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时期的周营伪区公所和韩庄警备大队

 微游枣庄 2022-04-14

运河支队活动地区草图(邵剑秋生前提供)

(一)周营两次设立伪区公所

1938年10月下旬,峄县知事郭光箕当上了峄县伪县长,先后在峄县全境建立了10个伪区政权,51个伪乡镇政权,伪区长都是郭光箕的好友亲信、同学同乡。他们整理田赋,搜刮民财,组织县警备队、自卫团、成立县警务局。办理保甲户口,发放良民证,监视和镇压同胞抗日活动。

1940年12日,伪峄县县政府在周营建立第九区公所,伪区长孙景仪,兵力有三个中队(分据三个据点),200人(枪),区部设在周营街东北角单家大院(即单存真家),据点墙高沟深,沟外有铁丝网,四角各有碉堡。1941年1月中旬,为了打开运河南北的局面,我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出山,首克周营伪据点,活捉了伪区长孙景仪。

1941年3月,峄县伪县长王徽文又在周营设立峄县第六区公所,李允阁任伪区长兼剿共大队第三中队长,伪军队长张方连驻守周营,属韩庄日伪警备大队张来余指挥,属下三百多名伪军,有步兵,骑兵,机枪。区部仍设在单家大院。

1941年5月,伪军小队长孙晋德带领数十名伪军(枪支)向我峄山支队反正投诚,受到优待。李允阁死不改悔,依仗日本主子作后台,在周营地区为虎作伥,横征暴敛,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乡里群众对其恨之入骨。

1945年9月,随着日军的投降李允阁率伪区队向韩庄撤退。11月,新四军二师罗炳辉师长指挥韩庄战斗,全歼韩庄据点千余伪军。伪中队长李允阁和大队长张来余潜逃。1951年镇反后李允阁被查捕归案,判处死刑,把李允阁同其小队长张方连押到周营执行枪决。

(二)韩庄警备大队的组成和汉奸大队长张来余

图片来源网络

1938年秋,峄县伪县长郭光箕任命马永庆(后为张仲学)为峄县警务局局长,下设枣庄和韩庄两个警务分局。1941年伪县长王徽文将峄县境内汉奸武装编成六个大队的警备队,统一由王徽文指挥。周营、古邵、阴平属于第六警备大队。大队长孙茂墀(十区马兰屯区长,驻古邵)。中队长有张方连等。

孙茂墀沦陷前是五区区长,小南庄子的李允阁是五区民团长。沦陷后,孙茂墀占据五区,李允阁率领民团一二百人的武装,也是抗日游击队,经常活动于台枣路东之兰陵至苍山一带。1940年冬,日军大扫荡之后,孙茂墀降日当了伪十区的区长,峄西、运南全部伪化,李化蔼去了兰陵一带找到李允阁说降,并通过褚庆仁与伪峄县政府的疏通,才把部队开来峄城附近投诚。1941年1月孙景仪被俘去后,遂把李允阁部调来周营,与张来余互相呼应。

1941年3月日军正推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将韩庄、周营的伪军,合编为峄县第四警备大队,并以韩庄的伪军为主进行组编。日军鉴于褚思杰部战斗力强,并对褚思杰在救援周营时的勇猛冲杀,甚为欣赏,想委任褚思杰为大队长。褚思杰,古邵镇梅花台村人,是一位地道的叛徒汉奸,曾从梅花台村带出很多人在自己手下当伪军。褚思杰认为自己是大老粗,不如张来余稳重,极力推举张来余为大队长,他任副大队长。

张来余原峄县北石庄(今微山县)人,1938年3月日本侵占韩庄后,任伪韩庄警察所所长,1941年在褚思杰的推举下任伪峄县第四警备大队长。日军于是把褚思杰部编为第一中队兼任队长;警察所和项脉连的自卫团的武装,合编为第二中队,李允阁部编为三、四两个中队,常驻周营,仍由李允阁直接掌握、指挥,将性义原自卫团的几棵枪与区长陈玉堂的区中队合编为五中队,以一个小队驻性义,两个小队驻韩庄区公所听差。

张来余对项脉连的顺水推舟,把自卫团交给他合编,已经深为感动和鼓舞,却没料到褚思杰也对他这么推崇,让他当大队长。如今既然三家合为一家,于是,张来余、褚思杰和项脉连三人相邀去了关帝庙,摆上香烛果品,跪在地下对天起誓,结拜为生死弟兄,置酒相庆。大家肝胆相照,推心置腹地各抒己见,消除疑虑,增强团结,特别褚思杰,感慨涕零,倾吐了他叛投后的忧虑和苦衷。

警备第四大队成立后,大队长张来余驻韩庄、曹庄、古邵,中队长有褚思杰、孙茂山(小韩洼村人,据悉以“神枪手”著称,后被我除奸队枪杀)、徐保友、孙茂墀(兼)、张来勋等。1943年5月,张来余任韩庄剿共司令。张伙同古邵汉奸孙茂墀部,围攻八路军文峰游击大队二中队。战斗中队长薛永贵、区委委员孙景芬等28名战土壮烈牺牲,制造了“沙路口惨案”。

1943年9月,因韩庄伪军内部有矛盾,峄县日军以开会为名扣押了韩庄伪军头目张来余、褚思杰和古邵的孙茂墀等。峄县伪军内部一片混乱。运河支队乘机策动六里石伪据点伪军队长孙景仁率队30余人反正,拔除了六里石据点。

1945年,日军投降后,张来余任国民党山东挺进军第四纵队司令,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1947年,张部在鲁南战役中全部被歼。解放后,张在沪被缉捕镇压。

(三)日伪军在周营地区所犯恶行

刘世卿满门成忠烈

在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在周营地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我无数同胞随意残遭关押、拷打、奸污和杀害,其罪恶累累,罄竹难书。在此仅列举几例:

1、据原周营镇抗日镇长华绍彬老人生前撰文回忆:“那时被日伪军抓去的不少人,我都设法营救。大多数人的名字我都忘了,能够记起来的有刘品友、解百宇、郭振举、田敬同、单成锦、单茂彩、徐保山、张武昌、王传德等人,都是沾八路军嫌疑及其它事情而被伪区长李允阁捉去关押拷打。这些人我都想方设法从伪区公所里营救了出来。”

2、1941年11月7日,在弯槐树战斗中,运河支队支队长邵剑秋的母亲、妻子和妹妹均负伤,八位助战的村民刘世卿、刘贵发、刘国珍(女)、刘大勤父子等人与鬼子拼杀,宁死不屈,被敌人残忍杀害。全村火光冲天,大部分房屋被烧,财产化为灰烬。

3、1943年5月11日,日伪军夜袭石门村,杀害百姓多名,烧房屋40余间,尤其李家大院火光冲天,并在全村大抢劫,掠走牛驴50余头,粮食两万余斤,衣物千余件,家禽数百只。日伪撤离时,绑走老百姓八人。

4、据周营镇大巩湖村华明栋撰文回忆:1943年秋,周营伪军队长张方连带着一个班的伪军,深夜窜入巩湖村去抓捕抗日游击队员孙景义,因人告密,说孙景义潜入家中。结果没有抓到,扑了个空。张方连恼羞成怒,不肯罢休,把孙家翻了个底朝天,砸得稀巴烂。随后把孙景义的大哥孙景亘抓走了。临走扬言:三天之内,交不出孙景义,就枪毙孙景亘。伪军将孙景亘押回周营乡公所,对他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只要说出游击队的下落,就放他回家。孙景亘坚强不屈,始终说:不知道!在关押期间,伪军队长还要他的家人每天都得去乡公所送饭。后来,伪军的一个小队长,又强迫掠走了前来给他送饭的弟媳。后来受大巩湖村华绍成的委托,我党干部华新乙、华绍彬等人设法营救,孙景亘及其弟媳才顺利逃出虎口。

5、1943年3月,伪区部中队副队长张方连以通八路的罪名将周营王心运杀害。1944年6月28日,抗日副区长傅元昌率队夜袭了伪乡公所后,伪区长李允阁一伙窜到傅元昌家,将其母逮捕在路上朝老人头上开了一枪致伤;此后还逮捕了抗日区长单庭兰的家属作为人质,逼单区长放弃抗日,后在我方斡旋之下,方才脱险。

6、伪区长李允阁对教书先生也不放过。1945年春,以通八路的罪名,逮捕了周营完小教导主任孙筱鲁。敌人将孙老师押到临城日本宪兵队牢房里,先用辣椒水灌,后用杠子压,将其折磨得死去活来。敌人审不出口供,将其囚禁了几个月,我党才设法把他营救出来。

7、据周营镇退休老干部曹子健撰文回忆:有一名伪乡长叫孙承荣,大巩湖村人,50多岁,鬼子怀疑他通八路,打成血人,披头散发,就是亲人也认不出来。又让孙仰卧在半米宽的木板上,用绳子捆住,拿铁壶装辣椒水,用棍子撑开嘴向肚里灌,接着两人用杠子压,只见七窍窜水,惨不忍睹。


作者简介:华广民,1968年出生,枣庄市薛城区周营三村人,业余文史爱好者,著有《运河烽火英雄传》、《水杉的故事》等。


精彩不错过


解放前后的周营杨家染坊店

死到临头谈“统战”?敌军头目拼光老本才想要谈判,父子一起被俘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枣庄赵氏忠烈故事

民国初年峄县的歌谣二则

辉煌永载史册,陶庄煤矿风雨路

作者:华广民

微游枣庄 编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