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之问《蓝田山庄》:为心灵寻找一处栖息之地

 墙头草说 2022-04-19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即使身处滚滚红尘之中,依然能够保持心灵的淡泊宁静,这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追求,并且一以贯之地坚守。唐代诗人宋之问在《蓝田山庄》一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追求,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

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我虽出仕为官却并非不能像一个隐士那般淡泊;内心深处却独爱幽静之处。诗人开篇点出营建蓝田山庄的原因,自己虽然出仕为官,但本质上却不是一个蝇营狗苟,追名逐利之辈。诗人明白,高官厚禄不是自己的终极追求,他也有一颗闲适淡泊的心,内心深处独爱幽静之处,渴望能像一个隐士那般归隐山林,寄情山水之间,为心灵寻觅一处栖息之地。
“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在建筑房屋之前先察看地形;在安排农事前要考察天时。颔联承接首联而来,有了归隐的想法之后,诗人便开始行动,他先到蓝田辋川一带实地考察,并且根据自然地势来营建山庄。当山庄落成之后,诗人在山庄附近开垦了几处农田,并且亲自下田,体验稼营之苦辛,在安排农事时,他明白要先考察天时。诗人通过“考室依地”“为农用天”,表现了自己顺应自然的思想。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在晨光中,我在辋川之滨砍伐薪柴;在暮色里,我用蓝溪之水灌溉田地。在颈联中,诗人的笔触一转,由人生态度转到了生活实践。当蓝田山庄落成之后,诗人便过上了半隐半仕的生活,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他便到辋川之滨砍伐薪柴;当夕阳的余晖为整个大地镀上一层金色的时候,他还在用蓝溪之水灌溉田地。在这里,诗人躬耕田亩,积极地参与到生活之中,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欣慰。
“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我与居住在秦山脚下的老人,打开一瓶春酒惬意畅饮。隐居在山庄之中,诗人过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生活,并且山庄周围还有村落为伴,所以,他并不孤独。在闲暇之时,诗人邀请邻人长者前来做客,打开一瓶在春天酿造的美酒,烹饪几样山野间出产的时令菜蔬,相对而坐,各自斟满酒杯,开怀畅饮,相谈甚契。在这样的时刻,诗人忘记了时间,忘怀了人生得失,心灵超脱了束缚,遨游于天地之间。
在这首《蓝田山庄》中,诗人首先点明营建山庄的原因,是为了给心灵寻找一处栖息之地。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他便付诸了实践,营建了蓝田山庄,并隐居其中。在这里,他樵采耕种,畅饮美酒,心灵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与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