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千日之后(下)

 用户云三易 2022-04-14

图片

修身养德,守中致和。

图片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站桩千日体会(下)

天津  沧海一鸥

(二)桩外体会

不是一味地付出和透支,就能换来最好的自己,努力打拼需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既需要体悟,更需要心悟。

行拳气贯周身

意识的作用是巨大的,过去我们从来不主动去调动它,它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真正深入太极进行训练,才慢慢体会到这一点。

酒饮酣畅,拳打透彻。现在一打拳就是连续十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行拳时气贯周身,想着整个房间都被我的气贯满,人是整的,没有局部受力,就没有关节扭伤。整劲不是想有就有,我感觉好像是从气感扩散而来。行拳时整个人扩散出一股气,充满视力所及的空间,眼随身动,身随心动,动作到位,浑身舒服。但是如果身体过度透支,缺少能量,就没有气感,这时候不强求自己,让自己处于最佳休息状态,及时给自己充电。

现在打拳,手臂开始有些缠丝劲儿,可以连绵不断有内力,腰也能用上劲儿了。打拳时,体会用腰带动四肢,让腰真正发挥作用。

抡臂如转车轮

为减掉春节期间堆积的赘肉,我于4月12日尝试冯老师教过的抡臂效果。循序渐进,先连续两天每天400个,再变成每天800个。越练越顺,手臂与腿形成圆圈原地转动,练完后感觉头脑清澈,耳洞清爽。

4月14日晚抡臂800个,第一次感觉抡臂不累。第二天早晨一摸肚子,上面那道圈没了,腿上的肉也渐少,三天就小有成效。手像柳条一样柔,抡起来有气感。现在抡臂的时候,胳膊就是挂在身上的轮子,极其轻松地转起来。

把“动静等观”融入生活

冯老师曾经给我解释过“动静等观”:行拳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桩。但我真正把它练到身上,是距千日筑基结束仅有二十多天的时候。每一项技能的掌握都必须要身体力行,细体慢悟才能有点滴收获。而这点滴收获能够更深刻地指导生活。

当我在站桩行拳过程中体会到“动静等观”这一美妙境界的时候,我就开始把它作为一项实践,一个任务,训练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动静等观”。

真的不可思议,振海的每一个小训练,看着不起眼,认真练过一段时间后,你不能想象它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惊喜与意外的收获!这只是它的吸引力之一。

(三)太极与生活

生活中所有的难题都是对我们的考验。面对这些难题,很多时候我们都很被动。太极告诉我们:要把主动权拿过来,变被动为主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要拿来!”

做大勇之人

——女人为什么要练推手和格斗

以前只想通过站桩、打拳,练出一个健康的身心就满足了,至于推手、格斗之类的训练,我一直觉得那是男同胞喜欢玩儿的东西,小女人大可不必去推推打打,因此一直也没有这方面的追求。

但是最近的训练我发现,自己独自练习的时候感觉好好的,只要对面一有对手,脑子立刻就跑到对方那边,把自己丢了,这就又回到了日常的思维习惯。推手、格斗以及各种技能的训练,都是在培养一种面对对手时的思维习惯与条件反射,推而广之,这个对手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日常事务。我们只有在实战中才能练出真正的技能和胆略。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一种境界。勇敢从来不是男人的专利,不论男女,都应该刚柔并济。困难来了,我们要让自己坚不可摧;面对困难,我们要无坚不摧。这种勇气与胆量从哪里来?太极推手和格斗。如果只练站桩打拳,我们仅赢得了部分身心健康。要想真正勇敢强大起来,就要到推手和格斗的训练中去培养。没有实践与检验,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我决定找机会练习推手与技击。

图片

昨夜无法入睡

——太极心态之妙

3月18日夜,先生跟家谱制作商电话沟通,辅导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修改,那嗓门就没打算让人睡觉,整整折腾到两点才告一段落。于是这一宿我基本就是陪太子读书了。类似情况如果在以往,先是辗转反侧,继而浑身忽冷忽热,奇痒难忍,心理开始紧张,越紧张越无法入睡,影响了睡眠,第二天早晨头晕目眩腿发沉,像得了一场病。

今天夜里我把这件事看作对我的一次考验,欣然接受。身体平铺在床上,摆好太极桩,周身放松,什么都不想,任外面的对话传过来,我就是身心不动。感觉一宿没睡,但早晨起床后没有任何不适,精神状态良好。我战胜了自己,大获全胜!

这一夜的考验让我更加明白人的心理作用有多大,事情本身不见得能造成多大影响,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把自己吓坏的。今天中午呼呼一觉,精神百倍!

自胜者强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我们经常会面对很多复杂的人和事,有些人很难缠,有些事很难处理,我们被搅得疲惫不堪,精神备受折磨。其实当你静下心来仔细体会,你会发现,这是由于我们自身不够强大,缺少智慧,驾驭不了诸多人和事,时不时就有挫败感。“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只有战胜了自己,壮大了自己,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这战胜自己的过程,正是每天站桩打拳修理自己的过程。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当我们看到自己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后,此长彼消,很多事情都不在话下了。

漫画家朱德镛先生说,人生就是你用前半生找入口,用后半生找出口。太极帮我找到了后半生的出口。如今,太极于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获得身心健康,它已经成为我人生路上的指南,指引着我不断探索,不断享受新发现带来的惊喜。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求学若渴:读经典,听讲座,看视频,让经典为我引路,让太极为我明心。现在的我,不管做什么,都是一种修行。

最近我突发奇想,如果一个人,他不实现理想就不死心,而这个理想又很高远,那他还死得了吗?那么,请为自己设定一个高远的目标吧!这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个高远的理想实现多少倒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获得了身心健康,活出了生命质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无限的快乐与满足。

千日筑基结束,写几句藏头诗,既有对过往的小结,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本想找找韵律,让它再工整些,但感觉太受束缚,不能尽兴表达,索性就这样吧:

向九天问月,然逍遥人间。

美悟道身心,全玄妙阴阳。

就一身意气,奠百倍精神。

思化作一念,行云海明禅。

太极博大精深,求索未有穷期。冯友兰先生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我将约上我的同道挚友相携米寿,共赴茶年,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2019年5月1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