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鞅:得一人而兴邦

 梦想童年594 2022-04-18

有一个比较哲学的问题:历史是少数人书写的呢?还是多数人书写的?

或者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说,创造历史的,是滚滚向前的人民洪流呢?还是极少数的人中之灵呢?

两周八百年,战国时代相互绞杀了近三百年,主战场的中原豪强群起,文化武功灿烂非凡,但最终的胜利者,却是前面六百多年几乎没人搭理,没人看得上的秦国。

国最终成为一统天下的那一个,和一个人,是密不可分的。

秦国得到了这个人,真的可以说是“得一人而兴邦”。

商鞅:得一人而兴邦

在秦朝的历史上,商鞅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留给后人的遗产就是“商鞅变法”。

商鞅原是卫国人,氏公孙,因此又叫卫鞅、公孙鞅。他年轻时候爱好刑名之术,也就是法家那一套,学完了,去了秦国,托关系见到了秦孝公。第一次见秦孝公,他讲的是尧舜之帝道,秦孝公听得直打瞌睡。第二次,他讲的是汤武之王道,秦孝公还是没兴趣。第三次,他讲了春秋五霸的霸道,秦孝公兴趣来了,跟他谈论了一天一夜。然后就任用了他,命他采用霸道,变法强国。

“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很多,但其目的只有一条,就是将秦国的百姓,全部武装成了国家的奴隶,男人负责打仗,女人负责农业生产。稍有怠慢或不满,杀之。强调一点,就是商鞅的新法是相当严厉的,贯穿着一种“轻罪重罚”的观念。也就是说,惩罚的作用不在于让违规者对自己的行为负相应的责任,而是形成一种威慑的效果,使人不敢违规。这也是早期法家比较典型的思路。据说,当时把灰倒在地上都要处以黥刑──在脸上刺字。还有连坐制度,使得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成为法律允许的可能。他用残酷的血腥手段镇压,仅一天就处死七百余人,以至于“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就连太子的两个老师都分别被处以黥刑(脸上刺字),和劓刑(割去鼻子)。

商鞅之死是必然的。秦国变法商鞅上得罪了秦国公室贵族,下犯了秦国百姓的众怒。赖以商公强力“法治”思想,秦孝公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加征战,对秦之强大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可是即便如此,由于孝公义无反顾的强力支持,公室之内对商鞅的强烈不满乃至是仇视现象也迁移到了孝公身上,对这一点孝公心知肚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