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盖碗、紫砂壶,是当代三大主流泡茶用具,各有适宜的茶。
每种茶具都有拥趸,技艺精湛者,能用一种茶具泡六大茶类的茶叶。 普遍而言,玻璃杯适合绿茶,盖碗比较百搭,紫砂最配乌龙。 用它们冲泡六大类茶叶,会怎么样? 来打个分,看看它们的适宜度。 玻璃杯:纯净无瑕,绿茶伴侣 我们早有玻璃工艺,或者说琉璃工艺。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剑,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过玻璃茶盏和茶托,是唐僖宗供奉的御用玻璃茶具。 成书于明代的《西游记》里,沙僧因为打破玉帝的琉璃盏而被贬,可见珍贵。 清朝前期,玻璃依然是珍稀的奢侈品,或皇家自用,或用于赏赐,民间罕有。 民国时的寻常人家也不多见。 建国之后,玻璃器具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广泛流行开来,80年代,玻璃茶具已经成为上海城镇青年必不可少的结婚用品。 玻璃透明无暇,元稹有诗云:“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不隔视线的特性,使得它最适合泡绿茶,方便欣赏绿茶的姿色,堪称绿茶之友。 黄茶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序,大体相近,也适合玻璃杯,尤其君山银针,在玻璃杯中沉沉浮浮,三起三落,堪称爱茶之人的视觉盛宴。 物是人用的,只要我们乐意,玻璃杯也可以泡其他茶叶,不过适宜度会大大下降。 白茶还好,不惧久泡。 泡红茶、黑茶、乌龙茶,如果不做茶水分离,茶汤浓郁非常,易苦易涩,一般人扛不住。 玻璃杯做茶水分离,必须借助其他物件挡住茶叶,总归麻烦。 个人将玻璃杯冲泡六大茶类的适宜度打分如下: 绿茶:★★★★★ 红茶:★★ 白茶:★★★ 黑茶:★ 乌龙茶:★★ 黄茶:★★★★★ 盖碗:O型血,实用之王 盖碗,创制于康熙年间,专供饮茶,碗与盖合一,既可防尘保温,又能刮拨茶叶,避免入嘴。 此时官方称呼有待考证,乾隆时期称为“茶吊”,同治时期,清宫官方样式中,明确了盖碗的称呼。 民国十年前后,盖碗补上了托,盖、碗、托合一,天、地、人三才全了。 茶托防烫,既方便端茶,又能承接溢出的茶汤,终于成了完全体,这时不叫盖碗,别有称呼:饭贝。 盖碗是茶具中的O型血,实用之王,冲泡各类茶叶都游刃有余,毫不怯场。使用之时,动作有范,仪式感足。
它能端起来直接喝茶,也能沥出茶汤,做到茶水分离,所以通用性极高,只要掌握好出汤时间,六大茶类不在话下。 冲泡细嫩的绿茶要稍微注意一点,不要加盖,避免闷熟茶叶。 冲泡六大类茶叶的适宜度: 绿茶:★★★★ 红茶:★★★★ 白茶:★★★★ 黑茶:★★★★ 乌龙茶:★★★★ 黄茶:★★★★ 紫砂壶:紫砂何止配乌龙 宋代,紫砂茶具问世,但制作粗劣,难登大雅之堂。 到了明代中期,文人墨客盛行饮茶,宜兴紫砂壶乘风而起,融入书画、篆刻艺术,上升为艺术品,此后制壶名家辈出,造型推陈出新,风靡数百年。 80年代中期,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兴起紫砂壶收藏热潮,紫砂壶价格起飞,现在一把普通的手工宜兴紫砂壶,少于500元难办。 文震孟在《长物志》里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紫砂的双重气孔结构,使得用它泡茶,茶汤不失原味,香不涣散,用于冲泡高香的乌龙茶,最是绝配。潮汕人无不精于此道。 有些重度紫砂壶爱好者,认为紫砂壶透气,适合泡各类茶,关键在于掌握出汤时间,这点跟盖碗有异曲同工之妙。 冲泡绿茶,建议只在出汤时盖上壶盖,其他时间不要加盖,以免闷熟茶叶。 冲泡白茶,要稍微闷久一些,因为白茶未经揉捻,不易出味,投茶量也要相对多一些,所以需要选择比较大的壶。黑茶最好也用大壶。 红茶重揉捻,容易出味,紫砂壶嘴小,出汤慢,建议水温降低5℃左右,以免茶叶久泡,内含物质溶出过快,茶汤酸涩。 冲泡六大类茶叶的适宜度: 绿茶:★★★ 红茶:★★★ 白茶:★★★★ 黑茶:★★★ 乌龙茶:★★★★★ 黄茶:★★★ 以上打分,囿于小白的个人偏好,主观性比较强。 大家或许不同意上述观点,欢迎留言打分,共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