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处理河蟹池塘早期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新用户59309x5K 2022-04-19

近期天气好转,苏南地区螃蟹第一次蜕壳陆续进入高峰期,而部分池塘因施肥不当等原因导致水体氨氮、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水体毒素重,不仅影响正在蜕壳的虾蟹,也影响水草正常生长。下面着重介绍如何正确预防及处理水质指标超标问题。

正确处理河蟹池塘早期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正确处理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1、解毒活水

池塘在多次用肥后,会出现水清,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情况,被称为“死清水”,需连续泼洒“碧水安 加强型”+“速解安 加强型”解毒,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毒性的同时还可补充碳源,促进有益菌及藻类的繁殖。如有良好的水源条件,可以在每次用药前适当补充新水3~5cm。

2、改底保草

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会导致水体缺氧、水草中毒发黑等,需连续干撒“底居安Ⅲ”+“底加氧 加强型”改底增氧,既能促进氨氮、亚硝酸盐的转化,又能预防水草烂叶烂根,帮助水草恢复活力。

3、补碳促氮

池塘水草活力较差、水体透明度较大时,需及时使用“活力碳 2.5kg”(4亩/瓶)+“利菌多Ⅲ 2kg”(4亩/瓶)补碳补菌,均衡碳氮比,促进水草生长和有益菌类繁殖,进一步加快氨氮、亚硝酸盐转化速率。

4、保苗抗应激

在处理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同时要注意保苗,尤其是蜕壳期的河蟹,河蟹蜕壳期间连续外泼“营养快线”4亩/kg+“活力钙”4亩/kg增强螃蟹体质,降低不良水质的不利影响。

有效预防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在养殖早期,引起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肥水不当,在水产养殖上,与其盲目肥水还不如不肥,水质的稳定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1、肥水前及时检测水质指标

肥水前检测水质各项指标,能有效避免因盲目用肥而引起的投入成本增加、养殖病害多发等问题。经验上看当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高于0.05mg/L时,不宜使用化肥、氨基酸肥等常规肥料进行肥水;当水体氨氮含量为0、亚硝酸盐含量不超过0.05mg/L时,使用显微镜镜检藻类数量,10倍镜下一个视野中藻类数量少于3个时,可以适当使用肥料进行肥水。

2、根据池塘水草生长情况确定用肥量

水草较多、长势较好的老草池塘,需大量使用肥料补充水体营养,促进水草生长,而新种水草的池塘,当前阶段水草体量较小,尚未长到连片成型的程度,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能力较低,因此用肥时一定要根据池塘水草的生长情况确定用肥量,特别是使用复合肥等高氮肥时须严格控制用量,否则极易造成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如老草池塘,单次使用复合肥的量能达到10斤/亩,而新草塘单次使用量不宜超过1斤/亩。

3、使用可溶性有机肥肥水

“肥水肽Ⅱ”(1.5kg/亩)为专门针对养殖水体设计的水产专用有机肥,具有高碳低氮、全价可溶的特点,肥水安全,使用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不会超标,营养更全面,肥水养草效果更突出。水清、水瘦的池塘可以搭配“三环活力源 肥水型”4亩/kg一起使用,提高肥水效率。水草发颗慢、长势较差的池塘可以搭配使用“活力碳2.5kg”4亩/瓶,增强水草活力,促进水草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