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画『DIVE!!』动作解说翻译

 网际飞音 2022-04-14

本文摘自动画『DIVE!!』BD/DVD特典小册子,原文为日文,我将其翻译成中文。我没专业学过跳水,所以在翻译专业术语时参考了一些网上的资料。原文中有些地方我觉得解释得不是很清楚,就结合网上的资料加了一些内容。

DIVE to EXPLANATION

跳水比赛在日本虽然算不上主流,不过它是一项战略性很高的体育项目,在欧美很受欢迎。在这里我们采访了金户先生*,请他对跳水比赛的规则、流派和观看要点进行说明的同时,进一步对作品中的动作进行解说。

*译者注:金户惠太,参加过三届奥运会,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跳台跳水第八。

跳水比赛

知季他们参加的跳水比赛,正式名称叫「跳台跳水」。男女都从高5米、7.5米、10米固定跳台进行跳水,日本锦标赛限用10米跳台。除此之外,还有利用跳板的反作用力起跳完成跳水动作板的「跳板跳水」和2人1组选手同时进行表演的「双人同步跳水」,以下就「跳台跳水」进行详细解说。

关于跳水动作

1 .组别

跳水动作根据运动员起跳前站立的方向和起跳后身体运动的方向,分为以下6个组:

第1组 向前跳水(Forward ):

          从跳台面对泳池,向前翻腾跳水。

第2组 向后跳水(Back ):

          面对着跳台,向后翻腾跳水。

第3组 反身跳水(Reverse):

          从跳台面对泳池,向后翻腾跳水。

第4组 向内跳水(Inward ):

          面对着跳台,向前翻腾跳水。

第5组 转体跳水(Twist ):

          在第一组~第四组的基础上加上身体的旋转。

第6组 臂立跳水(Armstand ):

          在跳台上倒立起来进行跳水。

2 .姿势

在跳水时选择的“姿势”有以下4种(括号内是英语名称)。这些都在空中跳水时采用的姿势。

A型(STRAIGHT ):直体

伸直腰,膝盖不弯曲,双脚对齐,脚尖伸出的姿势。

B型(PIKE ):屈体

腰部弯曲,膝盖不弯曲,双脚对齐,脚尖伸出的姿势。

C型(TUCK ):抱膝

将腰部和膝盖都弯曲,双手抱着下肢,把脚尖伸直的姿势。

D型(FREE ):任意姿势

可以是直体、屈体、抱膝中的任意一个,伴随着一周的转体以及一周半的空翻(转体次数是不管多少次都可以)。任意姿势只适用于第5组别和第6组别。

3 .编号

为了表示动作组别和翻腾转体的周数,每组的跳水动作都有自己固定的编号。只要看了这个动作编号,就知道选手的跳水动作是什么。以下将对动画中动作编号的含义进行解说。

107 C

(北京集训成员选拔赛上,知季成功完成跳水时的动作)

●第1组(向前跳水)

1~4组动作的号码均采用3位数。第一个数代表动作组别;第二个数代表飞身动作(如果第二位数是“0”,则表示没有飞身动作)第三个数代表翻腾周数(以“1”为半周,“2”为一周,“3”为一周半,以此类推)。(※1 )。

●向前空翻

●翻转三周半

●抱膝

5255 B

(要一的SS Special 2020)

●第5组(转体跳水)(※2)

●向后空翻

●飞身翻腾二周半

●转体二周半

●屈体

626 C

(奥运会选拔赛决赛刚开始时飞沫的动作)

●第6组(臂立跳水)

●向后空翻

●飞身翻腾三周

●抱膝

※1:在1~4组的动作编号中,如果第二位数是“1”,则表示有飞身动作,即在空翻前做了直体的动作。这样的姿势叫做「中途空翻」。

※2:第5组转体动作采用4位数。第一位数表示第5组(特指转体跳水);第二位数表示翻腾转体的方向;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第四位数表示转体用数,计算方法同前。

第6组臂立动作也采用3位数。第一位数表示第6组(特指臂立跳水);第二位数表示臂立跳水的方向;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计算方法同上)。

4 .难度系数

动作难度系数是表明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易程度。难度系数由A ~ E的要素构成。如果难度超过3.4,则该动作被认为是高难度。

难度系数的构成要素

A .翻转(根据翻转周数来判断)

B .空中姿势(根据直体、屈体、抱膝、任意姿势、中途空翻这5种空中姿势,翻转的方向和次数来判断)

C .转体(根据转体的周数和翻腾的次数来判断)

D .起跳(向前、向后、反身、向内、臂立,根据各自难易度不同,评分也不同。转体不算在其中)

E .落水(落水成功的难易度。根据转体的方向和翻转来判断。转体不算在其中)

A + B + C + D +E=难度系数

※其实有跳水的难度系数一览表,看了那个的话,即使不计算,也能知道动作的难以系数。

难度系数的倾向

翻转:翻转周数越多,难度越高

空中姿势:按照抱膝<自由型≤中途空翻<屈体<直体的顺序,难度逐渐增高。

转体:转体周数越多,难度越高。

另外,起跳时,如果选择臂立跳水,难度也会变高

落水:翻转周数越多,越容易提升难度。

5 .得分

比赛中由5名或7名裁判员进行评分。裁判员不被动作的难度所左右,只评价完成度,以0.5为单位进行0分到10分的评分。然后,在有5名裁判员的情况下,去掉1个最高分,去掉1个最低分;在有7名裁判员的情况下,去掉2个最高分和2个最低分,由剩下3人的评分合计为除去难度系数的得分。即使裁判员的数量不同,也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以剩下3人的评分计算除去难度系数的得分。

得分取决于动作的难度和动作的完成度。因此,并不是说单纯提高动作难度就行了。即使技术难度低,评分高的话,得分就变高了。接下来,以第12话中要一跳水失败的307 C(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和第10话中知季练习的305 B(反身翻腾两周半·屈体),有5名审判员的情况为例说明一下。

像这样,技术难度高、得分低,就输了。与其挑战难易度高的动作,不如降低难度,减少失误,在比赛中呈现出完成度高的动作,这也是很好的战略。在『DIVE !!』里的登场人物中,辻利彦就是这种类型的选手。

 

亮点

在『DIVE!!』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动作,以下将对特别高难度的动作以及角色们的拿手动作进行介绍。在确认了各个动作的内容和难度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本篇的技术。

109 C《向前翻转四周半·抱膝》

奥运会选拔赛中,知季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动作,这是在世界级的比赛中也常见的动作。难度系数为3.7,比要一的“SS Special 2020”还要高。知季在决赛之前,一次也没有成功完成过这个动作,而最后终于成功了,从而取得了奥运会代表选手的资格。

5255 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

要一将其命名为“SS Special 2020”,是奥运会选拔赛专用的练习动作。这套动作将向后翻腾和转体的平衡很好地组合在一起,非常漂亮,难度系数也达到了3.6,对综合能力高的要一来说很适合。

101 A《向前跳水·直体》

Swan Dive(燕式跳水)被称为最基础的动作,是飞沫的祖父·白浪的拿手动作。难度系数很低,只有1.6,但是在白浪那个时代的跳水运动员,都跳了Swan Dive这个动作。飞沫在奥运会选拔赛决赛上以Swan Dive的动作跳水,那不容分说的魄力让裁判员给出了10分的满分。

207 B《向后翻转三周半·屈体》

这是在奥运会选拔赛上Pinky展现的动作。难度系数是能与要一的“SS Special 2020”匹敌的3.6。他一直以来都过分地在意要一,而这次,从未在大赛上赢过要一的Pinky终于不再拘泥于他,克服了心理弱点,从而取得了高分。

107 B《向前翻转三周半·屈体》

这是在奥运会选拔赛上礼次成功完成的动作。难度系数为3.0。他虽然基础扎实,但总是因为过分地在意幸运物而没能施展出利落的动作。但这一次,他终于在临跳水前蜕变了,施展出了利落的动作,取得了高分。

以下是本文的原文,我拍了一下照片,可能不是很清晰

以下是UP主的一些碎碎念,可无视~

之前看到有人说『DIVE!!』这部动画制作不够用心,而我不认同这种说法。我觉得不管是从开播前的科普节目《CAST和DIVE》,还是从动画本篇中的动作描写、剧情推进、角色塑造和音乐,还是从BD/DVD BOX的一百多页的小册子特典以及Finale Event的朗读剧来看,都能看出『DIVE!!』的动画制作方是下了功夫的。在电视中看跳水比赛的时候,也许是由于摄像机离选手太近会干扰选手,我们只能看到选手的侧面和正面,但是动画却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选手跳水的动作,这恰恰是只有动画才能呈现出的跳水的魅力,而并非一些人所说的什么动作错误。而特典小册子中的这篇科普也证明了动画中的跳水动作都是有经过专业指导的。虽然这部动画的销量不是很乐观,但我相信大家也明白销量≠质量,而且说是说销量低,但也不是真的没人买,比如说我就买了DVD BOX。很遗憾我没办法去观看Finale Event,不过从推特上的反响来看,参加Event的观众还不少,可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对这部动画是买账的。

感谢大家能看到这里,说了这么多,如果有更多的人喜欢这部作品,也能够多多少少对跳水有所了解的话,我就很欣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