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大实验校长正式任命,深大“双高中”如何协调发展?

 名师说 2022-04-18

负责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下简称:深大实验)筹建工作已一年的刘书安,获得了正式的聘任。

4月15日,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召开新校长任职宣布大会,由深大组织部部长戴纪锋宣读了任命刘书安为深大实验校长的文件。

公开资料显示,深大实验位于光明区,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交由深圳大学管理的全寄宿制公办普通高中,立项名称为“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学校为深圳市教育局及深圳大学直属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由深圳大学附属中学筹办。

由此师说君推断,其级别与其他市直属公办高中一致,为管理五级。

* 刘书安

任职大会上,戴纪锋充分肯定了刘书安在20余年教育教学与学校运营管理工作中尽心尽力、敢抓敢管的态度,切实做到了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并且效果显著。他对深大实验的创办历程进行回顾,并希望刘书安作为深大实验的校长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肩负更大的责任。

刘书安则感谢深圳大学和深大附中的信任和培养。他承诺,深大实验将贯彻“三牛精神”:

◇ 发扬老黄牛精神,艰苦奋斗,筑牢基础站稳脚跟,力争在新办高中中脱颖而出;

◇ 高扬拓荒牛精神,敢于创新,改革进取,走出一条先行示范区的特色高中之路;

◇ 弘扬孺子牛精神,甘为人梯,专注师生成长,创建一流大学附中。

此前,刘书安的职务是深大附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更早以前,他还当过深大附中的学生处主任。作为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学生生涯教育课题主持人的他,还获得过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大学先进个人、深圳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去年,深大实验正式创办并招收了首批600名新生。作为深大附属教育集团的第二所高中,其特色与优势显而易见,那就是依托深圳大学、深大附中的品牌与资源,确保高起点。

* 毛军发院士率队调研

日前,深圳大学新任校长毛军发院士率队调研深大附属教育集团及各成员校办学情况,并对附属教育集团及深大附中的未来发展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明确集团定位:进一步明确附属教育集团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的模式。

二是要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强师资、扩生源、优课程等多方发力,打造品牌和特色,力争各个学段均有代表学校进入全市前列。

三是要善于借助外力:用好深大资源,善用外力,激发内力,实现自我发展。

四是要支持深大发展:要创一流大学就要引进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对子女教育有很高的期待。附属教育集团要提供优质学位,助力深大人才引进。

毫无疑问,作为深大附属教育集团的龙头学校,深大附中早已跻身“全市前列”。

深大附中源于由南油集团1986年创办的华明学校,1996年改制为大学附中,是由市教育局和深圳大学双重领导的市直属公办重点中学,也是深圳首所依托本土大学举办的公办中学。1999年,首届全市招生的高三毕业生便以靓丽的成绩惊艳了全市上下,被喻为“南山脚下的黑马”。

这些年,深大附中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去年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整体高考特控率91.12%,纯文化特控率也达到90.01%,成为深圳第七所迈进“90%俱乐部”的高中。该校去年的中招分数线也稳居深圳市第七位。

作为深圳大学的附属学校,深大附中与深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校前三任校长章杏英、葛幸平、姚正武都是原深大的教授或中层干部。

* 第三任校长姚正武

首任校长章杏英来自深大经济学院,她于2019年从深大荣休。第二任校长葛兴平则于1987年调入深圳大学教务处。卸任深大附中校长职务后,她还出任深大师范学院院长助理。第三任校长姚正武在出任深大附中校长前,历任深大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深圳大学教务处处长助理、副处长等职。卸任深大附中校长后,他出任深大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至今。

* 2015年初,刘重善出任深大附中第四任校长

2015年年初,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高中物理奥赛金牌教练刘重善出任深大附中第四任校长。在他的努力下,4.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高中部今年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实现一校两部,规模扩大一倍。他在初中开展“4+1”实验,高中开展拿云实验,使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高考成绩连创新高。他也获得了深圳市名校长的称号。

* 刘为基

现任深大附属教育集团总校长、深大附中校长刘为基1996年入职深大附中,从一名普通的化学教师到年级组长、学生处主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和科研工作)、高中部校长,2016年起主持学校全面工作,2019年获评深圳“十佳校长”。

在刘为基的带领下,深大附中在全国首创高中自主招生“631”模式,拥有50个自主招生名额,并且为入围的50名优秀学子配备大学导师,以全新的双导师制、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去年深大附中成立35周年之际,高考特控率首破90%,充分体现了深大附属教育集团龙头学校的担当。

从去年开始,深大附属教育集团进入“双高中”时代。随着刘书安的正式任命,两校的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但两校“交叉任职”的干部将逐步各就其位。作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深大实验也势必要走出独立自主的一步。

展望未来,深大实验一方面要对深圳大学以及深大附属教育集团有所贡献,但另一方面,如何找准自身在深圳乃至全国高中版图中的定位,同等重要。有一个客观事实是,深圳的名牌高中很受家长、学生认可和追捧,而他们参与筹办的新高中,虽然在办学经验、办学实力乃至品牌等方面占据先天优势,但也很容易陷入“名校备胎”的困境之中,很容易被固化地放入名校之外的第二梯队之中。

当然,深圳名牌高中竞争激烈,前十、前十五名的格局很难打破,新办高中在这之外的“第二圈层”起步,也是现实之举。但经过数年发展,一旦学校要冲刺更高的名次,必然要突破依附名校的身份认知,自成一格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庄树雄

编辑:柳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