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道语文课】|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链接)

 登楼观 2022-04-15

图片


【设计背景】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是古代散文专题,主要选取了三篇诸子散文和两篇历史散文组成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诸子散文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选取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关于治国安邦的章节和道家经典《庄子》中隐喻治国和处世之道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和现实关怀。历史散文则选取了长于辞令的《左传》和长于叙事的《史记》。《左传》是儒家经典,也是文学名著,继承了《春秋》微言大义的笔法;《史记》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经典,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史记》作者司马迁以继承孔子之志自许,继承了先秦诸子的理性批判意识。这两部名著同样充满了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所选的具体篇目《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既体现了这两部史学名著的语言艺术特色,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文精神和现实关怀。本单元的导语阅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就体现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

人文精神与语言艺术专题学习设计,以本单元所选篇目为基点,通过精读文本、评点批注、互文阅读、比较阅读、问题探究、讨论、辩论、写作、分享等任务驱动,积累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常识,学习经典选篇论事说理的表达技巧和叙事写人的语言艺术,把握其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通过主动积累常用的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自觉扩展和梳理古代语言材料,提升归纳古代语言运用规律的能力。

2.辨析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的基本特点和不同侧重,熟悉两类散文中叙事说理的技巧,能用自己的话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文段,分析古人的思想智慧和语言艺术。

二、思维目标

1.通过比较不同的文本材料,分析其异同,发现其中的内在关联,建构新的认识,以及有逻辑有依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质疑,运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对历史人物和古代思想进行辩证分析,理性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局限,提升辩证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价值目标

1.通过探究孔孟的人文理想,汲取儒家胸怀天下、推己及人、经世济民、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想主义精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生命的境界。通过探究庄子的人文理想,汲取道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自然主义精神,尊重规律、敬畏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人生。

2.通过鉴赏史传文的语言艺术,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人生事业的经验智慧和重义轻利的人格精神,形成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功利论是非的价值观念。

【专题实施】

第一课段 探究儒道人文理想

核心任务:1.制作文言实词词汇卡片;2.辩证地梳理并列举课文中能适应当代的儒道思想,化为应对生活问题的智慧。

一、学习任务

1.精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梳理文本内容,从语言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提炼人物的思想观点。

2.互文比读有关资料,整体把握孔孟和庄子的人文理想的内涵,通过问题探究和辩论,辩证认识儒道人文理想的价值和局限。

二、课时安排

本课段共6课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课时,《齐桓晋文之事》2课时,《庖丁解牛》2课时。

三、学习资源

1.参考阅读钱穆《孔子年表》《孔子传略》。

2.互文比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公冶长第五·颜渊季路侍》《论语·季氏第十六·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子路第十三·子适卫》《论语·颜渊第十二·子贡问政》《礼记·礼运·大同篇》。

3.比较阅读程树德《论语集释》、徐碧辉《为日常生活赋予超越的诗性》、赵士林《曾点境界》中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解读。

4.互文比读《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5.比较阅读憨山《庄子内篇注》、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陈鼓应《老庄新论》、王博《庄子哲学》、方勇《庄子》译注中对庖丁解牛的解读。

6.比较阅读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的自序。

四、学生活动

1.精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疏通字音与字义,遇到一词多义的字例、古今异义词或古代文化常识,仿照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字词卡片,制作本单元课文的文言知识卡片或用笔记本加以整理归纳。在精读过程中,试着对人物语言、思想内涵、说理技巧、表达风格等进行批注评点。

2.梳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互文比读《论语·公冶长第五·颜渊季路侍》《论语·季氏第十六·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子路第十三·子适卫》《论语·颜渊第十二·子贡问政》《礼记·礼运·大同篇》,概括孔子的为政原则、为政次序和为政理想。

3.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与政事相关,都是关系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崇高事业,而曾点的志向,却是追求个人的逍遥,似乎与政治无关。可孔子唯独赞许曾点的志向,这是为什么?曾点之志与孔子一生追求的理想矛盾吗?参考阅读钱穆《孔子年表》《孔子传略》,比较阅读程树德《论语集释》、徐碧辉《为日常生活赋予超越的诗性》、赵士林《曾点境界》中对此的解读,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读书札记,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可参阅单元学习任务后的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

4.互文比读《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炼孟子的政治观点和社会理想,梳理孟子性善说与王道政治之间的内在关联,概括孟子王道思想的内涵,并围绕儒家的仁政思想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吗举行辩论会。

5.庖丁解牛这个富有诗意的寓言故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给人以无限的启示。历来围绕着、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养生的含义等,对这个寓言进行解读的名家不胜枚举,他们以各自的人生阅历和对生命的领悟,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寓言故事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比较阅读憨山、冯契、叶朗、陈鼓应、王博、方勇等人的解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庖丁解牛之我见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解读文章,尽量写出自己的个性。

五、学习评价

从下面两个学习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1.孟子的王道政治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强调以德服人、以民为本,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进步思想。但也有学者认为,孔孟的仁政思想从本质而言仍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是为了调和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护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等级制度,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比较阅读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的自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评论,谈谈你的认识,尝试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历史人物和思想。

2.有学者认为,庄子的思想主要是探求个人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如何保全自我的本性和获得心灵的自由,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慰藉和逃避现实矛盾的方法,这种逃避现实而不是改造现实的人生态度,消解了人们的反抗意志,使人们听天安命,逆来顺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评论,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第二课段 赏析史传语言艺术

核心任务:梳理并概括史传文的语言特点,能针对其中的1~2个特点,写一篇语言赏析小评论。

一、学习任务

1.精读《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把握不同史传文的语言特点,鉴赏史传文中外交辞令的艺术,领悟历史人物的智慧才能和人格精神。

2.通过分析质疑,从文本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多元化解读。

二、课时安排

本课段共4课时。《烛之武退秦师》2课时,《鸿门宴》2课时。

三、学习资源

1.参考阅读王立《婉约有致、辞强不激的语体风格——〈左传〉外交辞令之探究》、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

2.比较阅读《项羽本纪》、周恩来《项羽拿破仑优劣论》、岳庆平《项羽及其精神》、易中天《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四、学生活动

1.精读《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疏通字音与字义,遇到一词多义的字例、古今异义词或古代文化常识,仿照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字词卡片,制作本单元课文的文言知识卡片或用笔记本加以整理归纳。

2.史传文主要是通过记事和记言,叙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表现历史人物的政治智慧、思想才能和心理个性。在精读过程中,从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对语言对话的描写中,把握人物的个性,汲取教训和智慧,体会作者的匠心和情感态度,并将自己的心得用批注、总评的方式写在课本相应的空白处。

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烛之武退秦师》是世界外交史上运用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很早的杰出范例。除了地缘政治的因素,烛之武杰出的外交才能和辞令艺术也是成功说服秦王的重要原因。参考阅读王立《婉约有致、辞强不激的语体风格——〈左传〉外交辞令之探究》和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写一篇至少500字的论述文,概括《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外交辞令艺术的特点,至少总结三点,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鸿门宴》一文,故事曲折生动,人物形象传神、栩栩如生,但是也有不少不合常理的地方,例如项伯吃里爬外,泄露军情,回来报告项王,项王不仅没有治罪,还听从了项伯的建议。这种不合常理是司马迁的疏忽,还是司马迁根据传闻忠实记录,抑或是司马迁故意为之?细读文本,自主梳理出文中其他不合常理的地方,分小组进行探究,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本小组的探究结果。

五、学习评价

从下面两个学习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1.历史事件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促成的。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王退师,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己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比如秦晋之间的关系、郑国与晋国之间的过节、秦穆公和晋文公的生平为人等,写一篇800字以上的分析报告,多角度分析烛之武之所以能成功化解危机的原因。

2.《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兵败自杀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并且为发哀,泣之而去。比较阅读《项羽本纪》、周恩来《项羽拿破仑优劣论》、岳庆平《项羽及其精神》、易中天《项羽何以输给刘邦?》,请以刘邦的口吻,给项羽写一篇800字以上的祭文。

第三课段 百花竞放方是春

核心任务:策划校园戏剧文化节。

一、学习任务

策划校园戏剧文化节,创作历史情境剧本,课后进行排练,并在戏剧文化节上进行展示。

二、课时安排

本课段共2课时。查阅资料、创作剧本1课时,展示1课时。

三、学习资源

可以利用前两个课段中提供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四、学生活动

自主策划一个以个人与历史为主题的校园戏剧文化节,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可从孔子、孟子、庄子、烛之武、佚之狐、项羽、刘邦等人物中,选择五人,根据人物的人生经历和人格精神,创作一个历史情境剧本。根据剧本在课后进行排练,并在戏剧文化节上进行展示。

五、学习评价

可以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做评委或客串其中的一两个角色,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最佳剧本1个,最佳导演1名,最佳演员2名。

【专题评价】

一、单元核心问题理解

本单元专题学习设计涉及的学习任务群有: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在语境中理解词义、梳理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发展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进行审视,辩证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本专题的核心任务是探究古代散文的人文精神与语言艺术。为了完成这一核心任务,本专题采取以读启思、以思促写、以写促思、以思促读的三位一体的学习策略,贯穿整个专题学习的始终。第一课段的主要任务是汲取儒道两家思想的智慧,侧重于探究孔孟和庄子的人文精神;第二课段的主要任务是鉴赏史传文的语言艺术,侧重于探究不同史传文的语言特点和外交辞令艺术,从语言中把握历史人物的个性和智慧;第三课段的主要任务是策划戏剧文化节,通过创作历史情境剧本和戏剧表演,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的韧性和超越时空的魅力,增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心和对专题学习的兴趣。

二、测试反馈

1.搜集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有关的典故、成语和名言警句,解释这些典故、成语和名言警句的内涵。如为国以礼、曾点气象、浴沂风雩、保民而王、不忍之心、不为也,非不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善推其所为、缘木求鱼、发政施仁、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批郤导窾、新硎初试、发硎新试、官止神行、庖丁解牛、善刀而藏、迎刃而解、项庄舞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等。

2.“庖丁解牛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弘扬工匠精神,有何启示?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给建设生态文明、弘扬工匠精神拟写一段广告词。

【本设计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专题学习模型的研究与构建”(项目号61877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吴林俊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550081;张秋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