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吃的连花清瘟胶囊是这样生产的,抗击疫情,这些科技逆行者在行动!

 二马仔 2022-04-17

近日,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自本轮疫情以来,上海新冠肺炎感染人数累计已超过20万例,且数量仍在持续走高。

面对上海严峻抗疫形势,各省市纷纷派出自家“大白”支援上海,同时以沪为戒,提高自家防疫警戒。除进行号召志愿者、动员医护人员积极参与防疫抗疫的“基操”之外,还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积极运用各种无人化、科技化手段,努力实现防疫系统化、自动化。

机器人作为保障生产运行的重要工具和实现生产生活自动化的重要助手在防疫抗疫等特殊时态下被赋予了特殊意义,中国许多机器人企业在防疫抗疫过程中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努力以企业科技力量助力防疫抗疫。

机器人与防疫抗疫看似毫不相关,实则密切相连,本文便从产业链上下游盘点了13家企业战疫案例。

花式应用助防疫物资生产

上电科研发核酸检测机器人

作为防疫抗疫重要抓手的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但目前而言,大多数核酸检测仍采取传统人工取样方式,部分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存在发生以核酸检测为中心的聚集性疫情的隐患与风险,这导致核酸检测反而成为目前防控疫情中必然存在的薄弱环节。

图片

此外,核酸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无论气温如何都必须身穿防护服隔离衣,工作量大时需长时间不喝水、不进食、不上厕所,这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极不友好。在此情形下,核酸检测机器人成为缓解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沉重工作压力的最佳选择。

对此,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集机器人研发、服务、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便联合上海宏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用于进行核酸检测的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试图为防疫抗疫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通过采用麦克纳姆轮底盘搭载轻型协作机械臂,并配合智能冰箱、样本处理自动化模块、核酸提取仪等设备,实现样本、试剂等物料的快速取放和移载,该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在具备小体积的同时兼具轻巧性与灵活性,并可满足边充电边工作的需求,即便在实验室等狭窄区域内也能自由移动作业,解决了核酸检测工作者上门取样时需携带大量物资的难题。

图片

节卡助力抗原自测试剂盒产线

除核酸检测外,自3月11日国务院制定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后,“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成为居民自查与早期快速筛查关键工具,但其生产也离不开机器人企业的助力。无论是试剂生产、试剂包装亦或是其他生产步骤,背后几乎都能寻到机器人的身影。

图片

协作机器人安全、轻便、易用、灵活的特点令其在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生产过程中具备天然优势,能够适应疫情下生产任务的快速变化,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换线。

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JAKA C7协作机器人便被应用在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产线上。JAKA C7协作机器人主要用于完成贴标、灌装,加帽、装托盘整套流程,可在避免药剂漏出和标签损坏的同时自动将贴标后的试管从传送带放入泡沫托盘中。

国内另一家知名协作机器人企业苏州艾利特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协作机器人产品也在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产线上岗作业。

图片

艾利特EC63协作机器人搭配SMC夹爪,配合SMC多种流体控制元件等组合使用,可实现试管的立库搬运存储及定量灌装及分拣等工作,剂量、灌装瓶品种等多种生产要素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控制。

协作机器人在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产线的应用高效取代了人工作业,显著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医疗检测人员工作负荷。

台达则凭借自动化专业能力,打造了“智慧化诊断试剂盒全自动组装流水线”辅助有资质的医疗生产企业,高效生产“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

由SCARA机器人与视觉检测系统组成的全自动组装流水线单通道综合产能大于2000份/小时,每条线每天便可生产4万份抗原试剂卡。

艾利特助力莲花清瘟产线

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的一系列中药,对于新冠肺炎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但目前中国中药产业自动化程度仍然不高,中药饮片、颗粒剂、丸剂、乳膏等形态中药生产加工物料流动性差,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欠乏,苏州艾利特机器人有限公司便对此进行了应用场景开发。

图片

由一台AGV+艾利特协作机器人EC66组合成的复合机器人便可成功助力中药临方固体制剂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从煎药设备到通知快递员派送全线实现无人自动化生产。

图片

集成在AGV上的协作机器人承接了各种设备之间的转运、取料、放料等简单、枯燥、重复的工作,同时也可胜任在无尘车间对药物、疫苗、诊断设备、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的运送等任务。目前,艾利特此解决方案已推进多家社康中医药馆。

图片

此外,针对血液净化设备、输液设备、医疗器械装置及耗材等精密部件生产和搬运,艾利特通过使用EC66协作机器人集成软体机器人的柔性夹爪,替代人手完成物品移载,场布安装调试最快只需4个小时即可完成,机器人被安装在带有滚轮的工作台上,可轻松推动到不同的工位,实现任务快速切换,该解决方案已先后成功应用于华东某医疗器械独角兽企业、南宁&武汉某医疗器械厂等医疗企业,在防疫抗疫中发挥的作用显著。

需求倒逼企业研发“新物种”

在防疫常态化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多样化防疫需求同时也倒逼机器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独特设计创意与应用需求结合下,多款创意产品由此衍生。

集萃智造“双杀”机器人助消毒

集萃智造的大容量清洁机器人、大族机器人的复合送餐机器人均是此特殊背景下的创意产物。

不同于普通清洁机器人仅有清洁的唯一功能,集萃智造针对防疫时态下大型商场、医院、机场等公共空间的清洁与消毒双重必要需求,将两大需求进行融合创新,推出具备清洁+消毒双重功能的大容量清洁机器人。


集萃智造的大容量清洁机器人一方面打破了市面上大多数清洁机器人尘推布需手动拆卸换洗的限制,彻底解决了尘推布自动清洗的难题。另一方面,集萃智造为其加入雾化+紫外+吸尘+拖地多重模式。通过搭载微米级雾化喷头,增加消毒剂覆盖面和均匀性,搭载紫外UVC杀菌系在无人环境中进行灭菌工作。在进行清洁工作的同时,集萃智造清洁机器人可同步进行消毒工作,真正做到“一站式除尘消杀”。

详细内容欢迎阅读机器人大讲堂发文:疫情反复,这家企业派出多个机器人,智能科技助力抗疫”第一线”

大族机器人挑战无接触配送

大族机器人则针对市面现有商用配送机器人普遍无法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的痛点和防疫情态下提倡无接触式服务的矛盾点进行积极探索,推出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

激光SLAM导航的运动底盘加机械手的产品设计令其能够高精度避障和定位,同时依靠搭载的机器视觉或者力传感器,机器人可定位物品和放置地点、自动快准稳放置物品。通过打通酒店梯控系统,酒店住客系统等多个系统,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还可实现判断住客情况和门号,在不同楼层、不同房间之间准确移动切换。

此外,大族机器人推出的配餐机器人拥有大容量装载能力,可高效率无接触配送,相较相较普通配送机器人,大族机器人的配餐机器人显然更适合在防疫抗疫这种特殊时态下使用。

详细内容欢迎阅读机器人大讲堂发文:隔离酒店15分钟送40份盒饭,解决酒店送餐最后一米,这个机器人亮了!

机器人大改造保民生

科大讯飞语音机器人助力流调

流调工作是切断疫情传播链、防止疫情蔓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卫健委流调通常面临快速精准的高要求和需求急、工作量大、接通率低的难题,如何在流调基础过大的情况下,抓住“黄金24小时”黄金流调期成为众多流调工作者的困扰。

此次上海防疫为此便联合上海联通、科大讯飞成立专项攻关团队,根据实际防疫需求进行智能语音机器人的话术设计。

图片

语音机器人这个被普遍应用于电销、客服、快递、广告等多个领域的“烦人精”,在针对上海防疫的特别要求进行二次开发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智医助理辅佐相关的防疫、战疫行动。

利用数字技术,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某社区便完成了嘉定部分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信息排查工作,大大减轻了社区一线防疫人员的工作负担。

仅用48小时改造的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机器人,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完成了从“智能笨蛋”到“流调神器”、从“骚扰电话”到“政府关怀”的升华式改变,其变化之快让人不禁产生智能语音机器人之前到底是不是真的很烦人的灵魂质问。

无人配送车替代跑腿小哥忙送货

此次上海抗疫同时也面临着人力物力不足、物资难抵家门、生活物资“断供”的配送难题。这为尚未大面积推广开来的无人配送车提供了良好“施展拳脚”的场地。

在武汉疫情爆发时开创了疫情下运用无人小车配送物资先河的“老兵”京东物流、社区买菜界“扛把子”美团、美团合作伙伴毫末智行、长沙无人配送车企业行深智能等多家企业均紧急调运了大量无人配送车和工程师至上海封控社区,为居民配送快递、生活物资、药品及防疫用品,助力社区抗疫。

图片

在全区封控,道路车辆、行人较少的特殊情境下,多家企业的无人配送小车奔走于封控社区之间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间,无人配送车运送食品受损等消息也断续传出。原以快递配送为设计初衷的无人配送车,似乎针对防疫情境下的主要运输物资食品蔬菜存在“应激反应”,尚不能完全满足多样化配送需求,仍需进行改进。

而深圳、美团、京东等向上海捐赠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这一举动似乎对此进行了侧面印证。

尽管无人配送车在配送物资种类方面仍有缺陷,但必须承认的是,无人配送车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紧张的物资配送需求。期待在之后的抗疫行动中针对更加细分应用场景进行改造后的无人配送车能在防疫抗疫与生活应用中发挥更大功效。

结语

无论是新冠肺炎检测与治疗过程中的核酸检测耗材生产与新冠肺炎治疗器械医药生产,还是疫情防控中的流调工作开展、封控区居民生活物资配送,甚至于公共空间的环境消杀,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

随着防疫工作成为常态,机器人局限于工业应用的常态被打破,在各个与防疫密切相关的领域,机器人应用场景逐渐被开发。同时,在疫情需求的倒逼下,越来越多的实用防疫机器人产品被开发。

在机器人行业助力下,防疫方式逐渐改变、防疫效率逐渐提升,随着核酸检测机器人等越来越多防疫产品被研发并投入现实防疫场景使用,也许在未来不久,机器人自动化防疫将成为现实。

排版 | 迪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