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种传记的区别

 早晚积累 2022-04-18

读书久了会发现,读传记是读人的好方法。读传记,就好像在和一个智者聊天,听他人诉说主人公的故事。但传记有好几种,我之前并没在意也并不知道区别。

传记一般分为四种:定案本、授权本、一般传记和自传。

定案本,对一个人的一生作详尽完整的学术报告,够的上定案本的传记说明这个人非常重要,并且此人已逝。

这样的传记代表一段历史。代表作有鲍勃威尔的《约翰逊传》。

授权本,通常由重要人物的朋友来书写,从朋友的视角来记录这个人的经历。这样的传记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比如《乔布斯传》

一般传记,这一类传记间于定案本和授权本,这一类比不上值得信任的定案本。但没有它后人可能会很难了解这些名人。

代表作约翰·丁达尔的《发明家法拉第》,再比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及的《奇特的一生》也属于这一类。

如果没有《发明家法拉第》,后人很难了解到法拉第的生平与贡献。

我读过的《曾国藩传》也属于这一类。

自传,是作者写自己的生活与经历。自传都是作者尚在世的时候的记录。

因此自传一定是未完结的生活,并且由于是自己写,很难说清作者会不会带偏见,掩盖事实或夸大事实。我读过的《富兰克林自传》属于这一类。

这四类传记,各有各的好。对我来说选择自传和一般的传记读都能给我启发,毕竟读过的传记还不是很多。

那些有成就的名人,他们的经历都能给我启发。

而若是读的传记多了,这时到要挑一挑版本来读。

比如《曾国藩传》,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张宏杰的版本。

这四类传记的异同也提醒我。接下来再读书,会尽可能选择已经逝去的人留下的著作或者传记,越久远的越好。

越是故去的人,作者记录的故事,也会更加客观,道理很简单,已经是尘埃落定的事了。故去的人也已经久远了,客观且又尊重事实的叙说最好说。

多读传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过去的人若是有故事能够流传下来。多半是做了很多事,或者有很大成就的人。这样的人的智慧多少值得学习。

参考文章:

读书究竟为什么而读?

上一篇文章:

其实我们可以做的更多做更好

爱积累的磊

早晚积累

每天变好一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