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经常咳,就是“过敏性咳嗽”?

 ganhaiqiang 2022-04-19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错,掌握这些少走弯路......

在日常的儿科门诊中,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前来就诊的宝宝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高频:“医生,我们家孩子是不是过敏性咳嗽?”

确实,过敏性咳嗽是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但是,从病因构成比来看,过敏性咳嗽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0-6岁儿童病因前三位分别为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6-14岁儿童病因前三位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心因性咳嗽。

由此可见,在幼儿中,过敏性咳嗽并不如家长想的那么多呢!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家长如此担心“过敏性咳嗽”呢?

过敏性咳嗽究竟是个什么病?


事实上,过敏性咳嗽并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在疾病诊断分类系统中,根本没有“过敏性咳嗽”这个词条。

这一类咳嗽并不是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其他已被明确定义的过敏性疾病,它只是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

在《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对过敏性咳嗽的描述是:


  • 咳嗽持续>4周,呈刺激性干咳;

  • 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

  • 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高;

  • 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变应原皮试阳性,血清总IgE和/或特异性IgE升高;

  • 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就是过敏性咳嗽吗?


不是。

我们倒回去看前面的内容,对过敏性咳嗽的描述中,压根没有提到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范围根据年龄有一定的变化。目前的研究认为,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范围包括抗感染和过敏等等。

所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能意味着过敏,也可能意味着感染或其他情况,必须要结合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做出综合评估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过敏性体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咳嗽≠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一定会有过敏性咳嗽吗?


不一定

在过敏性咳嗽的描述中,有一条提到“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对于已经明确诊断过敏性鼻炎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危险因素。

但是,过敏性鼻炎本身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控制不佳的鼻炎患儿还可能会合并鼻窦炎,这一大类由“鼻子”引起的问题,统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在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中,稳稳占据前三甲。

所以,即使宝宝有很明确的过敏性鼻炎,也应该仔细分析病史,而不是盲目的扣上“过敏性咳嗽”的帽子。

如何鉴别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性咳嗽?


 鉴别诊断很困难

对比一下前面“过敏性咳嗽”的描述,不难发现,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性咳嗽的诊断条件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有两点:


  • 过敏性咳嗽存在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高;

  •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咳嗽变异性哮喘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而过敏性咳嗽没有。

咳嗽感受器敏感性的检测,在儿科极少开展,也缺乏可靠的儿童人群数据;而传统的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激发试验,需要受试者的高度配合,往往5岁以上的孩子才考虑尝试,还未必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完成。

辅助检查的局限性,使得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性咳嗽的鉴别,尤其在5岁以下儿童人群中,颇为困难。

但我们并不是“手无寸铁”,剖析病史,寻找线索尤为重要。过敏性疾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咳嗽的诱因和特点,既往的用药情况及效果,结合有限的辅助检查,最终能够得出可能性最大的诊断,及时开始相应的治疗。

对于高度怀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宝宝,还需要开启“诊断性治疗”。

过敏性咳嗽如何治疗?


和病因诊断比起来,治疗就太简单了

过敏性咳嗽对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敏感

当然,具体的用药方案和疗程,需要经过医生评估后制定,也要按时随访以便调整方案,在此不做过度展开

过敏性咳嗽需要忌口吗?


不需要忌口,不管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还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亦或是今天的“主角”——过敏性咳嗽,我们都不建议盲目地回避食物

食物过敏最常表现在皮肤和消化系统(荨麻疹、腹痛、便血等),大约有17%的概率能够引起呼吸系统表现(鼻塞、鼻涕、咳嗽、喘息等),并且呼吸系统症状往往同时合并皮肤和/或消化道症状。

所以,当宝宝摄取某种食物后并不会有明显的不舒服,通常不考虑过敏,也不需要回避这种食物。合理均衡的膳食在疾病的转归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小结:
过敏性咳嗽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样子,它虽然很神秘,但也没那么多见。面对孩子的反复咳嗽,需要家长提供客观详细的病史,需要医生抽丝剥茧,盲目的“扣上帽子”,反而会使我们的治疗走上歧途。

本文来源: 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本文作者:卓正儿科 周莹

责任编辑:W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