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新用户91867V2t 2022-04-13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并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作出了详细部署。

我国现行的能源体制机制和政策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能源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不强,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新的安全保供风险增多,能源输送等基础设施不适应新能源大规模的发展,关键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市场体系还不完善,能源管理的协同机制有待改进,投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仍偏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我国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治理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意见》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统领,聚焦生产、传输、监管、交易、消费等能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从多层次、多维度、全领域进一步明确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路线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意见》从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一、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实施的协同推进机制;二、完善引导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三、建立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四、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五、完善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机制;六、健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安全保供体系;七、建立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科技创新体系;八、建立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财政金融政策保障机制;九、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合作;十、完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治理机制。

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在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碳排放占比较高,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前提是保障能源安全。《意见》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在预警机制方面,《意见》要求电网、油气管网及重点能源供应企业要完善经营区域能源供应监测平台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同时提出建立涵盖能源、应急、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的极端天气联合应对机制。在储备应急体系上,《意见》提出加快形成政府储备、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生产经营库存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实物储备、产能储备和其他储备方式相结合的石油储备体系。

在技术创新方面,《意见》立足能源转型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机制的顶层设计,完善能源领域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明确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意见》与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相衔接:在工业领域,鼓励通过创新电力输送及运行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就近向产业园区或企业供电;在建筑领域,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在交通领域,积极推行大容量电气化公共交通和电动、氢能、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不断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

《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的重要保障方案之一,是能源领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未来将与能源领域碳达峰系列政策协同实施,形成政策合力,成体系地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