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程宏安文章:娘啊,请再给我一次尽孝的机会

 程耀华图书馆 2022-04-13

程宏安

我含着泪,用手在娘的脸上摸,那冰凉的脸如冰般刺痛着我的心:娘,我无能,在您走时,没有尽孝......我跪下磕着头,又烧起香纸。

米尔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而我的母爱在何处?哀婉的愁绪把我带进思娘、想娘的记忆里。一幕幕忆起的是娘的音容,娘的残影。

娘是大屋梁庄人,1933年正月初四生,在家是老幺,就取名幺英。14岁嫁进程府——港南程庄。生有我们兄弟姊妹七人。我的四姐是老大,娘曾告诉我们,四姐前面还有三个姐,都夭折。娘有失去三个孩子的痛,有抚育我们七兄妹的累,可娘从无怨言。一家九口人一日三餐的吃喝,一年四季的穿用,都是从娘手上过的。记得我七岁的那年,经常没吃的,娘用米糠做糠粑让我们填饱肚子1。有一次,糠粑还在锅里飘着香,我与哥就争着要吃大的......这些,是童年的记忆,后来成家了,很少吃过娘做的饭菜了。去年,我回家给自家种的树锄草,中午,娘作了一碗面条送到地里,面里还有三个鸡蛋。

1995年闰八月,爹中风过世。娘就给我们这家帮照顾孩子几天,那家帮几天。那几年,总是看着娘或抱或牵着孩子,在村子里转。农忙季节,还要帮我做饭,喂猪,洗衣;锄草、插秧、打麻,割谷......
2005年,娘从广州回来,特地给我带回了几件衣服。那时的我,确实有些困难,身上都是旧衣服。娘带回了的衣服也合身,我每次穿上心里就有一股暖流:这是娘的心意。
我们在娘的痛爱下,都长大,也成家,有着自己的新成员——孩子,可娘一天天老去,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耳朵也听不那么清楚了,走路也要拐棍了.....但娘还是记挂这家,牵挂那家,时时为我们着想。我们有时候,想接娘住几天。娘说:“只要你们好,比住几年都强。我在家有吃有喝,又可以在村子里走一走,自由,比住在你们那强。”娘总是怕增加我们的负担,一个人在家。
娘喜欢打牌。几个孙子大了,不要娘带了,娘就一个人住在老家。经常与村里的婶娘坐一起打点小牌。每次,只要听到娘说我没有打牌了,就知道娘的手上的钱不多了,就给个一两百的。可给钱娘的时候,娘总是说,你孩子多啊,买了屋啊,困难啊,不要,不要。但,我还是塞到娘的口袋内,并说,有空就去打打牌。2016年过年,我把娘接到官桥来。年三十夜,娘带着我们一起打麻将守岁。看着春晚,听着娘一牌一牌的胡牌声,那不仅是年的温馨,更是一家人对幸福的赞吟。有娘在,年也充满欢乐幸福。

娘年纪一大,有时也会发糊涂。新街是娘经常去的地方,但因年纪大,居然不会回家了。那是2020年6月18日的事,晚上了,我接到弟弟的电话,说娘到新街镇买东西没回家,走丢了。那次,我从蜀港、王家月到鱼码头,到处去寻找,沿路一家一户去询问。我用短信、微信、电话与新街的亲朋好友联系,还向新街镇党委书记陈书记求援。民警存案、新街镇各村微信工作群互联、监控查看,该想的方法,都想了。可娘在外走了半夜,在玉米地坐了半夜,天亮后,娘从地里走出来,在路上,才被一位好心人发现报警,新街派出所民警接警后找到的。找到娘时,只见娘打着一把雨伞,身上吊着两个袋子,袋子内是盐榨菜、香干、包子,还有一个生玉米,双手、双脚有着划伤的血痕。那次,娘说在路口时问程家怎么走,好心人以为是蜀港村程家,指引着往蜀港村方向走的,后来,看见那边不是的,就返还,却沿着复兴路往渡普方向走了,到鱼码头后,又走到平安洲......走那么远,可想,一路是多么想走回家。那一夜,娘在外露了一夜,我哭了一夜,心中愧疚着,没有给娘买吃的,让87岁的娘自己出来购物而走失。
为了怕再一次走掉,我孩子给娘买了一个定位的电话手表。这手表不仅可以接打电话,还可以实时定位。自从有了这手表,我每到晚上,就打开系统,看一下娘一天的活动地点,停留时间,离开时间。几次回家,娘不在,我就是按定位位置,直接找到娘的。可是,娘用了两个多月,就不用了,说要充电,充不好。弟弟又给买了一部老年手机。这样,娘有个手机,可以保持联系。但每次我们打电话给娘,娘总是说听不见,本来接打手机就有点难,娘又有耳聋的毛病,没过几个月,娘就不愿用手机了,说手机坏了(其实没有坏,是不会充电)。每次打电话,就显示无法接通。年前,我又给娘买了一部,还上了个新号。只是初四,娘给我了,说坏了。但我带回来充电后,还是好的。或许,是娘有了手机,总收不到我们的电话,而倍感失落与孤独吧,才不要手机的吧。

这些年,我在镇上住,一月回去一两次。每次回家,娘不问我过得怎样,一开口就问我超儿么时候回来,么时候结婚,想看看孙媳妇。上次还说准备了茶礼钱,超儿结婚,她要出一份喜茶钱。正月初四,我们一起30多人,四代同堂,聚集一起,给娘过89岁生日。一起唱着生日歌,开心快乐。除五姐在外不能回来,几乎与娘有关的亲人都来了。那天,娘还说,要活到一百岁,看到曾孙读大学了为止。
娘在那几天的口头禅就是“我还要活到一百岁”,而村子里的叔婶哥嫂口里也在传:你娘无病无痛,也一定能活到一百岁。
那时,我也是开心的,有娘的日子,就有家,就有挂念的理由:可以在这份挂念中走回老家,走在有乡音、有亲人、有牵挂的家里,说自己的苦累酸甜,听兄弟姊妹围炉而语,娘的叮咛。娘在,我们每年都如此小聚,这是有娘在的一份幸福。
这些年,娘总是为我们所想,用勤劳、节俭、慈爱呵护我们。用她平凡的一生给予我们的母爱,成为我生活的动力,激励我不断往前。
可是,娘就这么走了,在春日那个寒风呼啸的夜,离开了........这时,才懂没娘的儿子那份苦涩的滋味了:那是娘给予的牵挂,默默的守望,遥遥的等待,也是我逝亲的痛,回忆的泪,忧肠百结的愁,怎么也节不止的哀。于是,写下心中的愧疚:

娘啊,请再给我一次尽孝的机会
 
薄云推出了初春的太阳
东风暖了雪后的夜幕
娘啊
您为何不声不响远离了家乡
 
曾经,您弯着谦卑的身影
奔忙在港南的田园
可如今,您慈祥的音容
却挂在家的寿框里
娘啊,八十九个春秋
凝聚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久藏的痛
何曾榨干您的泪水
您含泪劳作抚育儿女成长

四季的累
何曾弯曲您的脊骨
您挺直着腰杆
撑起贫困的家
娘啊
一场寒风怎么就让您安息而去
 
愁是娘的愁,苦是娘的苦
千山万水,那是娘不舍的路
娘啊
请再看一眼家的简陋
再尝一口菜的咸淡
再叮咛一句儿孙吧
让家有娘您的千般嘱咐
 
娘啊娘
请再给我一次尽孝的机会
让我在家
迎着您
杵着棍走进家门的音容
 

程宏安,湖北嘉鱼人。昵称:一笑、残梦断雪、月满乾坤等,《乡土作家》微信平台执行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窗外》《夜来香》《忘忧草》,散文集《静谧的月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