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过这一期《爆裂舞台》后,或许该重新认识一下吴宣仪了

 芋人圈圈 2022-04-15

吴宣仪终于又在舞台上玩了把大的

爆裂舞台新一期的竞演中

吴宣仪展示了一个震撼了现场的舞台——我要我们在一起》。

在这场表演中一开始的舞美就已经足够唯美

而当吴宣仪眼中满含着情绪,与舞者面对面,

亲手剪下自己的长发时,现场的情绪、气氛则被推到了高点。

吴宣仪自己说过剪头发这一段是自己的“秘密武器”

没有在彩排中展示过在正式表演中必须一次成功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现场观众音乐制作人

以及各位爆裂女孩儿们看到她剪下头发时

才会这样震惊被这样的舞台给震撼到

就如同安崎所言:“是一个作品”。

看到吴宣仪这次的表现娱人不由得回想起

创造101决赛和火箭少女101成团后的各种表演中

有好几次吴宣仪的舞台临场反应都被大家称赞过

那时候娱人就在想这个女孩子是真的适合舞台

01.早年“北漂”二次出道终成名

95年出生的吴宣仪12岁时就自己背着行李

前往北京在艺校学习

后来在参加艺考时吴宣仪被星探发现

最终于2013年成为乐华娱乐的练习生并前往韩国训练

2016年时吴宣仪同孟美岐程潇一起

在韩国作为宇宙少女成员出道成为团体中仅有的三位中国成员

作为一个中韩女团且大部分成员都是韩国女生

吴宣仪在当时在国内的人气还不能算是很高

直到2018吴宣仪和队友孟美岐一起参加了创造101》,

并且凭借自己的甜美风格赢得了广大粉丝的喜欢

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位出道

就在《创造101》的决赛中,

吴宣仪在个人舞蹈solo时麦掉了,

她的临场处理一气呵成,很多观众都以为那是设计好的动作。

出道后吴宣仪还在舞台表演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帮队友捡过掉在地上的耳环还有很多舞台突发状况的临场反应都很不错

在娱人看来,吴宣仪在舞台上的冷静、沉着、不惊慌,

应变时的毫无违和感,真的是她舞台表现能力强的表现。

02.上节目,言论被群嘲

高位出道的吴宣仪有高人气的加持资源自然也是很好的

除了拍戏外她还有了很多综艺资源

而也就是在某些综艺中的发言,

网友们好像发现了吴宣仪的一些“嘲点”。

比如早期的“一天八杯奶茶”梗

当然因为这个梗流传太广引起网友的吐槽

吴宣仪还进行了回应

因为工作忙碌经常吃不上饭所以用奶茶或巧克力这样甜甜的东西来补充能量

后来在一档综艺中吴宣仪分享了自己小时候被车撞到的经历

以及就在前阵子她对网友评价她穿着土味进行了回应……

总之,因为一些不够严谨的发言,

吴宣仪被网友们嘲了,而且不止一次

03.回归初心,回到舞台

在娱人看来吴宣仪来到爆裂舞台》,就是来寻找自我的

爆裂舞台里有一段采访

问的是各位女孩来参加节目的原因对舞台的态度

吴宣仪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

“虽然我现在工作很满,但是心里空空的”,

还有在她和工作人员的对话中的问答:

“你觉得我发光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舞台上。”

娱人想,大概没有什么比让热爱舞台的女孩子在舞台上做回自己更自在了吧。

平心而论吴宣仪在第一期的个人展示里的表现是美的

但也有点像单依纯所说的“只是好看”

因此网络上也有不少认为她的表演多少有点“拉垮”的声音

而在这一期里,吴宣仪通过《我要我们在一起》,

通过一场令人惊艳的舞台表演,

很正式地告诉了所有人,

在做舞台这件事上,她一直都是认真的,

是在思考的,是专业的。

吴宣仪在出场的时候写下填空“反吴宣仪正是我

在表演中身着一袭白裙

与穿黑裙的舞者跳着一曲双人舞

展现的是每一个“自我”的“外面”与“里面”,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在呈现,与真实内心。

人生其实就是一次次的自我怀疑与自洽的过程,

而在吴宣仪的演绎之下,《我要我们在一起》,

成为了吴宣仪“本我”与“自我”的融合,

就如同她的念

“我想找到我自己,变成真正的自己,真正的吴宣仪”。

04.结语

12岁开始“北漂”学舞蹈,18岁赴海外当练习生出道

吴宣仪真的有很多时间都跟舞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从火少出道至今其实我们也看到了吴宣仪的很多面

无论是一开始初印象里甜美可爱的她

还是在节目中回怼网友言论的她

这些印象,有好有坏,虽然很多面,

却又不够完整,显得片面。

而在《爆裂舞台》,娱人有预感,

或许我们会重新认识一个与以往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吴宣仪,

因为她真实地在实践着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

“我宁愿失败也不愿平庸”

也因为她真的有在珍视舞台

谁又不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慢慢成长的呢?

好了放下过去的那些刻板印象

好好享受女孩们的舞台吧吴宣仪值得其他女孩也值得


(文/娱人说圈)声明:图片就是网络,推送此文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不作商用。如有侵权,敬请联系,立即删除。创作不易,记得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