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则你的习惯

 早晚积累 2022-04-18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让我想起这段话的是早晨读瑞达里欧的公众号,看到一段讲述的是习惯的文字。原文如下:

文字很短,但言简意赅。最打动人心的是这句:“任何事只要重复足够多次,就会形成对你有控制作用的习惯”。

回想自己的跑步习惯,2016年我开始跑步,每周跑3~5次,这样的跑步节奏坚持了四年,真的成了一种离不开的习惯。

我想这应该就是重复的力量吧。重复跑步,让自己成为喜欢运动的人。

去年因为疫情和工作繁忙的原因,半跑半歇,再后来打算重新规律跑起来的时候,发现原本膝盖部位就有的滑膜炎,一跑就有痛感,索性停下来休整,希望完全康复后能够一直跑下去。

于是,渐渐地跑步停了。我想这也是“重复的力量”吧。是重复中断的次数足够多了,养成了不跑的习惯。

运动似乎也遵循马太效应,越是运动就越想动,越是不运动,越是懒散。

通过跑步,我能感受到,运动的人是在用身体控制大脑,而懒散的人多半是被大脑控制了身体。

以前看到你能用大脑控制大脑时,只是觉得好玩。实际上,不经意间,我们真的可能被大脑控制了,而不是控制大脑做事。

习惯有多重要?

最近重读张辉的《人生护城河》,作者在第一章提到想清楚三个恐惧和希望,分别是想清楚5年的恐惧和希望,10年的恐惧和希望,以及30年的恐惧和希望。

我在读这段话时,脑袋里不停地思考,对我来说,究竟有哪些恐惧和希望?

就5年来说,应该是习惯吧,5年时间真正能养成的就是一些好的习惯,这些习惯能够推着我们舒服地向前走。

运动、阅读、记录、按时作息、合理饮食,就是这些小事。这些小事做不好,会让自己迷失,迷茫,而做好这些小事,就能给自己信心和希望。

说到10年,我想应该是学习一项技能,5年的时间太短,很难学会一个像样的技能,但10年时间真的能够帮助一个人打磨一个长处。

如果下一个10年依然没有拿得出手的长处,还和现在一样,那才是我最该恐惧的。而拥有一个能够帮助他人的长处或者技能,我想那能够给我希望。

再说30年,30年后我已经70多岁了,想想真的有些恐惧,生命也许开始倒计时了吧。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谁也帮不了自己。我想这是最大的恐惧。

除此之外,如果到了那个年龄,还没有属于自己像样的作品和值得回忆的事,同时也没有自己喜欢做的事。

而百岁人生的时代即将到来,那么那个时候就是在等死了。这可能比没有健康的身体更加的恐惧。

写完上面的文字,其实我是惶恐的,感觉自己虚度了这些年。

要破除恐惧和迎来希望,没有花哨的套路,无非就是立足长远,从点滴开始积累。

正如开头马太效应说的那样,做的越多,得到越多。

参考文章:

你可别小看了跑步——2年3千公里改变1个人

上一篇文章:

如果你还用思维导图记笔记,那你真用错了导图。

爱积累的磊

早晚积累

每天变好一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