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诊浅谈3

 悟道流中医说 2022-04-14

非常长的引子

今天机缘巧合,跟了一次黎崇裕师兄的门诊,这是一次“小郎中”之间的传承。

我这个人有一个寻“明”的老毛病,在两年前看过黎崇裕师兄写的《小郎中习医手记》之后,我对于文中描写的各种各样纯粹的中医诊断思路,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以及看起来比较玄学的脉诊,可谓是非常感兴趣

有几位老同学对我的中医水平比较感兴趣,其实我的水平并不高,大概就是识“明”的水平

看完《小郎中习医手记》这本书以后,我知道黎师兄肚子里肯定是有料的

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的小郎中肯定也已经往前走了很远……

我因此产生了向他请教的念头,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不可抗力之类的,这个计划搁置了很久很久……

中医脉诊的境界?

黎师兄今天难得略有空闲,因此我得以跟他讨论了一小段时间,现在仍然意犹未尽

小裕师兄有意观察了我的脉法,发现我喜欢两只手同时把脉,并且对于脉象的分析和课本上的有所不同,便问我是哪门哪派

在这之前我曾经给其他病人双手把脉被质疑过:这个医生这么年轻,就敢左右开弓?能摸得清楚吗?

其实双手把脉是模仿复制朱景智师兄的,双手把脉相比于单手把脉有一个好处,可以更好地感知病人的整体情况,至于摸出肿瘤、直肠癌、咽炎、腺样体肿大这些,这些来自于一本叫象脉学的书,《象脉学》这本书也是朱师兄推荐看的,再加上一点自己的“白日梦”,虽然说不上学到精髓,但是装模作样忽悠人还是可以的……

小裕师兄感慨道:我们当年也是这么玩的,但是这样脉诊比较耗气,所以现在有所节制了。

我突然联想到之前在朱师兄的诊室里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以为自己有了新发现的时候,朱师兄说了一句:“以前喜欢摸第几颗牙齿是蛀牙、那个牙洞有多大之类的,都是这么训练过来的。”……

是的,摸脉耗气,如果看的病人比较多,就得为后面的病人考虑!

我曾经有一次跟朱师兄的门诊到中午肚子饿的时候,再摸病人的脉,就好像摸木头一样,没有任何脉象……

一些感慨

我对黎师兄感慨道:我十分羡慕他当年的学习环境,中医氛围非常纯粹,效率也很高……

现在的学校哪有安排什么像样的脉诊训练?之前大学上《中医诊断学》的时候,有一个师兄在我们班秀了一场脉诊,班里的同学都觉得:真神啊!

那个师兄还是老师的得意弟子,现在想想,也就是跟我差不多的水平,我的水平嘛,也就那样

再跟朱师兄这样的高手比较起来,那就差得更远了,只不过朱师兄为人比较低调,不像我喜欢到处胡说八道……

学校的中医学习氛围真的很差,差到什么地步?可以说中医氛围相当不纯粹吧……

今天在检验科帮忙测核酸结果,遇到两个非常投缘的师姐,跟她们讨论了一下中医相关的话题

黄师姐问我:学中医是不是要学八卦那些啊?

我沉默了一会儿,回答:是的,不过学校并没有教

唉,还好我跟黎师兄一样,喜欢玩“论坛”,其实就是现在的中医qq群、微信群,因而得以结识一些非常靠谱,非常上档次,境界非常高深的民间中医前辈,于是疯狂的复制、粘贴

民间中医的水平高到什么地步?我这样偷懒的人,偶尔复制粘贴,都能获得非常高明的治病思路!

(此处的偶尔是指:一年365天,我有326天在刷剧、打游戏,只有39天在吊儿郎当地吹牛皮,看几页书,这样的情况下的收获)

示例一则

光说不练假把式,由于师姐曾经喝中药无效,因此我有意在师姐面前露一手,增强她们对中医的信任

这样已经知道结果的事情,我还去做,就会在“美言”中迷失自我,自乱心境,但是心魔作祟,我还是忍不住给师姐把了脉,心里找了个借口:这也算是宣传中医吧?

戴着手套不方便,我只摸了右手脉,右手胃火盛,有上冲之势,寸部摸到一个激烈跳动的小点

于是试探性地蒙:师姐你现在头还痛吧?而且多梦对不对?

师姐回答:甚准!

头痛是因为摸到了那个激烈跳动的小点,多梦是因为胃火有上冲之势,看过《四圣心源》的人都知道,胃火就是相火,相火上冲,心神不宁,当然多梦

我看随便瞎蒙蒙中了,我就接着说:喜欢吃冰冷吧?

这里怕蒙不中,不好继续忽悠,我还特意加了:偶尔

师姐说:亦准

为什么爱吃冰冷?因为胃火旺,身体想要冰的东西去灭火,所以爱吃冰冷

那既然全蒙中了,那我就好忽悠了,于是接着说:渴的时候爱喝冷水,喝完冷水眼睛会肿,胃口特别好,对不对?

师姐答:全准!

为什么渴的时候喜欢喝冷水?

因为胃火旺,需要灭火加补充水分,所以喜欢喝冷水

那为什么喝完冷水会眼睛肿呢?

这个要摸左手才知道,但是我比较懒,没有摸左手,那怎么弥补脉诊上的不足呢?

靠问诊!

师姐说:头痛是高二开始的,那时候喝了中药,没有什么效果

问都是这么问的,那要怎么分析呢?

因为高中学习压力大,学习耗眼睛,眼睛就是肝,耗眼睛就是伤肝,伤肝就是伤血,血虚了气也好不到哪里去,那气虚就会郁堵,郁堵当然会头痛啦,两侧头痛是少阳头痛,顶上是厥阴头痛,少阳包括胆,厥阴包括肝,肝和胆是表兄弟啦

好,那你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眼睛会肿啊?

肝郁了,肝在中医上面五行属木,木郁土陷,脾属土,就是说肝有问题了,脾也别想好过,因为脾运化水湿的通路是要经过肝的,肝这条高速路堵了,还好运化吗?肯定不好运化了,然后这些水湿就会被肝脏从眼睛那里吐出来,因为肝开窍于目,这就是为什么脾虚,喝冷水,会眼睛肿的思路

为什么胃火盛,胃口还会特别好?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这就是要在村里,玩过火的小孩才能领悟的了,灶里的火很大的时候,你扔柴进去,那肯定会很快就烧完了,所以你胃火盛,吃东西进去,很快消化完了,胃口当然好啦!

师姐追问了一句:但是我吸收不太好

我:这就得看我写的“脾跟胃的那些小事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简单来说,脾是吸收,胃是消化,消化好,吸收不好,并不冲突

师姐问:那为什么我喝中药没什么效果?

我:不是中药不行,是医者水平不行,估计是开错药了,你后面有没有睡不好加重之类的?

师姐回答:有一点

师姐犹豫了一下,追问: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我:嘿嘿,找黎师兄或者朱师兄开药啊,这种对于我来说都算是小问题,对于朱师兄这样的高手,那就更是小问题了,估摸着喝半个月一个月的中药就好了

题外话:黎师兄、朱师兄、辛集师兄、九星师兄……这么多正儿八经的中医,都说过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有治不好的病,肯定是自己水平还不够,真的不是中医不行

中医能厉害到什么地步?

我在两位师姐面前秀完脉诊之后,黄师姐问了一句:你把脉这么准,在你们学校是不是数一数二的水平啊?

我回答:并不是!只能算是一流水平吧

我有个室友,他已经深藏功与名,因而在这里不便说出他的名字,只能说姓陈,这位室友的实力,初步估计是在我的一百倍以上,这才是我们学校数一数二的天才!估摸着他应该是能掐会算的,由于他摆烂了,所以我也没办法准确估计他的实力

我曾经跟朱师兄半开玩笑地说过:如果有哪一天要收徒弟的话,陈是一位非常难得的选择,他的天赋非常高,只不过躺平了

朱师兄笑笑:哦,扫地僧!

那么民间中医的水平呢?

其实朱师兄、黎师兄,也算不上是纯粹的学院派,只不过受到限制,没办法像民间中医一样,玩得那么花:

一张舌头的照片就能够开药治病

推拿治疗肿瘤

隔着屏幕诊断病情,不看舌诊,不用问诊,靠起卦,靠心算,这是我明确遇到过的

鸡鸭换腿,不知道诸位听说过这样的小故事吗?那是真实的案例哦

如果有人问:你怎么知道真实?

答:因为这是一个道爷讲的故事,修道之人如果讲假话,是要倒退的!

所谓“非其人勿授,非其真勿授”,中医跟道一样,都特别讲究缘分,以及真实性!

关于中医缘分

比如说,我今天机缘巧合,跟了一次黎崇裕师兄,据他自己说,他喜欢有空闲的时候十指指尖相对以聚气养心

我的某位朋友,跟黎师兄的做法很像,所以我冥冥之中觉得,我的那位朋友可能跟黎师兄有点缘分……

再比如说,我这样莽撞,喜欢到处胡说八道的性格,跟某位前辈有点儿像,因此,他曾经指点过我,这位前辈的功力也是十分深厚的,他对于董氏针法很有心得

我还记得当时年少轻狂,看过一点太极六合针法,于是心想:什么董氏针法?没听说过,很厉害吗?我还从张老师那里盗版了元气针的思路呢!

他有意收我为徒,还拿出一本不是压箱底,但也是市面上没有的书,勾我胃口,不过像我这样自由懒散的人,当时并没有明确表态

我跟这位中医前辈也非常有缘分

新手怎么搅混水?

黎师兄好奇我哪来的那么多路子?我说我喜欢搅混水,水里有什么料搅了才能看得见

我的思路来源于各位高明的中医前辈、师兄,因而我用这样的想法,去试探其他我认为高明的前辈,这叫投石问路,然后才得以盗版、复制、粘贴

比如中医诊断这方面,其实可以玩得很花:

张老师教的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诊法,单独的寸口脉法,还有中西结合的腹诊

朱师兄指点的人迎、寸口脉诊法,象脉法,以及我盗版他的“左右开弓”

辛集师兄指点的脐周悸动腹诊

看倪师视频学的眼诊、面诊、耳诊

祖传残缺的月华诊、脉诊

……

每个我都不得精髓,但是差不多可以相互补充,所以才能差不多差不多,忽悠人

稍微认真的总结

嗯,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次脉诊浅谈,其实也是一次对于中医的感慨,还算是一次,自己心境不稳的体现吧,毕竟写这样吊儿郎当的东西,希望算得上是中医科普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