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瓦尔唐卡的起源

 llljjgg 2022-04-14

尼波罗国时期(大约公元4-9世纪),尼泊尔工匠已经在金属雕塑和石雕艺术领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成为流传至今的美学传统。

过渡期(约9-13世纪)和马拉(Malla)(1200-1768)时期,是艺术作品最高产和富有灵感的纪元,并与邻邦国家进行深入文化交流。尼瓦尔艺术家多为虔诚的佛教徒,他们将高超的技艺运用于寺庙的修建。带有外墙装饰的塔门、优雅的人物和复杂的雕刻装饰均出自大师之手,并将创造性的作品表现在石头、木材和金属等多种材质上。我们今天通常所指的“Napali”艺术主要为尼瓦尔大师所创作。他们的风格与技艺深深的影响着西藏、中国内陆和蒙古的艺术家。

在尼泊尔,“Paubha”一词,源自于梵文pata(帛画),通常指大尺寸垂直形式的帛画,即唐卡之意。这些帛画往往使用于特殊的宗教事件或获取加持。早期文献对于制作帛画的技术工艺有详细的描述,并记述了绘画和雕塑创作的仪式步骤。在Vajrayana文本中,艺术家被描述为沉思默想者,画师能够在禅思状态中将佛之形象呈现于画布上,唐卡便是基于佛教思想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类型的绘画艺术,也是加德满都谷地的原住民——尼瓦尔人的传统绘画艺术形式。

界内有一种说法,唐卡的起源是尼泊尔。松赞干布迎娶的另一位妻子,便是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她的嫁妆中除了一尊8岁的释迦牟尼等身像(现供奉于西藏的小昭寺内)及佛经外,还带来了大量的唐卡以及多位尼泊尔艺匠。准确的说,那时唐卡(Thangka)并不叫唐卡,而叫博巴(Paubha)。后来松赞干布为了弘扬佛法,召集大量藏地画师开始对博巴进行改良,也为后期西藏、青海地区的勉唐派、钦泽派等藏地绘画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瓦尔唐卡,这一悠久的佛教绘画艺术历经沧桑,如今,得以传承发扬并流传于世,在尼瓦尔艺术大师的笔下向世人诉说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894724的绿度母唐卡:

尼瓦尔唐卡的起源
尼瓦尔唐卡的起源
尼瓦尔唐卡的起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