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心安神,千年古方甘麦大枣汤有奇效

 枝上有花开 2022-04-18

图片

文章较全面叙述了何庆勇副教授运用经方甘麦大枣汤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此方是医圣仲景为脏躁而作,条文主要是论述脏躁(更年期),情志郁结,血虚阴亏,心神失养,内火扰神而现喜悲伤欲哭。总结历代医家对此条文的理解,结合何庆勇老师多年临床经验,笔者指出运用甘麦大枣汤取佳效的关键在于:一是辨方证,凡是符合“喜悲伤欲哭”方证者,不拘妇人、男士或是儿童,均可用之;二是坚持原方原量,原方中的甘草、浮小麦、大枣三药不可缺一,浮小麦必须用仲景本源剂量;三是应注重经方叠用。

甘麦大枣汤的运用心悟

注重方证辨证

何庆勇老师在临床中十分重视方证辨证,多年临床认为甘麦大枣汤的方证为脏躁(更年期),喜悲伤欲哭。甘麦大枣汤方虽小,但效力彰。临床凡遇“喜悲伤欲哭”,不拘妇人、男士或是儿童,用之多能获全效。

坚持原方原量

何庆勇老师临床上坚持仲景原方及本源剂量,运用此方时,甘草一般取用20~45g,浮小麦90~120g,大枣20~30g。何庆勇老师认为,除了辨方证外,本方另一个取效的关键是浮小麦必须大于90g,量少则无效或疗效锐减。

擅长经方叠用

何庆勇老师临床擅长经方叠用,抓主症,叠用2~3个经方,叠用后疗效更加明确、见效更快。临床在运用甘麦大枣汤时,若症见精神恍惚,神态默默寡言,坐卧不安,或欲饮食,或恶食,口苦,小便赤,则合用百合地黄汤;若症见口苦,小便赤并且口渴严重,饮水不能缓解,则合用瓜蒌牡蛎散;若症见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则合用小柴胡汤;若症见胸闷烦惊, 心悸,身重,不可转侧,则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若症见四肢逆冷,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则合用四逆散;若症见心烦懊憹,反复颠倒不得眠,则合用栀子豉汤;若症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则合用栀子厚汤。

典型病例

患者,女,80岁,初诊:心中恐惧,悲伤欲哭1月余。患者1月余前与他人发生争吵纠纷后出现心中恐惧、悲伤欲哭的症状,遂前往医院诊治,服多种汤药罔效,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心中恐惧,悲伤欲哭,时噩梦连连,或梦人将害之,或梦人将捕之,伴气短,全身乏力,咽干,口干口苦,心下稍痞满,心慌,胸闷,胸部有大石压感,严重时不能平卧,纳少,眠差,大便可,小便赤。舌暗红,有瘀斑,苔少,脉弦滑。查体:形体消瘦,神清,精神弱,沉默寡言。诊断为脏躁。采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方药组成:生甘草30g,浮小麦120g,大枣30g,百合30g,生地黄30g,栀子15g,厚朴15g,枳实15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服药3剂后患者心中恐惧明显减轻,“喜悲伤欲哭”明显好转,噩梦减少,气短减轻,但仍全身乏力,喜长出气,咽干、口干、口苦,以口苦为主,小便赤,心下稍痞满,心慌,胸部已无大石压感,纳眠较前好转,但仍夜间梦多。继予原方加减:生甘草30g,浮小麦120g,大枣30g,百合30g,生地45g,栀子15g,厚朴15g,枳实15g,白薇15g。继服3剂后,患者已不欲哭,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喜与人言谈,家属诉患者较前判若两人。
 
按语:辨此患者,心中恐惧,悲伤欲哭,正合甘麦大枣汤“脏躁,喜悲伤欲哭”的方证,故用之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说:“百合病者……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又“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何师临床体会到百合地黄汤的主要方证为口苦、小便赤。本案患者恰有口苦、小便赤的症状,符合百合地黄汤的方证,遂用之以滋阴清热、凉血安神。患者心慌,痞满,夜卧不安,正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故合用之以清热除烦、行气消痞。三方合用,3剂即见效,6剂而愈,实可见方证辨证之妙,经方之奇。
图片

书籍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