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葩醉驾案 难不倒柳州“办案能手”

 南国今报 2022-04-15


民警许嘉俊在调解一起交通事故纠纷。今报记者卿要林 摄

全警一心 担当为民

柳州交警支队系列报道⑧

随着“醉驾入刑”,处罚力度的加大,为了逃避处罚,当事人否认、找人顶包等状况百出,使醉驾案的侦破难度升级。去年以来,柳州市交警支队鱼峰事故处理中队就遇到了“醉驾入刑”以来首起“零口供”醉驾顶包案。不过,这起案子没有难倒民警许嘉俊。

许嘉俊是个年轻的85后。从警8年,到鱼峰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之前,他在派出所、刑侦、禁毒等部门都呆过,积累的经验和乐于挑战的个性,让他在解决交通事故的疑难杂症中游刃有余。

1  “剑走偏峰”找到关键证据

说起近日刚了结的“零口供”醉驾顶包案,而对记者的许嘉俊表情轻松。一年来,为侦破这起案子,许嘉俊日思夜想着如何寻找突破口,如何收集证据。

2015年3月14日晚10时许,在箭盘路肿瘤医院门口,一辆大众车与一辆丰田车在同向行驶时发生刮蹭,丰田车司机发现大众车司机有酒驾嫌疑,于是报警。事故处理民警赶到现场时,大众车司机郑某非常不配合,还叫来一众朋友“助阵”,表现十分嚣张。当晚,在巡警到场增援后,郑某才不得不到医院接受血液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其酒精含量高达137毫克/100毫升。

虽然有丰田车司机指认,但郑某不承认醉驾,还找来了女友黄某顶包。“虽然当时的证人证言都指向是郑某开车,但其女友咬定是她开的车。”交警鱼峰大队教导员李三忠介绍,麻烦的是,路面监控确实没有拍到郑某下车的一幕。

“监控只拍到两车刮蹭的画面,之后双方把车开到路边协商,恰巧超出了监控范围。”许嘉俊说,随后,他和同事调取了周边商店、超市、药店以及医院的监控视频,都没有拍到事发经过,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

就在此时,郑某自认为人脉广,不仅通过各方关系给鱼峰大队施压,还向督察部门进行投诉,企图扰乱办案民警的阵脚。针对案件的特殊性,大队将侦破案件的担子交给了许嘉俊,由他来确定侦查方向和思路。

一边要顶着当事人胡搅蛮缠的压力,另一边,事件的关键人物口风紧,难以攻克。在与队员多次探讨案情后,许嘉俊决定“剑走偏峰”,从非关键线索中寻找关键证据,终于从旁证中抽丝剥茧,一点一点还原事件真相。

此前,郑某曾模糊地交待了当晚一起吃饭的几个朋友的名字,因为郑某不愿透露更详细的信息,许嘉俊和同事花了2个星期的时间,硬是从公安信息平台上,将郑某的两个朋友锁定,并将他们传召到案。经证实,郑某与朋友吃饭当晚,其女友黄某并未在场,饭后是郑某自行驾车离开。

这起案件从事发的2015年3月,一直侦查至7月底移交检察院,再到今年3月公诉开庭,历时一年之久。当天,面对一环扣一环的证据,原本很硬气的郑某终于痛哭流涕,承认是自己开的车,并请求法院对其女友黄某及此前帮其瞒天过海的朋友宾某不要处罚。

考虑到其当庭认罪,郑某被判处3个月的拘役,郑某也因此被单位免职。而因为涉嫌伪证罪,黄某和宾某已被移交公安部门另案处理。据了解,他们面临的处罚可能比郑某更重。

今年9月,郑某到案服刑。这起柳州市首例“零口供”醉驾顶包案成功结案。

2 “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近年来,鱼峰事故民警发现,自从“醉驾入刑”后,因为处罚重了,当事人逃避处罚的手段也“高端”起来,给事故处理带来了新的考验。

这起蹭刮案由于涉及醉驾顶包,其侦破耗时1年方才终结,花费了大量人力、精力,这样做是否值得?“当然值得,这个坏头不能开。”许嘉俊说,这样的案子本身性质就非常恶劣,如果案子不破,以后有人效仿的话,负面效应将不可估量,因此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记者了解到,就在侦破顶包案期间,许嘉俊还接手了一起奇葩醉驾案。2015年8月11日凌晨2时许,在箭盘路加油站旁,朱某驾车撞到了路边一辆电动车,双方协商不下,朱某趁机驾车跑了,后被对方追上拦停带回了现场。接警后,民警到场对朱某进行测酒,结果显示高达205毫克/100毫升。民警还发现,朱某早在当年1月因醉驾被吊销了驾照。

看似确凿无疑的案件,却平生波澜。“案件送到检察院后被退回补充侦察。”许嘉俊说,因为朱某称自己并非酒驾,酒是在被对方拦回来后,双方在夜宵摊协商时喝的。如果没有证据,朱某的醉驾则不能成立。

在调查过程中,许嘉俊先是找到第一拨与朱某吃饭的朋友,了解到他当晚与朋友喝了不少酒;接着又找到第二拨当事人,对方证实,在协商期间确实给朱某倒了一杯啤酒,但朱某只喝了一小口。将这些证据串起来后,朱某无话可说了。

因为屡犯,朱某被判5个月拘役。今年4月,朱某到案服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