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岁男孩连续发烧,得知病因后,父母惊出一身冷汗

 龙在飞op4opwes 2022-04-13

小孩子感冒发烧似乎很平常,但医生说了一个陌生的病名,让4岁男孩果果(化名)的父母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当听到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受损导致后天性心脏病时,夫妻二人惊出一身冷汗。

近日,经过治疗的果果终于康复出院了。果果父亲在给儿子办理出院手续时,想起当初住院的场景,仍心有余悸。

天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了3例川崎病患儿,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年龄都在5岁以下。

图片

朱海峤(右一)等医生在查房  图片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

02

几天高烧不退

竟是一种陌生的疾病

果果家住浙北某镇,因为发热2天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化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极度升高,最初拟诊“脓毒症”收治入院。

住院后,儿科朱海峤主任医师发现,果果除了持续发热,依次出现了杨梅舌、手指末端硬肿、卡介苗接种处皮肤发红、手心和足底出现红色斑疹等症状,使用抗菌素治疗后复查血中炎性指标没有明显下降,血小板有进行性增高,颈部淋巴结也有增大……结合症状特征,确诊为川崎病。

经过常规治疗,24小时以后患儿体温下降,炎症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观察两天后出院了。

“该病诊断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发热要大于5天,同时还要具备其他几条依据,包括:皮疹、杨梅舌、淋巴结肿大、指趾端脱皮、眼结膜充血等。如出现冠状动脉扩张,那么诊断条目数也可以放宽。”朱海峤主任医师表示,对于诊断条件不足,但仍然可诊断的,在学术上被称为“不完全型川崎病”。“我们遇到的3例川崎病患儿发热都不足5天,在临床上很容易被忽略,从而造成误诊。鉴此,我们认为,在小儿不明原因发热大于72小时始终不退热的孩子,都应该想到川崎病的可能。”   

02

不及时诊治会危害心脏

如何分辨普通感冒和川崎病?

朱海峤主任医师介绍,川崎病是一种与感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八成患者在5岁以内,典型的表现是发热、皮疹、眼晴发红、杨梅舌、指趾端硬肿或脱皮、淋巴结肿大等,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约有半数病例出现心脏冠状动脉损伤,冠脉扩张形成动脉瘤等严重后果。

“川崎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冠状动脉病变,这是儿童后天性的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朱海峤主任医师说,这个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果在发病后10天以内及时诊断并使用丙球治疗,可以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并发症。如果错过了诊断治疗的时机,会造成严重危害。

孩子一旦出现发热,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如何从感冒的患儿中筛查出川崎病,避免漏诊和延误诊断,这就需要一些临床经验。作为家长也需要认识川崎病,了解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要点。

普通的感冒通常会伴随呼吸道的症状,包括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而川崎病就不一定有这些症状,它的特征为发热、皮疹、眼部充血,杨梅舌、手指硬肿成脱皮等。因此一旦发现有疑似的症状出现,就应及时带孩子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除急性期治疗外,川崎病后期随访也很重要。“因冠状动脉的病变可能发生在发病以后的数周,一旦发生冠脉变化,恢复过程会延续一到两年。所以建议患儿最好在门诊随访两年,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检测冠脉的变化。”

朱海峤主任提醒,本周气温前高后降,起伏较大,需防范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目新闻”或“天目新闻健康”的稿件,均为天目新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抓取,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天目新闻”或“天目新闻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