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中国最美亲情文学大赛】参赛大展:耕夫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2-04-18

·


                                                                          

为父求医路漫漫
耕夫

父亲在68岁那年,左腋下长出一个肉瘤,越长越大,很快长成如拳头般大小。
我和哥商量后,陪父亲入住邯郸市第一医院。医生没说是恶性肿瘤,定于第二天中午做“肉瘤切除术”。那是八十年代末,医院条件相对简陋,一间病房要住八位病人,每位病人只能有一名家属陪护,哥晚上和父亲挤一床,我只能出去租住旅店。
夜幕中,我走在医院东侧大街上,街上商铺林立,那时还没有高楼大厦,街灯闪烁着昏暗的光,我不敢对周围豪华的旅馆有非分之想,于是,花两元钱住进了一家小旅馆。
第二天, 医生把父亲推进手术室。父亲用深情的眼神望着我们,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依恋与不舍。也许父亲在意识里,这是最后一别。
我和哥及亲属们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候。有言“度日如年”,那一刻对我来说是“度秒如年”。每想到在手术室内独自面对病痛的父亲,我心如刀割。
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术室的门推开了,听到医生说手术非常成功。我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父亲住了几天院,回家静养。
九十年代初,吃饭时我发现父亲好似有些吞咽不畅,于是陪父亲到县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食管癌。这个结果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当时腿脚发软,几乎站立不稳,头脑一片空白。清醒后,首先考虑该如何告诉父亲。
若如实相告,无疑是告诉父亲死期将至,父亲定会倍感压力而加重病情。万万不可!绝不能让父亲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于是,我偷偷跑去找主治医生,苦苦哀求他再出一份假诊断报告,主治医生出于对我的理解,另出具了一份“食道炎”的诊断报告。
我深知,父亲的病症是由原来的肉瘤恶变转移到了食管。这次必须到上级医院治疗,刻不容缓。全家商量一番后决定去保定。保定原是省会,河北省医院还在保定,再就是三伯父家在保定,去了还有个照应,找个熟人方便。我和哥准备衣物,筹措资金,陪父亲直奔保定而去。
正值寒冬,一路风霜来到保定伯父家,伯父一家甚是热情,自然是酒菜款待一番。伯父是解放前去保定谋生定居保定。老哥俩平时天各一方,相距千里,见面甚少,在生活困难时又互相帮衬过,老哥俩感情甚笃。那夜,哥俩聊到深夜方休。
第二天,堂姐堂弟领我们去医院挂号、检查、办好了相关手续,没有住院。因为父亲的病一天只需要化疗十五分钟,其他无事。我和父亲就在医院对过一家二层楼的旅馆住下了。
我每天的任务就是八点钟陪父亲去医院排队,再去治疗室化疗十五分钟,然后回旅馆陪父亲聊天,出去为父亲买饭,照顾他的起居,其余无事。
我和哥轮流在保定陪父亲,我们兄弟频繁地奔走于馆陶与保定之间。年后的元宵节是我陪父亲度过的。那天旅客们都回家过节了,甚至服务员也走了,只剩下我们爷俩。晚饭,我给父亲买了一盒汤圆,让父亲在异地也有过节的感觉。窗外热闹起来,我忍不住趴窗而看。窗外万家灯火,鞭炮齐鸣,此起彼落。耀眼的烟花腾空而起,在高空中绽放,似盛开的牡丹,又似七色彩虹,整个保定城如同白昼。一股思乡的情愫涌上心头,故乡当如此,有点想家了。
在保定化疗有半年,病情稳定,遂回家静养。
父亲在家静养期间,我又打听到安阳有治癌良方,欣喜若狂,遂赴安阳买药,熬制给父亲喝,果真有效。于是多次往返安阳为父取药,只为父亲的病能起死回生,转危为安。
怎奈,药物的力量抑制不住癌细胞的增长,父亲的病情有反复,吞咽又变得困难了。和哥商量决定进京,作最后一搏。有两个朋友说北京有熟人,愿意前往,我们人生地不熟,正求之不得。于是我们一行五人又踏上了去北京的求医之路。
我们一路来到北京301医院,在南侧一个叫沙窝的地方找旅馆住下,然后托熟人挂号,因为一号难求,我们一等就是好几天。
终于可以进医院做检查了,检查报告出来后,医生跟我们说,老人的病已到晚期,年龄又高,手术意义不大,回家保守治疗吧。
听到这个消息,我两腿发软,脑子一片空白,我进京时内心燃起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难道父亲真的没救了吗?这可是全国最权威的医院啊!出了医院大门,我独自躲在路边的树丛里落泪。我想到父亲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大,童年的苦难岁月历历在目。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救父亲,哪怕只有一丁点的希望。
我想起一个姓王的邻居,父亲曾救过他的命,他一直感恩不尽。如今,他在北京某地当处长。我决定去找他想办法。想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
那时候,家里都没安装电话,更没有手机。我只好按照他老家人给我的地址去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真的找到了他的单位,又找到他的办公室。王哥很热情。见到我自然是一番表述,你爸救我如何。然后,王哥从伙房端来半条熏鱼,一只鸡腿,两个馒头,先吃饭再说。
王哥说丰台区岳各庄有一所天安医院,是一些退休老专家办的,治癌很有名,我明天领你前去。
次日,父亲住进了天安医院。住院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癌症晚期。此医院有一个治癌方法叫“灌注”。就是把药液从小腿部静脉血管灌进去,让药液从静脉流到病灶起作用。灌注手术每两天一次,有专车接送患者在外面的机构进行,家属只能在病房等候。你别说,经过几次治疗后,父亲的病情真的有所缓解,吞咽也顺畅多了,面色也红润了。
我和哥轮换着在京伺候父亲,我们俩人频繁地来往于家乡与北京之间。在北京伺候父亲也没啥事儿,打打饭,和同室的一位老者聊聊天,他是门头沟人,人很随和,老人的子女白天都上班,于是给老人打饭、提夜壶、打扫卫生等事我就都包了,反正我闲着也没啥事,赚他个子女的感恩戴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在北京住院一年,春节前夕才带了一大袋子药回家,年后在家静养。
父亲的病反反复复,癌细胞无情地吞噬着他的肌体,父亲的病从发现至今已有三年多,只是靠药物和癌细胞搏击,维持生命。
由于进食困难,身体消瘦很快,父亲住进了县中医院,想着输一些血来增强体质。可是,大年三十了,专做卖血营生的人也都回家过年了,那时医院又没有血库,于是我们子女争相献血,大家争论不休,最后决定,谁的血型合适输谁的。我和姐姐的血型是AB型,与父亲的血型一致,就输我们二人的血了。
我的命是父母给的,我们的血管里流着父亲的血,现在是需要我们反哺父母的时候,为父亲献血,我们是甘心情愿的。尽管母亲心疼地落泪,我们却有一种报恩之后的快感。
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吞咽更加困难,身体一天天消瘦。有病乱求医,哥看到一则广告,说苏州有一家医院专治晚期食道癌。我们喜不自胜,赶忙打点行装即刻赴苏。父亲太虚弱,他的身体再经不起车马劳顿了,共同前往是不可能了,于是我和哥先去打探虚实,再作定夺。
我们先坐汽车到济南,天已经黑了,改革开放正盛,流动人口剧增,济南火车站人山人海,我们无心停留,连夜排队买票,好容易买到了两张车票,谁知上火车比买票更难,车厢门口挤满了人,甚至有人从车窗往里爬。我和哥拼命往里挤,总算挤进去了,可是有一只脚却怎么也放不下去,就这样火车开动了。我一只脚一直悬到南京才算放下。车到了镇江才有了座位,但苏州也快到了。
我和哥无心流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按照广告单上的地址直奔那家医院。这是一所私人医院,在苏州虎丘附近。我们挂号后来到一间诊室,对医生说明了父亲的病情。医生得知我们是从千里之外的河北来到苏州为父求医,很是感动,他说他是退休后被返聘到这里的,念在我们这份孝心,不忍心让我们过于破费,于是实话相告:“你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不能手术,加上年岁已高,癌细胞增长很快,难以治愈。还是回去吧。”我说:“感谢医生实情相告,我们千里来寻,总得拿些药回去给老人一些宽慰吧。”听我这么说,医生一边摇头一边勉强给开了些药。
回程是始发车,有座位。不会像来时弄个金鸡独立,舒服是舒服多了,但内心很沉重,失望的心情难以平复。车窗外的江南美景也丝毫不能引起我的兴致。此刻,怎一个愁字了得。
回家后,一边让父亲吃药,一边打听治癌秘方。哪怕是能让父亲咽下起码的食物也好。后来,又打听到邯郸有一家会配制专治食道癌吞咽困难的药方,是一种胶囊,据说很有效果。我们哥俩又奔赴邯郸,按地址找到浴新街火车站南的一个小区,此老人是一位退休医生和老伴二人生活。他研制出一种胶囊,有红色的有绿色的。了解了基本病情后,老人说先让父亲吃绿色胶囊,红色的不到万不得已不吃。此胶囊能使肿瘤收缩,食管会宽一些,进食就通畅了。回家后,按医嘱服用,果然有效。父亲能进食了,起码能摄入身体所需的基础营养了。一家人脸上又有了喜色。
就这样,我们往返于馆陶邯郸之间为父亲拿药,维持了近一年。病灶转移到了贲门,父亲吃下一点东西又吐出来,胃下口又堵死了。想到老医生说还有红色胶囊,我又奔赴邯郸。到邯郸才得知老医生已经去世了。他的老伴儿拿出一些红色胶囊给了我,并跟我说,吃一段时间后,若再次不能进食,就不要再来了。
一开始,红胶囊有些效果,父亲能吃下一点母亲蒸的鸡蛋羹,慢慢的父亲连水也咽不下去了......
起初,我们姊妹四人,两人一班日夜守护,后来父亲的病情愈来愈重。一天,哥说父亲病不好,今夜都守在身边吧。果然,这一夜父亲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深夜两点钟,我亲眼目睹父亲的死亡过程,父亲的面色从额头一点点往下变黄,那就是“血液归心”了。父亲于1993年腊月二十三凌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抱住父亲的头,把脸颊贴在父亲慢慢变凉的脸上和父亲作最后的诀别。泪水湿透了父亲身下的被褥,儿女们放声大哭,用哭声来释放为父亲治病奔波四年多而没有挽回父亲生命的哀痛。
在民间送别父亲的仪式(送盘费)上,我看着焚烧纸钱和纸玛的火光和迸射出的火星,看看周围的茫茫之夜,心想,亲爱的父亲,天这般晚了,您能去哪里?
 
耕夫,原名:申玉春,河北省馆陶县人。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多篇作品发表于《邯郸文学》《邯郸日报》《九月》《当代小小说》《陶山》《成安文学》《河北文学》等杂志和网媒。
曾荣获2020年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举办的散文大赛三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