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而篇》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莫远忧的图书馆 2022-04-15

1.13 有子曰: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义:一、道义,正义。二、同,适宜,适当。

复:恢复,兑现。

远:远离,避免。

因:因心,亲善仁爱之心。可以理解为恩惠,与人为善。

亲:的意思。《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孟子说:夷子真认为爱自己的侄子与爱邻人的婴儿一样吗?

因不失其亲:与人恩惠而不失去爱心。可以理解为施恩不图回报。

宗:尊崇,尊敬、敬重之意。《诗·大雅·公刘》:食之饮之,君之宗之。(酒醉饭饱情绪好,尊崇公刘为领袖。);《仪礼·士昏礼》:宗尔父母之言。(尊敬你父母的话。)

【译文】

有子说:遵守信用的前提是要合乎道义,答应的话才能兑现。恭敬要符合礼,才能远离耻辱。与人恩惠而不失去爱心,才能被人敬重。

【学而思】

承接上一章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合乎道义才能遵守信用,不义之事,或被迫答应的事,可以不遵守。对人恭敬要符合礼制,不符合礼的恭敬会被认为是谄媚。施恩于人要有不图回报的爱人之心,才值得被人恭敬尊重。

《八佾篇》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知识扩展】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陈。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lí]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负:违背,背弃。   

要盟:,要挟,胁迫。要挟之下订立的盟约。

【译文】孔子离开了陈国。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