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可谓是声名赫赫,在戴笠的指挥下,他们在旧中国掀起了滔天巨浪。军统之中有4个人可谓是声名狼藉,令人谈之色变,他们被称之为军统四凶。 也有人说他们是军统四大杀手或者四大金刚,此四人分别是“辣手书生”陈恭澍,“笑面阎罗”王天木,“百变魔徒”沈醉,以及“追命太岁”赵理君,单是这些外号就足以让人心中发寒。 在这四人之中,手段最为狠辣的便是号称军统第一杀手的追命太岁赵理君。此人罪恶滔天,人神共愤,就连蒋介石都忍无可忍,直接下令枪毙了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来了解一下追命太岁的“青葱岁月”。 说出来可能会让大家觉得大跌眼镜,赵理君是四川人,早年间曾是一名我党党员。是的,你没有看错,而且他还是最早投身武装革命斗争的元老之一! 1924年,赵理君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是不是有些无法想象?这个无比狠辣的刽子手,竟然是一名教书育人的园丁! 到了1931年,赵理君叛逃,脱离我党,奔赴南京投靠了军统。从此之后,这个人一手拿着粉笔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们传道授业,一个手拿着手枪烧杀掳掠,倒也算是能文能武了。 赵理君如何上位封神? 毫不夸张地说,赵理君每一次“上位”,伴随的都是满地鲜血! 1933年,赵理君按照蒋介石的意思,杀害了民主同盟的领导人杨杏佛。同样是在这一年,赵理君又刺杀了爱国人士史量才。随着一次又一次刺杀行动的成功,这个拿着粉笔的老师成为了戴笠的心腹爱将。 总结起来,赵理君能够上位,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赵理君为人狠辣,为了完成戴笠交代的任务,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正所谓“人不狠立不稳”,这句话放在赵理君的身上是非常恰当的。 其次,赵理君的行动力强,只要是戴笠下达的刺杀任务,无论是爱国人士还是敌对人士,甚至是国民党内部人员,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正是因此,他在军统内部被称之为行动专家。 第3个原因,赵理君胆识过人、智慧过人。一些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在他手里全都迎刃而解。 正是因此,赵理君成了戴笠手中“最锋利的剑”,位居军统四大金刚之首。而让赵理君一举封神,成为军统第1杀手,则是因为刺杀唐绍仪。 妙计斧劈唐绍仪 唐绍仪是何许人也? 他是中华民国第1任内阁总理,国民党中绝对的元老,早在清朝时期,他就以全权大臣的身份,代表大清与英国谈判,而且他还是清末“南北议和”的北方代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唐绍仪的地位非常崇高。 唐绍仪 这样的一位超级元老,赵理君为什么要刺杀他呢? 1937年,“813事变”爆发后,上海随即沦陷。此时灯红酒绿的上海滩,陷入了一片恐慌与混乱,无论是权贵还是普通老百姓,纷纷逃离这片是非之地。 此种环境下,唐绍仪却坚持留在上海。上海马上就要成为沦陷区了,唐绍仪为什么不走呢?原因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1938年9月28日,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秘密来到了唐绍仪的住宅(以下简称唐府),两个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但是究竟谈了什么,外界并不知晓。 虽然土肥原贤二做得非常谨慎,但二人会面的事情还是被军统所知晓。通过一系列的事情表象来看的话,唐绍仪极有可能会投靠日军。 历史是严谨的,唐绍仪究竟有没有投靠日军,谁也说不准,史书上也只是说唐绍仪的态度暧昧。但是对于国民党来说,哪怕错杀一万也不能放过一个!尤其是唐绍仪,他的社会影响力太大,蒋介石绝不允许这样的人投靠日军,所以他密令军统局长戴笠除掉唐绍仪。 但此时想要除掉唐绍仪,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唐绍仪住在上海法租界,即便是军统特工,也不可以带枪进入。而且听到风声的唐绍仪又雇用了大量保镖护住了自己的府邸,除此之外,法国包括日本方面都派出了相当的守卫力量,去保护唐绍仪。 唐绍仪旧居 此时的唐府,不要说进去杀人了,就是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这该如何执行刺杀任务呢? 思虑再三,戴笠把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了追命太岁赵理君,如果连他都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其他人更白搭。 接到任务后,赵理君立刻动用全部力量去探查唐绍仪的情况,最终被他找到了“破绽”。唐绍仪虽然深居简出,并没有什么不良爱好,但唯独喜欢古董,这就给了赵理君可乘之机。 赵理君花重金买来一只古董花瓶,假装成古董店的伙计将花瓶亲自送到了唐府。在经过守卫的通报后,他成功地进入唐府,并且见到了正主。 二人一番交谈后,唐绍仪对古董花瓶赞不绝口,这时赵理君又谎称自己的手里还有一个更好的古董,希望唐绍仪能给鉴别一下。唐绍仪也没有多想,二人随即约定好了下一次见面的时间。 离开唐府后,赵理君命人打造了一个精致昂贵的金丝楠木盒子,盒子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夹层,夹层中放了一把特制的小斧头。虽然赵理君无法带枪进入唐府,但是凭借这把小斧头,就可以完成刺杀任务。 到了二人约定好的见面时间,赵理君再一次来到唐府。来到客厅后,赵理君连忙将桌上摆放着的4盒火柴全都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这是为什么呢? 民国时期的火柴 他是来刺杀唐绍仪的,偷几盒火柴又有什么用?别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得知赵理君又带着古董到来后,唐绍仪随即和管家一起来到了客厅。众人见面后,唐绍仪连忙让管家为赵理君倒茶点烟。但是管家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火柴,于是管家只好离开客厅,去别的地方取火柴。 管家走后,客厅里便只剩下了赵理君与唐绍仪。不知不觉间,管家便被支走了。普普通通的几盒火柴,便可以看得出赵理君的智慧有多么可怕! 天赐良机,赵理君连忙打开楠木盒子,让唐绍仪鉴赏古董。二人拉近距离后,赵理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夹层中取出特制斧头,劈向了唐绍仪的脖子...... 可怜的唐绍仪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下,便当场倒地不起。 得手之后,赵理君匆匆收拾完现场,抱起金丝楠木盒子便离去了。走到门口时,他还和守卫们热情地打招呼,说自己还有一个更好的古董要去取,唐绍仪还在客厅等着自己呢。 就这样,赵理君完成刺杀后,潇洒地全身而退。随后,“斧劈唐绍仪”的事情,被军统当做教科书般的案例进行了大肆宣传,赵理君也随之声名鹊起。 老照片 到了1942年,在戴笠的保举之下,赵理君成为第一战区少将专员兼洛阳专区行政督察专员,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那么赵理君究竟做了什么?竟然惹怒了蒋介石呢? 活埋中统大将 1942年3月15日,中统大将韦孝儒来到洛阳,参加河南省政府召开的省政会议。因为他与复旦中学的校长是好友,所以韦孝儒一行人便住在了复旦中学的教职工宿舍。但是当天夜里,韦孝儒以及复旦中学校长和他的几名随从,竟全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这还了得! 韦孝儒不但是国民党元老,而且还是国民政府河南省行政督察专员,更是中统的核心人物。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平白无故消失呢? 很快,媒体也得知了这件事情,在媒体的大肆宣扬之下,此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迫于压力,蒋介石当即给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发去电报,让他限期破案,如果有谁胆敢阻碍破案,可以就地处决! 这封电报相当于一把尚方宝剑了,但是手持“尚方宝剑”蒋鼎文,却毫无建树,调查数日,案件依然是毫无眉目。 并不是说蒋鼎文的能力不行,他可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也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人送外号飞将军,连他都破不了案子,谁还能破案呢? 随后蒋介石想到了戴笠,以及智慧过人的赵理君,当即命令二人迅速前往河南,协助蒋鼎文破案。此时的河南洛阳,可谓是“众星云集”,有手持尚方宝剑的飞将军,还有东方盖世太保,还有追命太岁,但即便如此,案件的侦破依然毫无进展,这是为什么呢? 别着急,下面我们会说。 案件迟迟无法推进,舆论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中统负责人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也开始频繁施压。逼不得已,蒋鼎文只好在河南全境张贴悬赏告示,动用民间力量协助破案。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告示张贴出去没几天,河南省政府办公室便迎来了一个中年男人。中年男子向工作人员反映了一个情况,他们村子外面有一口枯井,这段时间忽然间被人填满了,里面应该是埋着什么东西。 得知情况后,蒋鼎文当即命人前往现场,将枯井中的东西全都挖了出来。看到里面的东西后,所有人的心顿时凉了。 这座枯井中竟然有七八具尸体,其中一个人便是他们寻找多日的中统大将韦孝儒!他竟然被人活埋了,难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图片来自网络 得知消息后,蒋介石火冒三丈,当即要求蒋鼎文抓住凶手后,立刻就地正法! 那么凶手究竟是谁?又是如何被抓的呢? 酒后失言吐真凶 有一天,在洛阳的一个小饭馆里,两个地痞流氓喝醉了酒,便开始调戏饭店里的小服务员。这个时候饭店老板娘冲了出来,对着两个小混混便是几个耳光,两个小混混勃然大怒,刚要上前动手,老板娘却非常淡定的说: “我哥是县长,你们敢动我一下试试!” 喝醉了酒的小混混却是丝毫不惧,怒骂道: “我连韦孝儒都敢埋,一个县长算个屁!” 酒后的一句话成了案件的突破口! 两个小混混当即被军统特务逮捕,经过一番审讯后,混混们交代了作案经过,并且供出了幕后主使人,这个人便是夺命太岁赵理君! 为什么蒋鼎文和戴笠破不了案?杀人者便是赵理君,办案人员也是赵理君,贼去捉贼,捉得到才怪! 那么赵理君与韦孝儒之间究竟有什么仇恨?为何要活埋他? 中统VS军统?太岁头上动土! 前面说过,在戴笠的保举之下,赵理君成为第一战区少将专员兼洛阳专区行政督察专员,他的主要任务便是监管山西晋南到河南洛阳的黄河通道。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千万别小瞧了这条通道,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要想进入延安,这里几乎是必经之地!而且掌握了这里,就相当于掐住了山西的咽喉!众所周知,阎锡山和蒋介石素来不和,让赵理君监控这里,也是蒋介石制约阎锡山的手段之一。 来到黄河渡口后,“追命太岁”迅速变身为“活阎罗”,他联合当地的泼皮无赖组建了“华北战地督导团”,在赵理君的带领下,黄河渡口变成了人间炼狱。想要过河的人,无一例外地会遭到“督导团”的敲诈勒索。 如果态度好些,能够积极配合的话,“督导团”抢些财务便算了。如果不积极配合,极有可能会被“督导团”杀死,尸体则会被扔进黄河。普通百姓是这样,国民党的官员同样如此,尤其是中统的特工们经过渡口时,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多名中统特工被赵理君打死,扔进了黄河。 国民党有两大特务机构——军统和中统,虽然他们都为蒋介石效力,但是因为工作性质,两个特务机构之间矛盾重重,军统领袖戴笠与中统领袖陈氏兄弟(陈果夫、陈立夫)之间也是“势不两立”。 正所谓“蒋家天下陈家党”,纵然中统力量庞大,但是蒋介石却不以为然,他需要军统和中统相互制约,以免一家独大影响自己的统治。 国民党特务 而赵理君利用职权迫害中统特工的事,早已被中统高层怀恨在心,其中就包括分管河南的中统大将韦孝儒! 1941年,赵理君的手下用一批枪支,与土匪换了一些鸦片,回程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韦孝儒的督察队,韦孝儒当即命令士兵处死了首恶份子。 赵理君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刻给韦孝儒写了一封信,信件内容大体是:你最好识相点,放了我的人,归还我的货,否则你就给我等着!收到信后的韦孝儒,不但扣了赵理君的鸦片,还处死了所有押运毒品的士兵。自此,二人彻底反目成仇。 到了1942年3月,赵理君趁着韦孝儒到河南洛阳开会,连夜找人绑架并活埋了对方。 找到真凶后,中统的陈氏兄弟以及部分军方将领一起向蒋介石施压,要求严惩凶手。但是他们一群人却没有“斗”过戴笠,在戴笠的运作下,蒋介石同意将赵理君交给戴笠,押回重庆严审! 蒋介石的命令看似大公无私,实际上却是赦免了赵理君,那么为什么蒋介石最终又反悔,下令就地枪毙赵理君呢? 一封催命信! 按理来说,戴笠已经为赵理君铺好了路,他只需在监狱中耐心等待便可。但是赵理君越等越心急,因为长时间没有人来释放自己,这让他有点慌。于是他找人要来纸笔,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 信件的内容有些长,大体意思是:我为党国出生入死,做过很多贡献,比如说刺杀史量才,刺杀杨杏佛,刺杀唐绍仪等等,希望蒋委员长能够念及这些功劳,让自己戴罪立功重返军统,重返战场。 从表面上来看,这封信没有问题,但是当蒋介石看到这封信之后,却是勃然大怒,当即命令就地枪毙赵理君,这是为什么呢? 赵理君干的这些事都是见不得人的,而且都是蒋介石授意的,他把这些事全都抖出来,那岂不是抖了蒋介石的“老底”?换言之,你知道得太多了! 赵理君的智慧和才能,在军统中首屈一指,可惜他坏事做尽,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也算是死有余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