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农耕文明的文化瑰宝:笔

 金色年华554 2022-04-15

笔与墨纸砚被称为中国文房四宝,指的是毛笔,据说是秦朝时期的将军蒙恬发明的,实际上是改进的,在前任毛笔的基础上,发明制造了兔毫笔。

多种毛笔

相对从前的羊毛、牛毛等材质的毛笔在制作工艺上技术上材质进行了改进,使用取自蒙古高原上的野兔特定部位的毛制作而成,适用于竹简木简的书写,运笔舒畅顺滑经久耐用,借鉴了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制作皮毛的技术,经过专门的人员多次长久尝试摸索而成,并得到了推广,传承了2200多年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

毛笔是中国人特有的发明的书写工具,是伴随着中国文字的发明,书写文字载体的变化,而书写工具逐渐演变成发展成了毛笔,是在人们发明了竹简木简之后,才促进了毛笔的广泛使用。

现在出土最早的是河南出土的春秋晚期的毛笔。孔子时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毛笔了,孔子酷爱读书而韦编三绝,用竹简木简用牛皮捆绑起来的简牍为书,在简牍上的字就是用毛笔书写,发现书写错字则用刀子刮去重新再写,所以用刀笔之人称文人墨客。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化的第一大发明,而笔人类文化的第二大发明。中国文字最早在最多发现于西安半坡遗址,距今6000-7000前,在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十几个字符,在仰韶文化中后期大约5000-6000年出现了象形文字,也就是传说中的伏羲氏造字作八卦,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晚期,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已经形成了初级的文字,除象形字以外,有了会意、转借字形,到了殷墟甲骨文已经是成型的文字,据说已经出现了毛笔的留下的痕迹。

甲骨文拓本

有了笔就有了书法就有了书法家,就有了书法艺术,象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大书法家、艺术家,就有了传世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书法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行业。

毛笔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用途对中国文化历史经典书籍发挥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正是许许多多的先圣先贤用手中的毛笔形成了丰富灿烂的精神产品,书写了大量的文字成为经典著作传承下来。毛笔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传承文化知识和哲学思想具有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

东方农耕文明的文化瑰宝:笔

王羲之书法《兰亭序》

著名的笔有湖笔、宣笔,墨有徽墨,砚有端砚、歙砚、宣砚,纸有宣纸,安徽宣城被称为文房四宝故乡。

笔到现代发展成多种多样,钢笔铅笔画笔,还有电子笔,电子化信息化发展甚至无纸化无笔化,已经很少写字了。毛笔已经退出了普通运用,专门转化为书法用途,练习书法,成为爱好和艺术,有的毛笔也成为收藏品珍品,毛笔制作也出现了机械化流水线化,但仍然保留传统制作工艺,和毛笔一样成为文化遗产,希望能复兴并传承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