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三十卷目录 梧州府部汇考二 梧州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三十卷梧州府部汇考二梧州府山川考二〈水利附〉《府志》容县南灵山 在县南二里,上有古坛。 大容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以其迥阔无所不容,故名藤容。北流兴业诸县郁林,高浔诸州,分据其麓,皆以北山为望。按《县志》:在城西北十五里,为县治来。脉高五百馀丈,周围千馀里。 《风土记》谓容山形如伏虎势,若驱羊者是也。天塘山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上有塘,水旱涝。不增减,故名。按《县志》:周围二百馀里,南通广东信宜县,山上有泉,流下为池。分为九支,汇于渭龙江。 都峤山 在县南二十里。山有八峰,曰兜子、马鞍、八叠、云盖、香炉、仙人、中峰、丹灶,而八叠奇秀最高。有南北两洞,皆天造地设。道书第二十洞天,即此。南洞宽坦,中列浮屠大像。北洞差狭,为星坛。凡八,中峰绝顶,有室曰中宫院。宋苏轼送邵道士还山诗:乞得纷纷扰扰身,结茆都峤与仙邻。按《县志》:高三百五十馀丈,为县治左臂。八峰之外,又有两洞,其中俱有石岩。中峰绝顶,一岩曰中宫,名曰宝元之天断崖。绝涧下临数百仞,可沿磴扪萝而上。昔葛洪炼丹,勾漏常往,栖息于此,故又名丹灶山。奇岭山 在县西南五里。 凌云山 在城东北十五里,与金牛相对,其上多产斑竹。 诰轴山 在城东十里,与挂榜山相连,锁绣江下关。 石梯山 在城南一百五十里。 西山岭 去县二十里,势极高险。 真武岭 在县北二里,又名北灵山,其状如龟,色间青黄,粹然逼真。 金牛岭 在城北二十里,为县治镇山。 魁星岭 为学宫正案。去城南五十里,岭势嶙峋挺拔。 桃核岩 在宝元寺右。 波罗峡 在县东。 濯缨石 在县西南三里。枕江有亭,曰沧浪亭。下有石沟,曲水流其间,可泛羽觞。邦人因之而禊焉。 读书台石 其石上耸其平,如砥。昔渔人系舟夜宿于此,闻有朗诵书声。 容江 在县南。源出北流县峨石乡。东过藤梧至广东番禺县,入海。汉马援云:仰观飞鸢,跕跕堕水中。即此江。按《县志》:一曰绣江,源出高凉峨石山,经北流绿蓝山,与渭龙合。环县南而东出藤梧,入于南海。 波罗江 出波罗里,源亦自天塘山来。 渭龙江 在县西南七里,源出天塘山。其流分为九,至此复合为一,流入容江。按《县志》:水分九支,其三别出,一向罗龙,一向古邓,一向庆垌,一向都代,一向侥仪,一向六藿。自东而西,愬流分汇。是谓渭龙。入于容江,又从西而下,两水潆洄而来,内外朝宗。 丝罗江 源出大容经水口。石头平地,离洞河边,过平南地,方出窦家寨,入容江,下藤县。思登河 在城北五里,有桥当孔道。 龙潭 在城北十里。唐时风雨之夜,报恩寺钟来与潭龙战。 乌石潭 上有石艾。每逢重午,则邑人采之。猪牙滩 毬门滩 马埒滩 乌圭滩 河水滩 欧公滩 郁夹滩 虎跳滩 波罗滩 莲塘 在容县治。唐元结栽莲于中,尝构亭其上。 温泉 在容县南五十里冯村。泉有二窍,东窍微温,可浴。西窍太热,如沸汤。 杨妃井 在容县西。唐杨贵妃尝饮者,今堙废。许子真记杨妃:容州普宁县云陵里人,父维母叶氏生,妃有异质,都部署杨康求为女。时杨元 琰为长史,又从康求为女,携归后,进入寿王宫。元宗召为贵妃。 沙涧井 在城外西南隅。泉甚清浅,四时如注,不竭。 岑溪县 黄石山 去县十里,其山石皆黄色。 丁兰山 在县东三十里。中有屋基,即丁孝子故居。今为孝感祠。按《太平御览》:苍梧孝子丁密,俗讹为兰。《汉书》丁兰,河内人也。按《明一统志》:山下有丁兰村。 凤山 在县南一百里,山形肖凤。按《通志》:有大洞,形势绝高。 都盘山 去县二十里。 要峨山 在城东七里苍岑交界。 皇华山 在县南。 马鞍山 在县东。 乌峡山 在县西北十里,壁立万仞,为岑之门户。按《县志》:在废牛儿营,每有贼截径。 双贵山 在归义乡。俗名双髻。按《县志》:形如双贵人。 土柱山 在西乡,尖秀如文笔。 西泷山 山形耸秀,锁岑水口。 天堂山 大瓮山 将军山 白石山 石人山 根子山 以上诸山俱在上化合乡。 排侯山 山路甚隘,旧多贼截径。 鸡头山 邓公山 冷水山 以上诸山俱在下化合乡。 蝴蝶山 即丁兰山。 通天山 入北科由此路,高峻。 大晕山 在废独州营。 禾仓山 仆船山 以上诸山俱在归义乡。 周公山 在松峒猺地。其下峻险,旧为贼巢。周婆山 在黎峒猺地,与周公山相对,径隘不可攀跻。旧时,兵大征,尚未至此。 封门山 以上三山俱在永业乡。 淰水山 廷泊山 二山俱在中西乡。六葵山 黄俭山 二山俱在南乡。青墨山 旧为陈选贼巢。 木岭山 在南隘口。 昙平山 马岭山 以上诸山俱在连城乡。 高城岭 在县城北,其岭有三,一曰马头,一曰大富,一曰登高,皆极险峻。 通天岭 在城东三十里,高峻无比。 白象岩 在城东二十里,石穴巉岩,扣之有声。葛仙岩 在县东六里,其上有棋枰石,葛洪尝寓此。 石泷 去县治十五里。 潘洞江 在城西二十里。出连城乡凤凰巢,经南仪州通舟楫,经藤县合流大江。 皇华江 在县南一里。出连城乡,一源出中西乡,合流皇华山下,南绕县城,西流入绣江。按《县志》:至崩塘山,合北科大峒水,流出归义乡。合龙潭水,逶迤而至县治前。合乌峡水,一折而下,西泷为六。蕃蒙登水口,至三眼堡,合义昌乡昙廷水口,会流而入于江。水路多石,小舟仅至泷下,不能达县。 竹子河 其源出永业乡之腰峨山。至会村,合黄陵根竹水。 南渡河 其源出广东怀乡木岭峡。合众水流入连城乡,经平河司,合上里水,由鱼脩白蝶入南乡。经南渡司,过西乡,经荔黄水口,至下化合乡,合罗末水口。会流入江河中,亦多石,极险恶。小舟至南渡,白蝶而止。 泷底河 《府志》无。按《通志》:隶县境。 龙潭 在归义乡。古松怪石,潭深无底,祷雨辄应。 韩泉 在大洞。取水煮茗,以祀昌黎。邑人高熊徵有记。 葛井 在城东山半。有泉为井,清甘而甜美,流入石穴中。 丁兰井 即孝子汲水养母处。 怀集县 齐岳山 在县西北一百里。山势峭拔,出于众山之上,故名。上有龙潭,岁旱祷雨辄应。按《县志》:在城北百一十里,高类衡岳,因名齐岳。山腰有铜钟一,铁钟一,上存刘宋年号。钟自有声,风雨辄应。下有一山,即以铜钟名温泉,出其麓,寒月可浣流远亦能灌田。 天马山 在城南五里,山间有水。万历十年,梁元祖凿石开圳,运水灌田。 忠谠山 在县六十里。以其灵秀所钟,人多忠谠,故名。载《一统志》。 笔架山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峰峦耸秀,如笔架然。按《县志》:三峰亭,亭耸插云外,为学宫前案。即八景中,笔架文峰也。 云头山 去城一百四十里。两山相并,云起其间。 白鹤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常有白鹤群聚其上。 蓬崖山 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其山险峻,多白石,在务本里诗洞。 松柏山 在城西北八十五里。山多松柏,抚猺居之。旧有营兵防守。 金鹅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山下有水,昔人尝见数鹅潜游。乡人挖沙淘之有金,故以此得名。兰峒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山多兰,亦抚猺居。路通下帅、三江、石田至八排。 牛栏山 在城西北九十里。山顶有路,通贺县。荔枝山 在城西七十里。 会龙山 在城北八十里,四峰秀立。 亚帅山 在城北九十里。桃花、白沙二水发源于此。 清水山 在县西六十里。山下出泉,清澈流,出花石,灌田数十顷。 戴帽山 在城东一百里。烟岚日覆,其顶状若冠缨。 宁洞山 群峰叠出,竹木交生,在城西七十里之遥。 登仙山 在城南一百三十里。相传昔有道人修炼于此,后不知所往。 哆啰山 在城西与忠谠山相连,哆啰水出于此。 黄姜山 在城北七十里,通大歇岭。崇祯十四年,知县李设营山口防守。 蒲洞山 在城北一百三十里。上有天池,为将军会龙诸山之祖。 将军山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二峰峭拔,俗传古出将军于此。 梅子山 在城东一百里。壁立如削,梅树丛生。盘布山 在城东一百里。青竹丛生,象角厂商人,竹木皆出于斯。有葛可为布,故名。 莲花岭 在城北二里。为县治主山,旧有莲花寺,今废。 怀高岭 在县西半里,县之得名以此。 天胜岭 在城东半里。下有古寺,上有池水,四时不涸,其麓又有古塔山庄。 登云岭 在县北八十里。岭头云雾常凝结不散,行经于此者,若登云然。按《县志》:岭之秀拔,高入云霄。当学宫之后,为邑中科第之应。 燕岭 在城西六十里。大燕高半于忠谠,远连小燕双峰。怀阳八景,所谓燕岭樵歌是也。上爱岭 在城西北六十里,为六祖驻锡处。独秀岭 在城西六十里,即佛岭也。忠谠山绵亘逶迤,断而复续,突立其中,四望旷远,故以独秀名。上有盘古庙,祷雨辄应。 黄茅岭 在城北一百里,多生黄茅。 旗岭 在城西二十里,其状如旗。 四门岩 在县西五十里。山突起,平地下有石室。外有四门,岩中石乳凝结为柱者八,为莲花者一,因名花石洞岩。之东北又有游仙岩,岩中有化龙石一,石人一。按《县志》:岩中平敞,高约一丈,东西深十五丈,南北加广。天顺七年,蛮贼焚城民,多避入,故又名花石寨。中有青牛洞,旁有望仙台,钓鱼矶。 冲天岩 岩在半山,高阔七丈。梁昌御凿云鸟穿飞四大字。前有四门,岩内空阔,可坐千人。按《县志》:在四门岩东,高插云。汉里人梁允璋、允玳开石路九曲,一百六十级,由岩壁以登岩,宽敞洞达。一名望仙台,深广约八丈许,有石状如虎,岩东有天柱石。 望岳岩 在冲天岩东。一名白鸠岩,正对齐岳。两峰邑人梁允玳开凿,高广十馀丈,题曰白云庄。中有素书台,前有生明池,白鹤多聚焉。莲花岩 在四门岩北。石岭插汉,宛若擎莲,又名观音岩。上有飞来观音一座。 游仙岩 在道士岩东二里。有石蜿蜒从内而出,俗呼石龙。又有石若人状者突立岩左。道士岩 在莲花岩北。宏敞玲珑,六门结砌六路,又名六龙洞。中有石,如药灶,丹炉,几榻,钟鼓 等状。旁一洞,小黑。题曰迷仙洞,秉烛乃可游。岩有涧源,春夏盈溢。惟秋冬水涸,可以步履相传。葛稚川采丹砂及金鹅蕊处,岩东有云门石。云女岩 在道士岩西。石峰耸削,北有一石,小而长,名石女,谶曰云淹石女。水流舂杵,下有洞。高广东西,可通岩。左有剑峰石,右有笔峰石。天马岩 在冲天岩北。其巅有石,如马。石下有四岩,东西两岩相通,低湿且黑北。一岩缘,岩而登石床天,成南入。一岩外明内晦,名潜龙洞。下有穴,深黑不测,俗传亢旸。久旱,内有白马出嘶,风雨立至。 坑尾岩 在城北八十里。平地突起,石纹如笏,如堵。岩门北向,深丈馀,必度水,悬炬而后可入。其高类莲花岩。 六祖岩 在城北六十里。《传灯录》谓其逢怀则止。岩其驻锡处也。岩在上,爱岭巅内有六祖佛座可容二三十人。岁旱,乡民祷雨,则无不立应者。 三潮岩 在城西六十里忠谠山麓。土山石洞,岩口局窄,入丈许,开阔可容数十人。秉烛深入,其窍无穷,自东达西三度水而后出岩外,其中石乳多,类人物。刘仙女、浣纱石尤为奇绝。岩下有石兜三四尺许,蒙泉微流,每至潮信,兜内飒然有声。须臾,涌沸。旧传潮日三至,今惟春夏有泉,微泻。三潮其旧名耳,山下之田俱藉灌溉。双石岩 在城西六十里。岩极广阔,持火入行,无止所。今建。永宁寺每年正月二十日四,方游者甚众。 朝岩 在城西八十里。自忠谠山分脉而南崒起石山数十,秀异可爱。以其面东,故名朝岩。洞口约广十馀丈,高三十丈,入洞约三百步,曲径窄小,秉烛而后可行。又转则宽大明敞,直透岩后。其中石液融结,如珠玉、缨络、鸟兽、虬龙之状者不可以数计。水流其中,源自忠谠山来出洞后,直通燕岩。 燕岩 在朝岩西南三里许。石山峻峭,洞口宏敞,中多燕巢,故名燕岩。入洞门行约百馀步,石平如砥,可坐百人。石乳悬结,若坠复倚,若断复续。岩盖横支一木,如屋梁,复有石垂地,类人拱立,俗呼为石僧。有石棋枰,旁有二石,似对奕者。其馀如芝菌诸物,叠附交加者无算,又有石,如坐几盆、鞋之状。世传刘三妹坐化于此,岩旁今有刘三妹祠。水自朝岩来,穿洞中北出,小艇可渡舟子。岩内招呼浮响,若钟乡人输运者,乘以竹筏通开建江入梧州。崇祯十五年,知县李盘构亭于洞口,以憩游人。又禁居民,取燕邑人莫湖题石僧诗云:禅居已觅岩为室,幻化还求石作身。悟得西来祖师意,千秋一片洞前云。鳌岩 在燕岩之北第二山门。向西北进数十步,有三洞门。复进数十步,洞门亦如之。门内有石,如人倒眠于地。再进可数百步,然非列炬不能行也。 白鹤石 在白鹤山上有二石。手微指之可动。乡人祷雨于上,辄应。 三藏石 在独周里白黎村。其上可望百里,向北有岩洞,可容数十人。西麓有崩处,其形玲珑如凿。 珠投石 在白鹤山下,又名诸仙石。有古岩,时腾云气,水自西流东。正月十八日,四方游者以千计,俗谓踏青。 仙人鞦韆石 在三藏石南五里,形如鞦韆,峭直难上,其凹处有池,上有异果。 望夫石 在城东北三十里。石在山巅,形如妇人仰望,故名。下有大池,名媳妇塘。 钓鱼台石 在怀溪南岸,磐石如砥,广三丈许。下有深潭,多白鱼游泳焉。 禾仓石 在钓鱼台石右。横亘若虬龙,屹然与学宫相映,古谶云:若要怀阳多举子,禾仓石上起高楼。万历六年,知县陈一定欲捐资建楼,旋以迁秩。去七年,署县事苍梧簿唐良积经营未就。八年,知县林春茂莅任,兴工完构落成,于万历十一年题曰达观楼督学钟继英、袁昌祚有记。 南溪水 即怀溪。源出齐岳山,马宁水会西庙水、宿泊水、哆啰水、花兜水、下水、佛灯水西流,经城南,会甘峒水又自南而东与桃花水合经四会县入海。 黄甲水 在城北,发源黄茅岭。 甘峒水 在城南,发源登仙山。 佛灯水 在城北,发源登云岭。 下水 在城西南,发源登仙山。 菩提水 在城南,出獞家,陂合大溪。发源甘峒山,北向朝城,形家所重。 象角水 在城东三十里。客商往来榷税之所。桃花水 在城东,发源戴帽山。 哆啰水 在城西,发源忠谠山鸡头岭。自哆啰山出,有石壁深潭,南经独周乡。民岁旱,祷雨之处。流经朝岩、燕岩,合开建金庄水注于海。马宁水 在城西,发源齐岳山。 宿泊水 在城西南,发源忠谠山。 西庙水 即赤水,发源清水山。 石龙水 在城西,发源金鹅山。 永固水 在城南务本里,发源白崖山。流至广宁江口,经四会入海,即唐置永固县处。 大庙峡 县治水口山,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广宁县界。 凤凰滩 在城北三十里。 龙门滩 在城北二十里。 三汲滩 在城北四十里。 双燕滩 在城北十五里。 温泉 在城东坊郭里鞋村,路旁溪流寒冽,有泉宽五尺许,四时不竭,其温可浴。 石井 在怀溪之南。四季寒泉不竭,八景所谓石井寒泉是也。 郁林州 寒山 在州北二十里。《九域志》:南越王佗遣人入山采橘,十日方回。问其故,云:山中大寒,不得归。因名。宋余靖诗:空翠纷纷冷不流,风云常是护灵湫。山神鞭起龙行雨,散作炎州六月秋。山腰有石,平坦方丈,其上刻云寒山。感应龙王又云神姓张,能兴云雨遇旱,里人祈之辄应。信石山 在州东南二里,一名牢石坡。坡上有平石,又有夹石,形如钟侧立。《旧经》云:每岁秋日,乡人共候此石,若云气覆之,其岁必稔。 绿鸦山 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州人于此淘取青黄泥炼成铁,铸为锅。 铜鼓山 在州南七十里。相传昔有铜鼓现于此山。 西山 在城西四十里,其形如楼台鼓角。荔枝山 在城东南二十里,州治屏幛。 罗婆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石上有巨人迹。榜山 在城东北二十里。 道庵山 去州二十里,内有三奇岩。 大容山 去州六十里。 金鼎山 在州治内,其山多石。 龟头岭 箱盖岭 俱在州二十五里外。豸塘岭 在州之后镇。其形如豸,上建真武祠。流山岭 在城五十里,为州险要。 东门岭 在州东二十里,为州治来龙。 狮子岭 在州东二十里,以形似名。 伏牛岭 在城南五十里,其状如牛。章极诗:落日度牛岭,归禽相与还。云吞山一半,路没水中间。村落多称寨,行人每怯蛮。群黎入版籍,嗟尔一何艰。 推来岭 在州西二十里。 凤凰岭 去州三十里。 峡岭 去州三十五里。 两道岭 去州十里,其峰尖丽,路分博陆。五冈岭 五峰并峙,俨同文笔。 张道岩 去州二十五里,有石门通行。 隐仙岩 在州治西,有石室幽邃。相传昔有仙人隐其间壁上,有元和十四年来游字。 水月岩 联络二十八洞,最为佳胜。 白石山洞 距州三十里,周回七百里,即道书第二十一洞天。 天马洞 石多马迹与,水月岩相联。 钧天洞 与天马相连。 石柱坡 距州三里,柱高三尺,马援所立。龙头石 在州治前宣化坊内。 泥牛石 距州五里郁林郡东。有池,池有石。牛岁旱,杀牛取血和泥涂背祀之,即雨。 飞来石 在寒山庙旁。 南流江 在州南,源出大容山。至此合西望、定川二江,南流至博白县,合南立、陵马诸水。又南经广东廉州府境入海。 罗望江 在州北,又名西望江。源出大容山,绕州北西流十馀里,会南流江入海。 定川江 在州西二十里。合鸦桥江水入南,流江源,出兴业葵山入江。 鸦桥江 在城西四十里,源出绿鸦村。入定川江。 桥丽江 在州南三十里,源出陆川白石村。入 南流江。 沙田江 源出博白六岑山,入南流江,距州四十里。 游鱼洲 在南流江中,近紫泉。谶云:游鱼到瑞泉,郁林出状元。 五龙潭 在州南三里,水深如靛,有石壁,镌佛龙神三字。 紫泉 居南流之滨,有巨石如伏群。石间二窦水涌出,复合一派,回绕入江。宋淳熙间,名濯缨泉。嘉定间,忽涌紫水,因更今名。洪武二十九年,紫水出。永乐二年,紫水复出,俱兆文明之盛。西瓯池 在州治西,晨晓烟气上升,相传旧有蛟出于池中。 七星井 形如北斗,七星井以应之。 博白县 凤凰山 在城北九十里。据《文献通考》:宋时有凤集于此。 宴石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山皆盘石,壁立峭绝,北临大江,中有流泉喷激,有二石,相传越王宴处。 伏割山 在县西四十里,多鹦鹉、孔雀、象。兽山下有伏割村,因名。 飞云山 在县西六十里,山势险峻,朝夕常有云气结于其上,有扶禄王坛。 九岐山 在城南七十里,层峦复嶂,分为九峰。八将山 八峰攒立,形如八将相对,在县城东一百三十里。 蟠龙山 在县南八十里,形如蟠龙。 大荒山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山上池中有婢妾鱼,大如楯,两翼及脐下有三条似练带,长四尺许,摇动有光。 凝雾山 在城二十五里,山势屹立,朝夕云集其上。 洞房山 在城东二十五里,下有石洞如室。宋刘子羽曾寓居于此。 卫公山 高百馀丈,为一邑之镇,高峻无比。去县东十里,旧有灵应侯坛建于上。每遇旱,祈雨则立应,坛址尚存。 双角山 在县西一十五里,两峰角立,亦名二角。上有富林侯坛,下有金谷山园,相传晋石崇寓居之所。 乳石山 在城三十里,石乳垂如华盖,下有流泉。 万禄山 在城西二十里,有显灵侯万禄坛址。天马山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其形如马镇诸南方。 凤飞山 在城东一百里。 射寮山 在县南二十五里,高有万仞,上有应天侯坛祈雨,甚灵应。 绿罗山 在城西四十里,周一百里。下有绿珠井并祠,梁氏女绿珠故里。 射孚山 在城南一百三十里,高百仞,有灵福侯坛在焉。 大仆山 在城西七十里,山势险峻,有大石,平可方丈。 射光山 在城南一百五十里,高峻屹立,势插云霄。山顶有井,井内有鱼,旧封灵应侯坛在焉。射丰山 在城东十五里,旧封其山神曰感应侯。 绿秀岭 在城东南三十里,高百馀丈,周三百里。茂林清泉,下有澄潭,潭旁有龙母庙,遇旱祈雨辄应。旧封其神,曰惠济夫人。 将军岭 在城西北二里。宋狄青讨侬智高曾驻兵于此。 登高岭 在城东一里,九日士民登赏。 劝农岭 在城二里,春日登高于此劝农。六鳌岭 在县南五十里。 紫阳岩 在城南六十里。岩洞清虚,万象森列,上连碧落,下瞷清泉,真如洞府县之最胜观也。汉刘崇远铸铁佛像、建浮图于其上,有碑存焉。宴石岩 与紫阳岩相连,郁葱虚旷,乃真境也。其中石室宽广,可容室宇,旁有静默堂。刘崇远所建佛像铜钟,有碑存焉。 石钟岩 在城东二十里。岩内如室,上圆下方,悬乳如钟,撞之则鸣。 将军洞 在博白县南三十里。有石门,门内石室、石田如伏龙状,其洞三重石室虚明中,有泉分温凉而流,崖石上有刻南州太守领将军庞孝恭十字。 狮子石 在县南六十里,平地拔起,如狮子状,故名。 射聂石 距县五十里,石形如鼓。 鸡距石 在县东南三十里,山皆石版,上有鸡脚迹。 洗马江 在城东一里,西流入南流江。 环玉江 在县治南一里。 顿谷江 在县西三十里。 浪马江 在城西二十里。 南立江 在城北三十里。源出绿澄峒,流入南流江。 绿淇江 在城东十里。源出洞房山,入南流江。南流江 在城西二里。源出大容山,流至廉州入海。 绿珠江 在城西七里。源出绿罗山,会南流江入海。 浪醴江 在城西南六十里,源出上流乡。饮马江 在城南一里。汉马援南征饮马于此。小白江 在城东十里。源出云流山,会南流江入海。 鸦山江 在城南十五里。源出凌青山,会南流江入海。 马门滩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汉马援南征以江流迅激难行凿去其石,馀二巨石双立若门,其中流水如奔马,因名。 北戍滩 在城西南一百里马门滩下。唐咸通二年,安南都护高骈平南诏,旋经此舟,不可行。命海门防遏使杨凌疏浚之,至今赖焉。 龙潭 在绿秀岭下石穴。 铜鼓潭 在城北二十里。有石高数仞,峭拔壁立,《旧志》:昔有汉铜鼓浮于水面,响声闻于村乡。人来观,久之复沉。弘治十二年五月十四日,邑人护铜鼓一面解州,转解梧州府,送督府处,至今现存。 南门井 在南城外,水甘美可饮。 文石井 在县治前。相传昔年邑中火井泉涌沸,高数尺。邑人藉以灭火官司以闻,封之曰文石泉大王。 登高井 在城东一里登高岭下。 双井 在县城南。 温井 即汤井,在县南三十里陵山下。 绿珠井 在县西四十里双角山下。《太平广记》:梁氏女绿珠有容貌。晋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珠三斛买之梁氏之居。旧井存焉。汲饮者必诞美女,里闾以为无益,遂镇以巨石。双角山有一水流合容江,人亦呼为绿珠江。邹文仲诗:玉容捐委画楼尘,一死甘酬石氏恩。古庙有碑旌节义,西风无主断香魂。孤村夜静鸣归鹤,双岭云寒唳断猿。试向绿萝寻旧迹,断碑遗井见清源。 北流县 大容山 在城北二十里。上凌霄汉,连亘四县,尝有云气层结。 勾漏山 在城东北十五里。石峰千百,皆矗立特起,其岩穴勾曲穿漏。 笔架山 在城东五里。三峰耸峙,如笔架然,故名。 绿蓝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乃大容山之东一支也。 双威山 在县东南二百五十里。 铜石山 在县东十五里,层峦秀丽,山巅甚宽。上有灵池,中有石,如鲤鱼口,内流水,冬夏不竭。名曰鲤鱼石。旧产水银朱砂,今不复有。 金龟山 在县东一里许,高数仞,山丰隆如龟形,因名。 灵台山 在勾漏洞东十三里。台高百馀丈,而其中空洞爽朗,外则嵯峨险峻,视之令人耸畏,由绝壁攀援而上。元至元四年,县尹陈楠建亭于巅,巅有飞泉绕崖而下,东又有龙井,遇旱祈雨,多应。 花石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其巅有石,散布如花。 双女石 在县西南二十里。宋初,有县民失其姓名。生二女,长者年十七,次者未及笄,性孝谨。春月养蚕尝以一女奴相随,采桑铜石山侧里中,有来议婚者,女则怒。既而父母以其年长,密以二女许同里陈赵二姓者。二女觉诘,朝沐浴更衣,以采桑为名,登山立化,变为二石人。其母往观之,一女奴犹拱立二石之旁。云。 印岭 在县东半里许。四畔皆平,中突一阜,如覆金斗,巅纹如印。 白云岩 在县东北十五里。岩中有佛像,多题咏。 通津岩 在县南坝乡。有清溪自南而入,从此 而出。有石山对峙于门,故曰通津。 普照岩 在勾漏山,山如覆釜,登岩却顾则黄陂翠巘,与石峰相间其中,仙坛、佛塔低昂交错,灵幡宝幢猎猎飞动。 独秀岩 在普秀岩西平野中,郁然孤峙。洞门宏邃,古木萧森,石室中可容数千人,石乳挂壁上,如弥陀大士像。 勾漏洞 在县东北十里。石岑千百,皆挺拔特。立其岩,穴勾曲穿漏,故以名。山又以名县洞有十所,曰宝圭洞、灵宝观白沙洞、韬真洞、普照岩、金龟洞、独秀岩,十洞皆不相连接而幽奇怪异。迥出人寰,道家谓灵宝洞为第二十二洞天。晋葛洪求为勾漏,令修炼于此。宋李纲诗:问津勾漏山,散策宝圭洞。群峰罗翠屏,环合无缺空。白沙洞 在勾漏山。秉烛从窦入,俯伛扶伏。凡经六七窦行里馀,乃至勾漏。甲于天下,而此洞为勾漏第一。 玉虚洞 在勾漏山洞中。物象皆莹洁如玉。每云从洞出,则雨风从洞入,则霁。 玉田洞 在勾漏山。洞前三门,中门明广可入。其中田数丘,有石花如玉色。田后二石,池中有小屿,水潜通江。 景星石 在宝圭洞。山顶孔穿,望之如星。按《县志》:在宝圭洞西麓大路旁,状如蹲虎。 穿镜石 在县西十里。 鲤鱼石 在邑东二十里,状如悬鱼。 峨石 在城南一百里。 绿蓝江 在县东,源出绿蓝山。下有二派至冲龙里中村。古设有容闸,又西流入平安江,会郁林州妙林桥。江达廉州入海。东南一派,经落桑桥入绣江,经容县至藤县城东,北入大江。思贺水 源出双威山下,东流至城西,南入绣江。 龙凤湾 在县东里许。 葛洪井 在勾漏山。相传葛洪于此洗药,久废。惟石盘石柱存。 文石井 在宝圭洞内,其水甘冽。 圣水井 在灵宝观南数十步,官路旁。 寺前井 刘家井 谢家井 俱在城内。今涸。 陆川县 凤凰山 在城西十里,山形如凤,顶上有石盘,风景甚佳。泉出其中,更多产竹、实桐水。 石羊山 在县西南十三里。有小石岩起,如群羊。 金坑山 在县东南十里。下有溪流不绝,溪沙黄如金色,故名。即古妙洞水。 低阳山 在县南三十里。 石山 在县北四十里,山上出灰。 鸣石山 在县西十里。《寰宇记》:董奉死人见于鸣石山。《山海经》云:长石之山,洪水出焉。山多鸣石,即此其在县境者又有峨石、鹤峒、射炉、箫韶等山。 石袍山 在县治内。山多竹木,葱翠如袍。山有肉翅,虎下山食人。食讫,即飞还绝岩。 白羊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山多白石,其色洁白,四面悬绝,上有飞泉,下有勾芒,木可为布。里人斫之新条,更生取皮,绩之。 文黎山 在县南五十里,其山多产黄藤。荔枝山 在城北四里许。有荔枝树,夏月可避暑气。 石湖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 大挟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联络博白。 后阳山 在城北一里。山联络起伏,为一邑之胜。古有后阳形胜之名。旧尝建报恩寺、元妙观于其上。 东山 在城东三里。乔木蓊郁,邑人庞右鲁构亭其上。 分水山 在城北五里。一流至县前,一流通廉州。 大这山 在城东南三十里,高峻通化州。文龙山 去城十里,一水绕县。 天马山 在城西四里。其形如马,高耸逼天。中有一石,叩之有声。即《寰宇记》云:董奉死后,人见于陆川鸣石山,仙灵之宅窟。 谢仙山 在城东三十里,分八峰。有潭鲤,长盈尺。旧传山中桃李柑橙四时有,实人至可食而不可怀间。有怀之者,辄迷归路。上有流泉,自湾如瀑。 双流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古置龙濠县。马旭山 在县东三十五里。 三台山 在城南一里,列如三台县学。背向之。 黄岭 在城西北七十里,连博白界。 双峰岭 在城南三十里,乌江之左。 牛栏岭 在城南三十里。 妙洞岩 在城东八里。山高三十丈,中有泉水,南流入妙洞。一名东山岩。 妙洞 在县东一里,与文龙水合流,绕县左。烟雾不绝。 六穿石 在城北十里,壁立如碑,上穿六孔,每孔约围尺许。 鞋石 在城南一里。 纱帽石 距县三十里。 回龙江 在城北十五里桥林。登高岭,二水合流入西海。 路峒江 在城西北四十里,源出郁林州。水车江 在城东南三十里,流出乌江。 化龙江 在城南四十里,通伏波滩。 昆崙水 在县东三十里。水中有石,似昆崙。下流经广东廉州府石康县,入海。 下浪水 去城四十里,出博白界。 平南水 在城南三十五里,合化龙江。 妙洞水 在城南一里,源自妙洞岩出。 六潭水 在城东二十里,源出谢仙山,入北流江。 分水 出分水山仙灵宅窟。 黄箭水 在城北二十里,合回龙江水。 伏波滩 在城南四十里。岸左有㐲波庙,即乌江下流有石累起,舟经过此极险。 温泉 在妙洞水旁,自石窍中出,四时常温煖,可浴。旧构有亭,为邑士大夫游冶之所。 西城井 在城西街。永乐间,穿泉水甘美,四时不涸。 兴业县 北斗山 在城北十里。高百馀丈,七峰卓立,形同北斗。 葵山 在县西十里。峰峦秀拔,山半有岩,茂树交翳,烟云不散。其上有龙井,世传邑人修炼于此得道。为洞庭湖主萧公大王云。 三台山 在县南五里,三峰联属。 东斗山 在城东十里,与北斗山相对。 万石山 在城西南四里。 铁城山 在县南十馀里。其色似铁,中平衍可容数百家,外石壁险固如城,上多石窦,泉流不涸。惟东有路可通行人门前。石上有二牛迹宛然。南有基,约四丈,俗呼敌楼,西北多崎岖不通,相传古避兵处。 绿阴山 在城南二十里。乔木凌空,下带清泉,有木如榕,荫蔽百馀人。鸣水江绕其下,又名甑山。 芍蓊山 在县东二十里。树木丛茂,通大容山。松岭 在县东十里。高出云表,其顶常有烟雾,頫望容贵。郁林历历在目,旧多青松,其山神称松岭得道,夫人岁旱,乡人祷雨于此,辄应。翻车岭 在县北二十五里,羊肠九折,险僻难行。 北马岭 在城北一里。 黄岭 在城东南十里,高数百仞。 白马岩 去城十里。高敞深广,能容数十人。从石窦入,小洞隙光透天,常覆白云,如马形,下有深泉流出。 石掩岩 高百馀丈。灵山路经此。岩有石,掩之,若门板。相传中贮仙丹宝箓人欲启之,石动欲坠,遂止。 古州岩 在城南九里。中有潭,四时不涸。东入一窦,有石下悬,如钟。石壁,有元和十四年来游字迹。按《县志》:在铁城山北一里,广数丈,前一高石,俨若佛立。内有拱台,若座东西。有数岩,一名织机,一名侧身,又二水咙中,多奇观。然炬方可出入。 牛龙岩 中宽坦,可容千百牛。居民冬则驱牛入岩,以避寒。去县治南十馀里。 吐华岩 岩中有内外二洞相通,惟一石窦中有深潭,清可见底,鱼游如织,洞中有石鼓,击之鼕鼕然。 太上岩 在县南十里。有洞深广,其下层崖邃穴,有水可汲。内奉老君像,乾竺石笋,状若人形。有石臼,无斧凿痕。门外径曲台危,可登以望远。岩上古木怪石参差嵯峨,有若屏障,青翠不彫。黄桑峡 去城二十五里。 岑江 在县南八里,即县前新江。水通新仓下,注廉州,会于海。 慕思江 在县城北一里。 上鸣江 在县北十馀里。 下鸣江 在县东二十里。诸水汇流于此。巨石突起,横距两岸滩,濑飞激声,淙淙若雷,闻里许。世传科试之年中,有沙屿浮起,即有中式者。通济江 在城东门外。 龙母江 在翻车岭下。山径崎岖,两岸森密。清江 在城西南九里。发源葵山,会流于鸣水江。 通津江 在城南门外,即新江知县吴日乙开。西水江 在城北四十里,通贵县。 龙川江 源出葵山。东南流二十里,经县入定川江。按《县志》:名龙穿江。 龙江 在县东十里。有龙湾,深不可测,乡人常修禊濯缨于此。 樟木江 由绕塘通浪,厉江下大江。 马山江 在县南八里,水从龙穿江东,下入鸣水,通廉州。 龙穿水 在兴业县西八里。石山穹窿,水过其下。相传昔有龙穿山以通之,流入定川江。古州潭 在县南八里。石岩下泓澄,可凿潭。东有石悬下,若钟叩之,有声。 蛟龙潭 在城西三十里。相传石岩中有蛟龙蟠结,四时阴霭。 博泉 在县南二十里。南汉封其神曰龙母夫人。宋熙宁中,封惠济夫人,有庙。 石井 泉清冷,屈曲石,涧中有流觞。 鱼井 在县城中。 水利附 各州县《志》本府〈苍梧县附郭〉 沙村陂 石塔陂 俱在东安乡。 漏塘陂 在长行乡。 林滩陂 在吉阳乡。 大陂 在多贤乡。 藤县 莲塘陂 在县西四十里,灌田二十馀顷。大埇陂 在城南三十里,灌田四十馀顷。此四陂水利之大者。 合水陂 在县北四十里,灌田二十馀顷。法冲陂 在义昌乡。 黄凿洞 在县南二十里计,灌田百顷。 富野洞 在县东十里,灌田百亩。罗龙洞 在县西百里,灌田百顷。 容县 水源陂 在罗面里,灌田二十顷。 莲塘陂 在城西二里,灌田三十顷。 石村陂 在罗面,里产鱼,灌田百顷。 李家陂 在县北半里,源出大容,灌田百馀顷。思登陂 在城北五里,源出大容,灌田数百顷。 岑溪县 大车陂 在县西乡。 大塘陂 在县东十五里。 断河陂 在县东二十里。 赤水陂 小溪涧取水,灌田甚广。 仲塘陂 水花陂 以上俱在归义乡。 怀集县 官陂 在县西六十里。接黄姜铜勾南性水堰,灌田数十顷。 獞家陂 在溪南。嘉靖三十八年,知县翁尧英倡筑。万历四十四年,大水摧崩。知县谢君惠修筑。灌田百馀顷。 斤水陂 在城西四十里,灌田数十顷。 大径陂 在县西三十里,水可灌田。 甘峒陂 在城南十里。陈孔二姓筑以灌田。原名新陂。 美树池 在新陂东。 金鹅陂 在城西五十里,灌田十馀顷。 悬藜陂 在城西。西水里接金鹅、斤水二陂,灌田甚广。 平林陂 在城西北十里,灌田数十顷。 百了水母塘 灌田数十顷。 桥宁陂 在城西其水,灌田。 勤坑陂 在县西北,灌田甚广。 滑凌陂 在城东。 南巴陂 在城东十里,灌田数十顷。 居陂 在县独周里。富洞陂 蓉树陂 甘岩 水母池 俱在西水里。 芙蓉陂 谭豆陂 黄牛陂 以上溉田不竭。 新陂 在甘洞,居民引以灌田。 揽陂 在城西北四十里,其水灌田。 圣堂陂 鹅梁陂 花石赤水陂金陵陂 沙田洞陂 甘寺陂 上益陂 下益陂 龙塘 陂头 以上诸陂塘,其水俱可灌溉。邑中居民田亩多赖焉。 郁林州 官陂 在州北五里。 赤墈陂 在州西四十里。 都毫陂 在州西三十里。 鸦桥陂 在州南三十里。 三山陂 在州西二十里。 绿袁陂 在州北二十里。 河埠陂 在州北五十里。 银水陂 在州东北十里。 锦陂 在州北二十里。 林陂 在州东三十里,以上俱灌溉极广。 博白县 龙母陂 在东乡十里,可灌田三十馀顷。双鱼陂 在县南一百三十里,中致乡吴村,可灌田五十馀顷。 江口陂 在县南一百里。可利乡江村,可灌田二十馀顷。 梁桥陂 在县西。四里西乡官田垌,可灌田十馀顷。 官塘陂 天塘陂 俱在县南一里。 陈宥陂 王家陂 六灌陂 以上俱溉田甚广。民咸利之。 北流县 坑塘陂 大陂 俱在小劳一里。 都莫陂 在都陇里。 大塘陂 在城西二厢。 大斗陂 在城西冲龙里。 东门陂 在城北平陵里。 龙陂 在城西吉京里。 横冈陂 在扶来里,以上溉田甚广。 陆川县 老鸦陂 在县东三里。 暗螺陂 在城南三十里。 沙料陂 在县东北三十里。以上三陂灌田,水四时不涸。 兴业县 南山陂 在县北二里,溉田七十馀顷,久芜没为砂碛。 大陂 在县北二里,灌田二十顷,今荒芜。石羊陂 在县西北二里,溉田七顷,今淤。竹山陂 在县东南五里,溉田十顷,水冲淤无垠圳。 木林陂 在县东五里,可灌田十顷,今荒。都林陂 龙江陂 俱在德兴乡,溉田甚多。东马陂 在县西北十里,久圮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