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视角读《史记》之六十五 李斯自保坐视秦朝灭亡

 梦想童年594 2022-04-19

作者 宋玉山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辅佐秦始皇,在平定天下、建立中央集权过程中建立大功。然而,在秦始皇死后,他受赵高胁迫,为保相位,参与了沙丘阴谋。胡亥登基以后,他又明哲保身,随意附和,坐视秦朝崩溃。但最终自保不成,死于赵高之手。

司马迁评价说:“人们都认为李斯忠心耿耿,反受五刑之死。但我仔细考察事情的真相,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因而,专门写了《李斯列传》。

《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他看到一个现象,厕所里的老鼠,吃的是脏东西,瘦小可怜,还经常受到惊扰;而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白大米,养得肥肥胖胖,并且十分安逸。同样是老鼠,差距竟如此之大。李斯便暗下决心,做人,一定不能像厕所里的老鼠,而应该像粮仓中的老鼠,那样,才不虚度此生。

李斯辞去小吏,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治国之术。李斯学成之后,去了秦国,先在吕不韦门下,后来辅佐秦始皇,为统一中原做出了重要贡献,官至丞相。李斯得到了荣华富贵,终于成了“粮仓中的老鼠”。

在这期间,李斯的同学韩非来到秦国,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设计害死了他。秦朝建立之后,李斯坚持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协助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并制定法律,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这些,都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因此,司马迁评价说,如果李斯不参与沙丘的阴谋,他的功绩,要与周公、召公相提并论了。

在沙丘阴谋中,李斯身居相位,主持朝廷,大权在握。如果他不同意,赵高的阴谋就无法得逞。李斯虽然不太情愿,但由于私心作怪,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还是顺从了赵高,合谋害死了扶苏,扶立胡亥上台。可见,李斯并非忠心为国,而是患得患失,凡事都为自己打算。赵高把李斯看得透透的。

胡亥登基之初,李斯也想尽心辅佐他。建议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兵役徭役,防止激起民变,无奈胡亥不听。李斯还想奉劝胡亥,做个像尧、舜、禹那样的贤明帝王。没有想到,胡亥讲了一通歪道理,李斯听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胡亥振振有词地说:“我听说,尧当帝王,住的殿堂很小,穿麻布衣,吃粗米饭,连看门人的生活都不如。禹当帝王,还要亲自劳作,整天泡在泥水里,大腿上没有白肉,小腿上没有汗毛,最后累死在外,连个奴隶都不如。我想,当皇帝是无上尊贵的,之所以尊贵,是能够享受天下的一切。如果像尧那样,吃看门人的食物;像禹那样,干奴隶的活,那当皇帝有什么意思呢?又怎么能够显示尊贵呢?”

见李斯发愣,胡亥又说:“人生在世,十分短暂,就像骏马驰过缝隙一样。所以,必须抓紧时间享受。我既然当了皇帝,就想满足耳目方面的一切欲望,享受我能想到的一切乐趣,这难道不对吗?”

看看,这就是胡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什么国家大事,什么天下苍生,什么秦朝万世不衰,胡亥统统都不管,只管自己享受。这哪里有半点秦始皇的遗传基因啊!李斯听了胡亥这套歪理邪说,哭笑不得,从此就不再奉劝胡亥当贤君了。

赵高虽然当了郎中令,但仍然不知足,还想当丞相。当丞相首先就要扳倒李斯,于是,赵高千方百计陷害他。每当胡亥拥抱美女、观舞听乐、玩兴正浓的时候,赵高就对李斯说,皇上有空,可以奏事。李斯中了圈套,连续三次搅了胡亥的雅兴。

胡亥发怒了,说:“我平时空闲的时候,丞相都不来,偏偏人多的时候,就来奏事,这不是有意让我难堪吗?”李斯知道了,心中不安,唯恐胡亥降罪。李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只有设法讨好胡亥。于是,李斯琢磨着胡亥的心思,顺着胡亥的想法,给胡亥上了一书。

李斯的上书洋洋洒洒,有几千字,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意思。一是皇帝要确定君臣的职分,明确上下关系,让群臣都为君主效命。这样,君主就可以达到极致的享乐了。二是君主不能把天下当成自己的“镣铐”,不能做百姓的奴仆,而是要做统治天下的尊贵帝王,可以纵情恣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三是要进一步实行严刑峻法,说“慈爱的母亲会养出败家的儿子,而严厉的主人家中没有强悍的奴仆。”只有严明法律,严厉惩罚,人人不敢违背,君主才能统治天下。天下安定了,君主才能够尽情享乐。四是对下要实行严厉的督责,使臣子不敢有离异之心,君主的尊严就能至高无上。只要严格执行督责,君主的欲望就能得到满足,就能够享受得更多。

李斯的上书,完全是为了讨胡亥欢心,顺着胡亥的心思去说,对胡亥阿谀奉承,以达到自保的目的。李斯的上书,其后果是纵容胡亥继续犯错,使秦朝局面越发不可收拾。《史记》记载了李斯上书的全文,使李斯明哲保身、阿顺苟合、坐视秦朝崩溃的心态和行为暴露无遗。

李斯为了自保,不惜丧失立场原则和做人气节,一切迎合胡亥,但收效并不明显。赵高为了能当丞相,必然要陷害李斯,他对胡亥说:“李斯知道沙丘的密谋,现在您当了皇帝,李斯的职务地位却没有提高,必定心中不满。他如果对您有二心,那是很危险的。”胡亥认为赵高说得对,于是处处提防和猜忌李斯。

李斯知道这是赵高捣的鬼,为了能够保住相位,决定铤而走险。他找到胡亥,揭发赵高,说赵高有邪辟过分的心态,有险诈叛逆的行为,像从前齐国的田常一样,迟早会发生叛乱。胡亥昏庸,不仅不信,反而把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

赵高阴险地说:“这就对了,李斯要作乱,最忌惮的人就是我。我死之后,他就可以干田常那样的事了。我听说,李斯的儿子李由,暗中与造反的盗贼勾结,足可以证明李斯有反心。”胡亥深以为然,很信任地对赵高说:“那就由你查办这个案子吧。”

赵高得到了胡亥授权,肆无忌惮,开始对李斯下毒手了。他下令逮捕李斯,套上沉重的刑具,关在阴森的监狱里。李斯见自保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仰天长叹道:“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现在造反的人,已占天下的一半,秦朝很快就要灭亡了。”

李斯对胡亥还心存幻想,抱着一线希望,上书胡亥,历数自己的功劳,表明自己的冤屈,赞颂胡亥的恩德,乞求能够得到宽恕。然而,赵高一手遮天,李斯的上书,怎么能到胡亥的手里呢?即便到了胡亥手里,估计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赵高对李斯怀恨在心,特别是如果李斯不死,他就当不上丞相,所以,必欲置李斯于死地。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打得他体无完肤,哭天喊地,求生不得,欲死无门。李斯经不起酷刑折磨,只得冤屈地招供了,承认自己和儿子李由谋反。

赵高为了坐实李斯罪状,使出狠毒的一招,他派自己的亲信假扮御史,复审李斯。李斯便改口翻供,诉说冤情。赵高命人再继续进行严刑拷打,一直打得李斯再也不敢翻供了。

后来,胡亥派真正的御史来复审,验证李斯口供,李斯认为仍然是赵高派来的,始终没敢再改口。胡亥确认李斯有罪,十分感激赵高,说:“没有赵君,我几乎被李斯那个恶人出卖了。”

胡亥下令,判处李斯五刑,在咸阳街市腰斩示众,并灭其三族。最可怜的是李斯的儿子李由,当时正率兵与项羽、刘邦作战。李斯受审的时候,李由已经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了,死后却落了个叛逆的罪名。

李斯贪恋高官厚禄,不以国家为重,一心自保,坐视秦朝灭亡。然而,自保不成,反而落了一个惨死街头、夷灭三族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啊!

秦朝覆灭的内在原因,是胡亥昏庸、赵高祸国、李斯自保,而外部原因,是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首先揭竿而起的,是陈胜和吴广。请看下集《新视角读(史记)》之六十六,陈胜起义点燃灭秦烈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