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艺术名家——​江竟瑞

 国粹艺术名家 2022-04-19

江竟瑞艺术简介

江竟瑞,中国书画院理事,非遗篆刻艺术传承师,“史册格篆刻”创始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环境学院客座教授,首博书画院副院长。

江竟瑞创造的“史册格篆刻”,通过史册竹简木牍的条形特征,提炼出两条竖线,于两条竖线为一组的空间内布置文字,实现“载入史册”的寓意,褒扬人物及事物,从而升华了篆刻艺术的吉瑞属性。是升级版的(主要对汉字进行造型的)篆刻艺术。形成了中国篆刻崭新的形制面貌和精神风采。具有精巧流美或朴厚高逸加祥和瑞喜的美学内涵。

江竟瑞又名江竞瑞,曾用名:江兴义,字:皆吉,笔名:齐可、齐哿,号:善悟堂主。

主要经历:

1961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一艺术家庭,幼承家学,擅书画篆刻并旁通竹木铁陶等工艺美术。小学期间即是全校黑板报小画家。

1982至1983年在湖北武汉市庭园工艺公司负责培训员工,教授环境美化应用技艺。

1984年从事环境规划与美化、展览策划及书画篆刻创作与相关学术研究至今。

1997年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2007和2009年分别出访日本、韩国考察并交流艺术。

2017年被首博书画院聘为副院长。

2021年被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吸纳为会员,并授以“非遗篆刻艺术传承师”。

2022年被中国书画院聘为理事。

主要成果:

1985年为国家建材局唐山技校图书馆广场雕塑《鲁迅先生像》

1995年撰词策划的电视专题片《胜地佳院》和《丹青育人》在多家电视台播出。

2002年研制的“大型明珠景观”获得国家专利。

2002年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刊发表论文《略论城市雕塑与公众心境》

2005年为秦皇岛“中国求仙节”创作数千枚篆刻作品,被作为礼品赠送中外嘉宾。

2013年创造出篆刻艺术新形制“史册格篆刻”,并于百度百科创建该词条。

2016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原创诗联书画篆刻展。(多年参与国庆、纪念伟人、抗战等全国书画展并获奖,其中2021美丽中国 艺术大家精品展 获得金奖)。

2022年创造出中国书法新字体——简帛新隶,并正在创作入录专业字库字样。

千载奇才刻史册

——记艺术家江竟瑞

文 / 刘振明

江竟瑞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1961年出生在武汉的一个艺术世家。其父江涛是武汉长江刻字社元老,其母杨秀英以精美的刺绣享誉一方。

江竟瑞幼时天赋异禀,好学书画篆刻,常有巧作得父母、老师及邻里夸奖。得意之际,父亲也常告知他:“大丈夫不能只满足于雕虫小技,更要多读书,书能让人明白应该明白的一切。”

江竟瑞读书涉猎广泛,博于文史精于哲。终得感悟:人类语言的对错取决于时空、立场和用途——这个从未被明说的定律;并进一步得出:“道存文字外”、“书中确有言如玉,字后才存道与神”等金句。

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彻悟的思想高度,加上灵巧的双手,江竟瑞遊于艺界得心应手。

江竟瑞先生的书法,楷承颜柳欧魏影,隶取众碑简帛形,篆喜甲金汉印字,行具羲之圣教神,草兼张旭毛体意,信笔抒怀皆有根。

江竟瑞先生的篆刻。既有传承家学的根底,更有独特的创新。他在初中时就临刻过大量古玺汉印和明清流派印,艺术创作经验丰富到幻化神通的境界。数十载刀耕不辍,不仅作品质量高,而且创作数量大。仅为秦皇岛“中国求仙节”就创作了数千枚篆刻作品,被各界名士收藏,影响波及世界多地。

江竟瑞先生独创的“史册格篆刻”,已成为文化交流的信物、创新发展的佐证、艺术金殿的奇观。“史册格篆刻”,是以史册竹简的条形特征,提炼出两条竖线,融入印章篆刻,以将文字内容“载入史册”的独特创意,褒扬人物及事物,形成了中国篆刻有史以来崭新的形制和精神风貌。具有精巧流美或朴厚高逸等美学内涵。可谓尽精微致博大的篆刻艺术华章。

篆刻艺术,向前可索源数千年,向后将延续到永远,在篆刻艺术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江竟瑞必将是独特的存在。千载奇才江竟瑞先生正值创作的黄金时代,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史诗级作品不断问世,为中国文化的万代传承贡献更为丰富的资粮。

(本文作者刘振明系央视艺术评论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