉之急。没有周总理和毛主席的支持,余秋里再大的本事也搞不出大庆油田。

1964年,毛主席提议让余秋里到国家计委任职,当第一副主任。当时有人并不看好余秋里,他是一名将军,还只有一只胳膊,能领导国家的经济工作吗?周总理和毛主席一样,非常看好余秋里,说道,让余秋里去冲破一潭死水。

(李先念和余秋里等)

余秋里便到国家计委任职了,后来转正,当了长达10年的国家计委主任,协助周总理领导全国的五年计划和经济工作。那段时期,余秋里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和周总理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也成为周总理离不开的好助手。

特殊时期,余秋里收到了周总理的一封信,内容是,运动方兴未艾,大势所趋,只能因势利导,注意自己的言行,谨慎行事,不要说过头话,不要做过头事,不要叫人抓住把柄,造成被动。

看完信后,按照周总理秘书的嘱咐,余秋里在信的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示自己已经收到了,请总理放心。余秋里久久不能平静,周总理的关怀和爱护,让他非常感动。

后来,造反派要批余秋里,周总理亲自出面,传达毛主席的指示,说,余秋里要保。余秋里在困难时期搞出了大庆油田,这是很大成绩,毛主席把他从石油工业部调到了国家计委,这是选对了将。

因为有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力保,余秋里才能继续工作。1967年的时候,周总理曾经说过,经济战线上抓工作的连我只有五个人,其余四人分别是李富春、李先念、余秋里和谷牧。

1968年12月底的一天,余秋里下班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突然家中的电话响了,这个时候,谁会打电话过来呢?只有周总理。余秋里赶紧去接电话。周总理让余秋里马上赶到他的办公室去。

(王震和余秋里等)

等余秋里赶过去,已经快三点了。余秋里很疲惫,周总理比他更疲惫,可是他却没有睡意。周总理非常忧虑地说,今年只剩下5天了,可是明年的计划还没有搞出来,这怎么行呢?

这个时候,必须为总理分忧。余秋里马上回答说,我找几个人先搞一个第一季度的计划。周总理说,好的,你赶紧回去搞吧。余秋里回去后,顾不上休息,连夜找人拟定计划。

1975年,经周总理提名,余秋里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1976年1月初,余秋里因病到广州休息。7日这天,突然接到老首长老战友王震打来的电话,王震用非常缓慢而又沉重的语气告诉余秋里,老人家病重,你赶快回来,见老人家一面。

王震话说得比较含蓄,可是余秋里听懂了。王震所说的老人家是指周总理,余秋里离开北京之前,周总理的病势已经很沉重了。第二天,余秋里乘坐飞机返回北京,他准备下了飞机,直奔医院。

可还是迟了。

当他走下飞机时,噩耗已经传来,周总理在当天上午病逝了。作为周总理的好助手,余秋里竟然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真是后悔莫及,痛苦万分。所以在向总理遗体告别的时候,余秋里才哭得那么伤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